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789031e+09
1705789031 闲定下来,想起樊燮以“举人”讽刺他,左宗棠仍刺激很深,他又想去考进士。[10]
1705789032
1705789033 他真的上路了。 1860年3月3日到达襄阳。像22年前参加会试一样,他不停地留意农村,看到因为连年大旱与蝗虫灾害,妇女和儿童一路上在采摘野菜吃,而青青的荞麦,叶子全被晒干枯了,左宗棠沮丧地想:看来今年的麦收,老百姓又要失望了。
1705789034
1705789035 26岁那年已经宣布放弃参加科考, 48岁老夫聊发少年狂,左宗棠也许感到不好意思,他跟朋友说,我没真想去考,就为散散心,借考试机会到北京看一看变化(“特欲借会试一游京师”)。
1705789036
1705789037 但刚走到湖北,就被胡林翼派人迅速秘密劝阻回去了。左宗棠不急胡林翼急,他知道樊燮事件的内情,也预判出事态严重,不敢跟左宗棠直接见面,怕惹嫌疑,弄巧成拙,反生变故。
1705789038
1705789039 樊燮受的刺激,也很深。樊燮被左宗棠呵斥“王八蛋,滚出去”后,再被朝廷“革职回乡,永不叙用”。他咽不下这口气,但自己这辈子肯定不行了,他发誓培养下一代来超过左宗棠。
1705789040
1705789041 他给两个儿子安排专门的书房,里面放一个“王八蛋,滚出去”的木牌,花重金请来名师,将儿子们关起来,对着耻辱牌天天发奋读书。他规定:两个儿子从小都穿女性衣服,等考上秀才了,才能脱掉女性外衣;考上举人了,才能脱掉女性内衣;考上进士了,才准穿男子服装,才可以将“王八蛋,滚出去”的木牌烧掉。
1705789042
1705789043 两个儿子后来真读出来了。二儿子樊增祥中了进士。高中报捷那天,樊家扬眉吐气,在恩施、宜昌两地摆了3天喜酒庆贺。樊增祥恭恭敬敬地来到父亲坟头报喜,当众烧掉了“王八蛋,滚出去”的木牌。他后来得到湖广总督张之洞的青睐,点入翰林,做了江宁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他一生成功后始终对左宗棠心存芥蒂,某次左宗棠路过他的地盘,他主动避开不见。
1705789044
1705789045 两家奇特故事,为后世留下一段趣谈。
1705789046
1705789047 相对于国家利益之争,相对于满官集团与湘官集团的角力,左宗棠与樊燮个人恩怨,不过是历史大潮中的一个旋涡。
1705789048
1705789049 通过救左行动,湘官集团从历史旋涡中旋了出来,满官集团却被自己制造的旋涡旋了进去。
1705789050
1705789051 代表未来的新生力量战胜没落腐朽的旧力量,已成大势所趋。这次保左行动,曾国藩也参与了进来。
1705789052
1705789053 刀下脱险,让左宗棠欠下了几大笔人情债。[11]
1705789054
1705789055 会试路上在湖北被阻回去后,胡林翼密信告知左宗棠内情。左宗棠看后跳了起来。他痛感“网罗四布,可为寒心”,说,男子汉大丈夫,身处天地之间,环顾四周,空旷辽远,不只是蜀道难走,原来最难的是人心这条险路。既然我不能像牵牛星一样达到天宫,故乡也不敢再回去,那就只好顺长江而下,暂时加入曾涤生的军营,避一避那些人的毁谤吧。
1705789056
1705789057 幕府生涯,从此真的就要永远告别了。
1705789058
1705789059 回头看看,这次在骆秉章幕府一干已有6年。
1705789060
1705789061 经历生死,人情的体验更加丰富,性格的刚度,也加强了。
1705789062
1705789063 龙的宿命是飞。卧龙潜伏,战龙凌空,不惧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生在乱世的左宗棠没有退路:不能在白水洞里求得安谧,只有在电闪雷鸣的战场大风暴中寻找安详。
1705789064
1705789065 帮助曾国藩“襄办军务”,道路再来一次质的飞跃:从一个以绅士身份参戎幕府的宾客,转变成朝廷的命官。
1705789066
1705789067 现在起,民间乡绅左宗棠不见了,官员左宗棠新生了。
1705789068
1705789069 进入体制,他终于可以去建功立业,做“当代诸葛亮”。
1705789070
1705789071 因祸得福的左宗棠,还记得年轻时的梦想吗?
1705789072
1705789073 [1] 1864年湘勇攻破南京,曾国藩在报功劳的奏折上,还赶紧将官文排在第一名。官文事实手无寸功,因被曾国藩写得功高盖世,也就被正大光明地封为一等伯爵,升入满洲正白旗。
1705789074
1705789075 [2] 这一规定与满族在关外时,主要以渔猎为生,擅长骑射有关。入主中原以后,旗人纷纷进驻北京,曾一度丢弃骑马的习惯,改乘车轿,游手好闲。朝廷为了满人子弟不丢弃骑射本领,专门规定:文武官员,特别是武职官员,无论在何处,只许骑马,不准乘轿,并明降谕旨:“惟亲王、郡王、大学士、尚书准其坐轿;贝勒、贝子、公、都统及二品文职大臣,俱不准坐轿,违者交部治罪,断不宽宥。”
1705789076
1705789077 [3] “八佾”有几种说法,比较一致的说法是64个人分8行排列来跳舞,这是最高规格的舞蹈,只有天子可以享受观看。其他任何人私下组织跳,就叫僭越。僭越是一种可怕的罪名,意思是犯上、大不敬,要杀头的,严重还要株灭九族。
1705789078
1705789079 [4] 肃顺(1816—1861),清末满洲镶蓝旗人,宗室贵族,爱新觉罗氏,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郑慎亲王乌尔恭阿子。历任御前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深受咸丰帝的信任和重用,与其兄郑亲王端华及怡亲王载垣相互倚重,煊赫一时,是同治帝顾命八大臣之一。
1705789080
[ 上一页 ]  [ :1.70578903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