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804490
[1]辽宁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辽宁文史资料》,第17辑。《在同张学良相处的日子里》,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26—227页。
1705804491
1705804492
[2]李毓沐:《戢翼翘访问记》,台北,1985年。
1705804493
1705804494
[3]夏明曦:《张学良在奉化》,美国《中报》,1985年12月13日。
1705804495
1705804496
[4]高山流:《张学良幽居生活实录》,香港春秋出版社。
1705804497
1705804498
[5]《辽宁文史资料》。
1705804499
1705804500
[6]《辽宁文史资料》。
1705804501
1705804502
[7]司马春秋:《张学良传奇》,台北,1987年。
1705804503
1705804504
[8]司马春秋:《张学良传奇》,台北,第252页。“西安事变”后,由苏联归国的蒋经国也被他的父亲蒋介石安排在溪口闭门读书。为避免与外界接触而分神,特别派人跟随蒋经国,因而蒋经国的行动也等于受到了“管束”。当时蒋经国偶尔出门到汉口街上,身边也随四名军统特务队的人。因此,蒋经国在汉口街上有时就会和张学良擦身而过,不期而遇。只不过双方都不知道是什么人,而没有打招呼。见李迅:《蒋经国与张学良》,《蒋经国是张学良的仇敌还是朋友?》,美国《中报》,1984年11月6日,星期一,第5版。
1705804505
1705804506
[9]辽宁文史资料委员会前引书,第237—238页。高山流前引书,第33—36页。
1705804507
1705804508
[10]高山流前引书,第26页。
1705804509
1705804510
[11]高山流前引书,第35—38页。
1705804511
1705804512
[12]高山流前引书,第238—239页。
1705804513
1705804514
[13]高山流前引书,第45页。
1705804515
1705804516
[14]高山流前引书,第66—69页。
1705804517
1705804518
[15]高山流前引书,第66—69页。另见辽宁文史资料委员会前引书,第243页。邹云峰:《张学良被囚苏仙岭》,美国《中报》,1985年12月13日,星期五,第21页。
1705804519
1705804520
[16]高山流前引书,第88—97页。
1705804521
1705804522
[17]政协沈阳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会编:《沈阳文史资料》,第11辑,1986年,第21页。
1705804523
1705804524
[18]高山流前引书,第120—121页。另见《沈阳文史资料》,第11辑,第198页。
1705804525
1705804526
[19]高山流前引书,第116—118页。
1705804527
1705804528
[20]高山流前引书,第117页。
1705804529
1705804530
[21]《沈阳文史资料》,第17辑,第248—249页。
1705804531
1705804532
[22]《沈阳文史资料》,第17辑,第205页。
1705804533
1705804534
[23]萃学社编集:《为第二次国共合作铺平通路的西安事变与张学良》,香港大东图书公司印行。
1705804535
1705804536
[24]司马桑敦:《张学良评传》,香港,1985年,第316页。
1705804537
1705804538
[25]司马桑敦:《张学良评传》,香港,1985年,第316页。
1705804539
[
上一页 ]
[ :1.7058044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