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912103e+09
1705912103 早在六年前的咸丰四年九月初五日,咸丰皇帝就曾经命曾国藩署理湖北巡抚。然而仅过了七天,又收回成命,原因很简单:怕他成为土皇帝之后,尾大难掉,跋扈难制。一个湖北巡抚尚如此舍不得,更何况天下瞩目的两江总督: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并列为天下最重要的两大总督。而就太平天国时期的形势而言,两江总督的重要性可谓天下第一。
1705912104
1705912105 两江总督是天下唯一一个同时管辖三省的总督。“两江”原指明代的“江南省”和“江西省”。清代将“江南省”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所以,两江地区包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
1705912106
1705912107
1705912108
1705912109
1705912110 总督杏黄伞
1705912111
1705912112 两江地区正当中国南北之接合部,以长江为纽带,“包络江淮,控引河海”,上下呼应,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谁拥有了这块地区,想在军事上分裂中国南北就占了先机。除了军事之外,它又是天下最重要的税收来源地,两江所征收的漕粮,占全国漕粮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七〔96〕。两江地区文化之发达,更是天下独步。因此“国家鼎建两京(即北京和盛京)之外,分省一十有四,而江南最为重地”。除了直隶以外,“能与天下相权衡者,江南而已”〔97〕。
1705912113
1705912114 因为两江总督在全国的地位如此重要,所以雍正皇帝曾说:“此原系第一繁剧之任。”〔98〕成了两江总督,又手握湘军军权,曾国藩毫无疑问,成了大清帝国最重要的人物。从某种程度上说,甚至比皇帝还要重要。
1705912115
1705912116
1705912117
1705912118 如此重要的人物,年收入是多少呢?
1705912119
1705912120 正如大清王朝的许多事情一样,两江总督的年收入,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
1705912121
1705912122 如果说基础工资,或者叫法定工资,说来令人难以置信。大清帝国的总督,年收入只有区区一百五十五两。如果大致以一百两兑换二百元人民币计算,大约为人民币三万一千元,合成月薪约为两千五百八十三元。而按现行的《国家公务员级别和工资标准》,省级公务员职务工资标准为二千五百一十元。古今薪酬制度之一脉相承居然如此巧合。
1705912123
1705912124 当然,和今天的工资制度一样,这一百五十五两只是工资条上的基本工资,顺治年间,国家考虑到总督生活的实际需要,还给他几种补贴:薪银、蔬菜烛炭银、心红纸张银、案衣什物银、修宅什物银诸项,这部分合而计之为五百八十八两,是基本工资的四倍左右〔99〕。
1705912125
1705912126 这五百八十八两,对一位总督来说,当然是远远不够花用,况且三藩之乱起,国家财政紧张,大部分补贴又取消了。因此从雍正时期起,皇帝又特批给督抚们一笔重大补贴,叫“养廉银”。乾隆十二年,朝廷定两江总督养廉银为一万八千两〔100〕,在全国总督中处于较高水平。
1705912127
1705912128 只此一项,比起穷京官岁月,就已经是翻天覆地,不可同日而语了。
1705912129
1705912130 然而事实上,对于帝国内绝大多数督抚来说,“养廉银”在全部收入中仍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张仲礼先生说,中国官员更大宗的收入是“规费”,换成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灰色收入。按照西方标准,这种规费收入当然属于腐败,但是“中华帝国的朝廷和百姓都不认为收取规费有什么不妥或者是腐败,只要此种行为保持在习惯性的限度以内就行”〔101〕。而这个习惯性的限度,据张仲礼的研究结果,督抚级的官员平均是十八万两。如果以一两白银折合一百八十元人民币计,可达三千二百四十万元人民币。如果真的如此,我们差不多可以说曾国藩是大清帝国的顶级富人之一了。
1705912131
1705912132
1705912133
1705912134
1705912135 两江总督关防
1705912136
1705912137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1705908441]
1705912138 总督曾国藩的生活水平
1705912139
1705912140
1705912141
1705912142 然而顶级富人曾国藩却活得像穷人一样。
1705912143
1705912144 咸丰十年十月初四日,也就是成为总督半年后,曾国藩写信给曾国潢,重申他不置家产的信条。因为曾国藩兄弟已经分家,他不好对兄弟们提出要求,只要求曾国潢别帮“黄金堂”,也就是自己一家“买田起屋”:
1705912145
1705912146 家事有弟照料,甚可放心。但恐黄金堂买田起屋,以重余之罪戾,则寸心大为不安,不特生前做人不安,即死后做鬼也是不安。特此预告贤弟,切莫玉成黄金堂买田起屋。
1705912147
1705912148 为了使曾国潢切遵此谕,他的话说得坚决彻底,如果曾国潢真的给他添了田产,他就要捐出去:
1705912149
1705912150 弟若听我,我便感激尔;弟若不听我,我便恨尔。但令世界略得太平、大局略有挽回,我家断不怕没饭吃。若大局难挽,劫数难逃,则田产愈多指摘愈众,银钱愈多抢劫愈甚,亦何益之有哉?嗣后黄金堂如添置田产,余即以公牍捐于湘乡宾兴堂,望贤弟千万无陷我于恶。
1705912151
1705912152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旦成为督抚,肯定有无数亲友期望来攀附这个权力中心。事实上,绝大多数督抚身后都隐藏着一个家族性的牟利集团。曾国藩未雨绸缪,通过这封信对家族成员严加约束,防止曾氏家族蹈常袭故。对自己一支如此严峻,其实也暗示了对其他几支同样的期望,只是这话不好明言而已。
[ 上一页 ]  [ :1.70591210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