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772485
1705772486
毛泽东到吴起镇的第二天,宁夏马鸿逵部的骑兵也尾随而来。毛泽东指示彭德怀:打退追敌,不要把敌人带进根据地。彭德怀集中三军团的部队,一阵猛攻,击溃了马家骑兵,俘获人马各二百多。毛泽东大喜,当即挥笔赋诗:“山高路险沟深,骑兵任你纵横。谁敢横枪勒马,唯我彭大将军。”以示嘉奖。彭德怀不敢当,将最后一句改为“惟我英勇红军”,把诗稿还给了毛泽东。这一仗不算大,但说明红军并没有垮,还有顽强的战斗力。[15]
1705772487
1705772488
1705772489
1705772490
1705772491
吴起镇
1705772492
1705772493
10月25日,十五军团在徐海东指挥下,在甘泉县南榆林桥与东北军107师作战,又打了一个大胜仗。消灭东北军四个营,俘虏了团长高福源。徐海东对他以礼相待,放他回去。从东北军那里获悉确切消息:中央红军到了吴起镇。徐海东立即写了一封信,叫通信员傅继忠带四个战士去找党中央。傅继忠骑马跑了一天,黄昏时到达吴起镇。见到总政治部副主任李富春,说明来意。过了一会儿,毛泽东笑容满面地走出来,傅继忠恭敬递上信函,毛泽东当场写了回信,要他交给徐海东和程子华,信中约定了见面的日期。
1705772494
1705772495
11月2日是徐海东终生难忘的日子。早上,他正在张村驿指挥战斗,突然从后方军团部跑来7匹快马。程子华政委通知他:今天下午毛主席要到十五军团来!徐海东立刻下令暂停进攻,翻身上马往回奔。130里路,还有两座山,他三个小时就赶到了甘泉县道佐铺的军团司令部。刚洗去脸上的汗水,毛泽东就来到了。陪同毛泽东一起来的还有周恩来副主席、彭德怀司令员和政治部主任杨尚昆。徐海东以前没见过毛泽东,程子华介绍后,毛泽东伸出手来,亲切地问候他:“是海东同志吧,你们辛苦了。”徐海东激动地握住毛主席的手,不知说什么好。盼了好久,终于见到了![16]
1705772496
1705772497
中央红军与十五军团的会师,标志着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结束。毛泽东主动前往十五军团司令部,表示了对陕北同志们的感谢。他们给中央红军提供了一个落脚点,红军经过休养生息,便可以东山再起,大展宏图。徐海东远道跑来迎接,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徐海东是张国焘的部下,与毛泽东没有渊源关系,却主动来迎接中央,表示了对中央的忠诚。几天后,毛泽东写了一个借条,派供给部长杨至诚送到徐海东处,找徐借2000元钱。徐海东手里仅有7000元经费,考虑到中央长征之后的穷困,他决定送5000元给中央。毛泽东非常感动,这是雪里送炭啊!徐海东在与中央会师后表现的高风亮节,让毛泽东铭记终生,称赞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17]
1705772498
1705772499
抗战后期,徐海东身患重病,被迫离开了战斗岗位。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养病。1955年解放军授衔,毛泽东特别关照授予徐海东大将军衔,排名第二,仅次于粟裕总参谋长。由于长年患病,徐海东渐渐被人遗忘,“文化大革命”中在医院终日靠氧气维持生命。1969年3月31日夜晚,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前夕,毛泽东突然发出指示,要让徐海东同志作为主席团成员出席“九大”开幕式。还说:“一人向隅,举座为之不欢。”周恩来深夜召集大会主席团成员开会,传达主席指示。红卫兵造反派目瞪口呆,他们根本不知道徐海东是谁。当中共中央办公厅的人到医院传达毛主席的决定,问徐能否出席开幕式时,徐海东激动地说:“就是死在那里,我也要去!”4月1日下午,当毛泽东登上人民大会堂主席台,全体工农兵代表狂热地欢呼“毛主席万岁”时,大家看到一位身着军装的老人,坐着轮椅,带着氧气瓶,被推上主席台。毛泽东见到徐海东,转过身来向他致意。徐海东感动得热泪直流,又回想起会师陕北的一刻。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徐海东能受到这样的殊荣,虽死无憾了。
1705772500
1705772501
毛泽东和张闻天在听取陕北党组织负责人的汇报中,获悉了“肃反”的情况。他们认为目前中央红军最迫切的要求是在陕北根据地站住脚,陕北苏区的稳定至关重要。“肃反”将引起根据地的混乱,甚至要断送陕北红军和根据地。毛泽东、张闻天下令立即停止肃反,不许再捕人,一切听候中央处理。并派王首道、贾拓夫火速赶往瓦窑堡解救刘志丹、高岗等人。
1705772502
1705772503
王首道、贾拓夫赶到了瓦窑堡,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命令戴季英放人。很快,董必武也到了。被冤屈的同志含着眼泪向中央代表控诉“左倾”机会主义领导人杀害、拷打革命同志的罪恶。刘志丹在被关押一个月后,终于重见天日。董必武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推翻了“左倾”机会主义者强加给这些同志的一切罪名。11月底,中共西北中央局作出《审查肃反工作的决定》,指出陕甘晋省委在肃反中犯了小资产阶级的“极左主义”和“疯狂病”的严重错误,要求省委立刻改组保卫局。
1705772504
1705772505
中共中央到陕北的第一步干得十分漂亮。毛泽东、张闻天以敏锐的判断和快刀斩乱麻的手段处理了陕北苏区的一场危机,大得人心。中央迅速纠正了陕北部分领导人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又没有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过多纠缠,从稳定陕北苏区的目标出发,首先解放受冤屈的同志,其次团结最大多数的人,不扩大打击面。党中央的到来振奋了陕北革命者的士气。刘志丹、高岗、习仲勋等同志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努力工作。陕北根据地走上了发展壮大的坦途。后来习仲勋感慨地说:“在关键时刻,党中央、中央红军来到了陕北,并及时制止了‘左倾’分子制造的肃反,因此,才保住了西北根据地和西北红军。”[18]
1705772506
1705772507
中央处理了陕北苏区的“肃反”,解放了刘志丹等一大批革命干部,中央红军与十五军团合并,共有12000余人。这时,东北军奉蒋介石的命令正对陕北苏区发起围剿。11月20日,东北军先头部队109师前出到直罗镇,埋伏在那里的红一军团和十五军团南北夹击,将109师包围全歼。用毛泽东的话说,直罗镇一战,是“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一个奠基礼”。[19]东北军本来就不愿意打内战,吃了亏以后,改为广筑碉堡,封锁围困苏区,轻易不再进攻了。
1705772508
1705772509
中央红军到陕北后,又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陕北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自然环境的恶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低下,比江西苏区还要差得远。德国人李德回忆说:“陕北新根据地的面积有三四万平方公里,它的范围大致是西靠甘肃边界,东濒黄河,北接长城,南临富县。但是除了瓦窑堡以外,所有城市和大部分较大的村镇都被敌人占据,从西安到延安的唯一公路也由敌人控制。放眼望去,除了几处肥沃的河谷,其余都是贫穷的黄土地,四处见不到树林,只有深谷纵横。这里常常受到干旱和洪水的侵袭,坚硬如石的土地,即使被开垦出来,收成也少得可怜。自古以来,这个地区就全国而言是一个最贫穷、最落后的地区。只有城市人和大地主才能住上房子,农民毫无例外地和牲口一起都住在窑洞里,这种窑洞就像是在土坡上挖的坑道。村庄相隔很远,一般有四五户人家,比较大的村子也不超过十二户。这里不单吃穿很差,有的地方还严重缺水。因此,这个地区虽然土地辽阔,但人烟稀少,最多也不过有五十万人口。”据他说:“农民和部队战士每天的伙食,通常是三碗小米饭和一点酸菜。”[20]
1705772510
1705772511
这样贫困的地方,一下来了这么多红军,不仅吃饭用水都成问题,当地农民也根本无力供养大批部队和机关。中央红军经过长征,衣衫破烂,骨瘦如柴,急需钱和物补充休养,但是在陕北这些都办不到。国民党军官认为,红军在陕北根本无法生存,不饿死也得穷死。
1705772512
1705772513
当时红军的经济状况确实是很窘迫,中央红军基本上是两手空空来到陕北,刘志丹也拿不出多少钱来支援中央。从1935年12月红军发布的经费使用标准,我们就可以看出红军缺钱到了什么地步。
1705772514
1705772515
办公费:方面军司令部和军团部每月各20元。师部10元,团部5元,营部2元,连部3元。
1705772516
1705772517
特别费(主要供部队冬天烤火及杂费):方面军所属每月300元。师每月200元,团100元。
1705772518
1705772519
优待费(医务、通讯、机务工作人员及军事专家,按其工作能力划分等级):一等技术人员每月12元,二等技术人员每月8元,三等每月4元。
1705772520
1705772521
休养费:重伤员每月4元,轻伤员每月2元,重伤员须入院治疗者,发休养费1元。伤病员住院期间每天发伙食费5分。死亡者一次发抚恤金20元。[21]
1705772522
1705772523
钱的问题真是叫人头疼。12月23日,彭德怀给毛泽东、周恩来发了一封火急电报:
1705772524
1705772525
毛周:
1705772526
1705772527
(一)争取的俘虏兵要求发两块钱,同迁回官兵一样。一军团近日逃跑俘虏兵约三十人。
1705772528
1705772529
(二)红军战士每月须规定最低限度的零用钱,俘虏兵且另加优待。这对巩固扩大红军瓦解白军均有重大意义。无论如何困难,每月每人须发一块钱零用,俘虏兵二块钱。请示。
1705772530
1705772531
彭
1705772532
1705772533
彭德怀要求了半天,中央只答应给俘虏兵每人发1元。红军的零花钱则无法解决。
1705772534
[
上一页 ]
[ :1.70577248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