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775084e+09
1705775084
1705775085
1705775086 星星峡
1705775087
1705775088 在西路军到达新疆之前,中共中央代表陈云(化名史平)、滕代远(化名李光)已先期到了新疆,在迪化(今乌鲁木齐)做盛世才的统一战线工作,保持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的联系。听说西路军队伍到了星星峡,盛世才派出了一个汽车队给他们送去了冬装、食品、生活用具。陈云、滕代远也同车前往。1937年5月1日,陈云、滕代远一行和车队到达星星峡,受到西路军四百多指战员的列队欢迎。陈云发给大家每人一套夹衣、一套单衣、一双碗筷,还把哈密瓜分给大家。见到中央代表,大家就像流浪的孩子见到了家乡的亲人,禁不住热泪直流。陈云给大家讲话,代表中央向大家表示亲切的关怀,宣讲了当前的国内形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他说:“革命有胜有败,不要光看到失败,更要看到未来的胜利前景。不要看我们现在只有四百多人,只要我们还保存着革命的有生力量,我们就将扩大到四千、四万甚至四百万人。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必将属于我们!”陈云同志热情洋溢的讲话,使西路军战士们深受鼓舞。口号声、欢呼声响彻峡谷。5月4日,他们在陈云同志带领下,离开星星峡乘汽车向迪化进发。自从参加革命,这些红军战士还是第一次坐着汽车行军,高兴极了。汽车在路上开了四天,7日到了迪化。红军战士们被安排在一个工厂里进行休整,在新疆开始了新的生活。[12]
1705775089
1705775090 [1] 徐向前:《历史的回顾》第14章。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第551—554页。
1705775091
1705775092 [2] 李新国:《浴血奋战的西征路》。载《艰苦的历程》下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62—264页。
1705775093
1705775094 [3] 平卓:《长征中的张国焘》,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76页。
1705775095
1705775096 [4] 青海民族学院党史教研室:《红军西路军失败后部分指战员在青海遇难和党进行营救工作情况的调查》。
1705775097
1705775098 [5] 冯亚光:《西路军生死档案》第6章。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705775099
1705775100 [6] 陈歆耕:《虽九死兮犹未悔——红军女团长王泉媛的人生片断》,1993年7月9日《文汇报》。
1705775101
1705775102 [7] 程世才:《关于西路军的材料》。
1705775103
1705775104 [8]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970页。
1705775105
1705775106 [9] 程世才:《关于西路军的材料》。
1705775107
1705775108 [10]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973页。
1705775109
1705775110 [11]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史征集资料小组编辑:《关于“新兵营”历史资料》。
1705775111
1705775112 [12] 饶子健:《历尽艰险到新疆》,载《艰苦的历程》下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53页。
1705775113
1705775114
1705775115
1705775116
1705775117 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 [:1705770335]
1705775118 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 第23章 批判张国焘
1705775119
1705775120
1705775121
1705775122
1705775123 张国焘的初步检讨——凯丰发表批判长文——罗瑞卿考察四方面军部队——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张国焘——关于张国焘错误的决议——斗争扩大化——延安红大“暴动”事件——毛泽东为许世友等人平反——陈昌浩检讨西路军失败的原因——徐向前的反思——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
1705775124
1705775125 自一、二、四方面军会师后,中共中央便开始了批判张国焘的准备。最初的工作是秘密进行的。当红军总部人员随朱德、张国焘到达保安后,毛泽东会见了一些干部,了解情况。王维舟同志回忆:在保安,他与刘伯承同志一起去见毛主席,他向毛泽东当面报告了张国焘的叛党,反对中央,挑拨一、四方面军的团结和对他们的歧视、打击的事实。毛泽东对王维舟说:目前因红四方面军在甘北尚未完全过河与中央会合,同时红四方面军干部还未完全认识到革命由于张国焘的错误路线,遭受了不应有的损失。对这个问题要深入检查,希望你准备。同时还嘱咐他要暂时保密。[1]
1705775126
1705775127 张国焘来到中央后,虽然还保留着红军总政委的职务,但除了出席中央政治局会议,一些具体事情都不管了。他已经不能像当初在红四方面军中那样说一不二,称王称霸。这期间林育英以共产国际代表身份与张国焘谈了几次话,指出他的错误,希望他对中央有个交代。他自己也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于是张国焘在1937年2月6日写了《从现在来看过去》一文,对自己的错误进行了初步检讨,承认了五点:
1705775128
1705775129 第一,没有充分估计到五次“围剿”中的客观情况,五次“围剿”中敌人采用战略战术的特点,和中国革命不平衡发展的特点,这样就过分估计了五次“围剿”中的主观错误。
1705775130
1705775131 第二,在中央红军突围成为必要后,敌人追击的严重性,远过于红四方面军西征时敌人所给予的压迫,对于这点,估计也是不足的。这就抹杀了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英勇奋斗和布尔什维克的坚强。一个数量很大的红军的万里长征,减员是不可避免的情况,终于达到红四方面军会合的战略目的和大批干部的保存,正是表现着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在这一点上不应当超出党中央决议上的批评。
1705775132
1705775133 第三,因为有了上述两个观点,同时对五次“围剿”所受的损失也估计过分,就发生当时对中央所提出战略方针的怀疑。虽然一致同意北上方针,但将中央北上之方针了解成为这不过是长期大规模的运动战和游击战争的实际,提出了在比较更西北地区来创造根据地的另一战略的意见。
[ 上一页 ]  [ :1.70577508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