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749936
1705749937
第二任总统是缔造共和国的功臣黄克强,取“炎黄子孙能自强”之意,不料恰好契合了后来的黄兴(字克强)。
1705749938
1705749939
经过五十年改革,中国的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成为超强国家,外国人纷纷学习汉语。
1705749940
1705749941
1962年,各国政要齐集首都南京,庆祝中国维新五十周年,“好不匆忙,好不热闹”。
1705749942
1705749943
同时,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上,专家纷至,学者云集,而博览会也不只展示科技,更是各种观念、思想的碰撞与交流的论坛。
1705749944
1705749945
可惜,像紫霞仙子一样,他猜准了开始(1912),却猜不中结局(1962)。
1705749946
1705749947
一个月后,荣禄采纳大头的建议,改宋庆、袁世凯、聂士成、董福祥四军为武卫左军(驻山海关)、右军(驻天津小站)、前军(驻天津宁河)、后军(驻天津蓟县),并自募27营直辖,称“武卫中军”(驻北京南苑)。
1705749948
1705749949
合编而成的武卫军拱卫京畿,由荣禄统率,成为清末最强的国防力量。
1705749950
1705749951
袁世凯此举既投荣中堂所好,又让慈禧找到了“中央集权”的良好感觉,可谓一箭双雕。
1705749952
1705749953
当再有人向荣禄搬弄是非说“袁世凯先前同康党走得很近,后来又检举康党,首鼠两端”时,荣禄只是摆手道:“袁世凯是我的人,无所谓首鼠两端。”
1705749954
1705749955
“我的人”,官场上经久不衰的口头禅。
1705749956
1705749957
望着扩建为一万人马、雄姿英发的武卫右军,袁世凯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1705749958
1705749959
1705749960
1705749961
1705749963
中国误会了袁世凯 第七章 齐鲁戡乱
1705749964
1705749965
废帝不废
1705749966
1705749967
冬天到了。
1705749968
1705749969
太液池开始结冻。
1705749970
1705749971
内务府向管理皇家园林的下属机构奉宸苑传达了一条懿旨:
1705749972
1705749973
瀛台周边河面,现已冻冰。著奉宸苑即刻派人打开一丈余尺,务见亮水,不准冻上。
1705749974
1705749975
便是溜冰高手,想见光绪,也就此成为泡影。
1705749976
1705749977
很快,一道奇怪的上谕明发中外,要求内外臣工保荐精通医理之人,为光绪看病。
1705749978
1705749979
刚被软禁就病倒了,政治信号再明显不过。
1705749980
1705749981
舆论迅速发酵,以致日本首相大隈重信特意发电问驻华公使林权助:“上海传言,清国皇帝已被谋杀。立即查明并电告此事是否确实。”
1705749982
1705749983
总理衙门当然否认光绪的死讯。问题是专制国天天辟谣,到头来鬼都不信。
1705749984
1705749985
坊间传言愈演愈烈,说脉案和药方都伪造好了,驾崩的消息就在这两天。上海电报局总办经元善甚至联合一千多人,公开通电西太后,要求皇上“力疾临御”,结果遭到跨省追捕。
[
上一页 ]
[ :1.70574993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