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788981
钦差大臣代表皇帝,做出这种丑事,十颗脑袋也不够砍。
1705788982
1705788983
富阿吉这才如梦初醒,痛感上当。原来以为山东会掉下一船美女,自己善于让美人中计,没想到反中美人计。现在钻进两头堵的铁笼子,进不得,退不得,翻身不得,有苦还不敢说出来。他只好拱着双手苦笑着讨好说:润芝翁啊,我刚才跟你开个玩笑,你怎么这样认真了?都说官官相护是道义,我们都有这个道义。你千万不要发奏折给皇帝啊,你对左宗棠那么了解,我相信你调查对了,我就按你写的报告皇帝。
1705788984
1705788985
富阿吉因有“强占民女”的罪证在胡林翼手中揣着,加上没到湖南就回北京,钦差欺君又增一死罪,所以回去后,哪里还敢说左宗棠半个坏字?只好苦思冥想,凭空再虚构一大堆左宗棠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好话。
1705788986
1705788987
咸丰皇帝一听,更不对了。既有举报,那就有坏事。一查怎么又都说是好人?左宗棠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分歧怎么这么大?
1705788988
1705788989
他彻底糊涂了,决定问问肃顺。肃顺这下就可以回答了:左宗棠“赞画军谋,迭著成效,人才难得,自当爱惜”。
1705788990
1705788991
肃顺一手策划,准备很长,用心很深:先说职功,再说事功,然后夸人,最后表态,滴水不漏。
1705788992
1705788993
肃顺代表中央满官表态了,官文这个地方满官,只好跟着见风使舵。
1705788994
1705788995
这时,无论是满官,还是汉官,除了官文,还有刻意报复陷害的文格[8],嘴里全是一片“保左声”。
1705788996
1705788997
湘官集团通过显规则与潜规则、合法与非法手段的交替使用,终于将满官集团较量下去。用今天流行的“咆哮体”说,湘官集团的全面崛起,是人类也无法阻住的了。
1705788998
1705788999
因祸得福的是,左宗棠因为“劣幕”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一夜之间成了全国大名人。
1705789000
1705789001
经这么一次大折腾,咸丰皇帝上心了。他一直在纳闷:为什么这样多人同时来保区区举人左宗棠?
1705789002
1705789003
他决定专门来问左宗棠的湘阴同乡郭嵩焘。
1705789004
1705789005
郭嵩焘在日记中记下了咸丰皇帝当天与自己的问话:
1705789006
1705789007
问曰:“汝可识左宗棠?”
1705789008
1705789009
曰:“自小相识。”
1705789010
1705789011
上曰:“自然有书信来往。”
1705789012
1705789013
曰:“有信来往。”
1705789014
1705789015
上曰:“左宗棠才干是怎样?”
1705789016
1705789017
曰:“左宗棠才极大,料事明白,无不了之事。人品尤极端正。”
1705789018
1705789019
上曰:“左宗棠多少岁?”
1705789020
1705789021
曰:“四十七岁。”
1705789022
1705789023
上曰:“再过两年,五十岁[9],精力衰矣。趁此年力尚强,可以一出任事也。莫自己糟蹋,须得一劝劝他。”
1705789024
1705789025
有了郭嵩焘的褒奖与推荐,咸丰皇帝放心了。
1705789026
1705789027
祸兮福所依。朝廷决定重用左宗棠,给他安排第一个正式工作,帮助曾国藩办理军务。
1705789028
1705789029
这些救左的经过,步步惊心动魄,但一切都在背后进行,所以左宗棠自己始终蒙在鼓里。从头到尾,他将事情一直看得很简单,认为发生的原因是“性刚才拙,与世多忤”,而自己在幕府暴得大名,“名过其实”,这才导致“近为官相所中伤”,而这并没有什么奇怪,“其遭此谤焰,固早在意中”。他以为不会遭什么惩罚,因为自己一直清清白白,“幸所坐之事容易明白”,身正不怕影子斜。所以,当咸丰皇帝下达“杀左”指令时,他赋闲在家,悠然自在。
1705789030
[
上一页 ]
[ :1.70578898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