打字猴:1.70574451e+09
1705744510
1705744511 在问及同庆军将领的矛盾时,大头坦荡以对,绝口不提吴兆有。李鸿章故意论及吴兆有告他黑状的事,大头道:“我若有错,谁都可以说。若没有错,错就在说我的人,与我有何相干?”
1705744512
1705744513 李鸿章“咨嗟叹服”。其后再遇吴兆有诬告袁世凯,不唯不听,且在查明真相后将吴撤职。
1705744514
1705744515 人至贱则无敌。1885年,让中国觉得最贱的两个国家无疑是法国和日本。一脸欠揍的表情不远万里跑过来招惹你,一拳被放倒,爬起来捂着脸让你赔医药费。
1705744516
1705744517 井上馨就是个中典型,带着陆军两个营,三艘兵船,气势汹汹来到朝鲜,准备敲竹杠。
1705744518
1705744519 而且人明确说,这是日本和朝鲜的双边谈判,不是三方会谈,更不是六方会谈。见到李熙后,井上馨咆哮着给他算账:你看,日馆被焚了!你看,日本人被害了!
1705744520
1705744521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家祖坟被人刨了。
1705744522
1705744523 李鸿章的指示很不给力,让李熙委曲求全,哪怕牺牲利益,万勿与日本相抗。
1705744524
1705744525 这彻底粉碎了朝鲜王室托庇清廷的幻想。
1705744526
1705744527 对李鸿章的行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喜欢卖国,毕竟,没有慈禧的授意,他在谈判桌上周旋的余地很小。
1705744528
1705744529 当然,慈禧也不喜欢卖国,卖国又不是卖身,要承担历史骂名。那句广为传颂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是在有生命之虞的特殊情境下被迫说出的,非其本意。
1705744530
1705744531 慈禧身上的弱点带有鲜明的妇人色彩,爱作意气之争,尤其当权位受到威胁时,军国大事亦可全然不顾。
1705744532
1705744533 而奕訢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辛酉政变时帮慈禧上位。此恨绵绵无绝期,以至于临死时还不忘预测一番:
1705744534
1705744535 我大清江山必亡于方家园(慈禧娘家)!
1705744536
1705744537 历史走向表明“我大清江山”其实亡于洹上村。
1705744538
1705744539 慈禧的后半生,只有奕訢敢跟她对着干。今天让她杀安德海,明天反对重修圆明园,可谓积怨已久。
1705744540
1705744541 中法战争打响后,慈禧躲在暗处,把军机首揆、总理衙门总理奕訢推到前台,是战是和,自己从不表态。
1705744542
1705744543 宋朝以降,主战派占据了道德制高点,绥靖总是让人联想到秦桧。其实,该战该和,要审时度势,不能意气用事。
1705744544
1705744545 办了那么多年洋务,深知差距;打了无数次交道,怕了洋人。因此,战争一开始,奕訢就想和。慈禧看准时机,暗中鼓动清流党弹劾奕訢的“和局”。
1705744546
1705744547 众口嚣嚣,难展拳脚,奕訢在中法冲突问题上时战时和,始终没有定见。
1705744548
1705744549 结果,广西巡抚徐延旭贻误战机,导致清军节节败退。言官上疏说,奕訢坐镇中枢,对用人负有失察之责,请求治罪。
1705744550
1705744551 慈禧这才以主战派的面目登场,给奕訢安了个“徘徊不定,因循日甚”的罪名,投闲置散,将军机处大换血。
1705744552
1705744553 时维制约慈禧的最后一道屏障慈安去世三年后,史称“甲申易枢事件”。
1705744554
1705744555 奕譞作为一颗政治新星,冉冉升起。
1705744556
1705744557 作为道光第七子,奕譞(1840—1891)的能力远不如他两个哥哥。然而,这正是慈禧所需要的。
1705744558
1705744559 同治驾崩时,皇后已怀有身孕,两宫皇太后(慈禧、慈安)召集王公大臣议立嗣君。
[ 上一页 ]  [ :1.7057445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