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935850
刘贺父子,若真的是感染传染病而死,这真的犹如天弃其人,无可奈何了。希望考古工作者在后续的清理工作中,能够对此有所关注,或许能够发现一些相关的痕迹,以做出进一步的判断。
1705935851
1705935852
[1]梁虞荔《鼎录》(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约20世纪80年代,《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影印明正德嘉靖间刊《阳山顾氏文房小说》本),页525。
1705935853
1705935854
[2]清官修《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影印清浙江刻本)卷一一五《子部·谱录类》“鼎录”条,页982。
1705935855
1705935856
[3]《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昌邑王髆附子贺》,页2765。
1705935857
1705935858
[4]《汉书》卷一四《诸侯王表》,页420。
1705935859
1705935860
[5]《汉书》卷五一《路温舒传》,页2368—2369。
1705935861
1705935862
[6]《汉书》卷一〇〇下《叙传》下,页4257。
1705935863
1705935864
[7]《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昌邑王髆附子贺》,页2767—2769。
1705935865
1705935866
[8]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都博物馆编《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页183。
1705935867
1705935868
[9]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都博物馆编《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页183。
1705935869
1705935870
[10]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都博物馆编《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页58—59。
1705935871
1705935872
[11]《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昌邑王髆附子贺》,页2767。
1705935873
1705935874
[12]《汉书》卷九〇《酷吏传·严延年》,页3667。
1705935875
1705935876
[13]《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昌邑王髆附子贺》并唐颜师古注,页2767。
1705935877
1705935878
[14]《汉书》卷七六《张敞传》,页3216。
1705935879
1705935880
[15]《汉书》卷七六《张敞传》唐颜师古注引东汉时人李奇语,页3216—3217。
1705935881
1705935882
[16]《汉书》卷七六《张敞传》,页3216—3217。
1705935883
1705935884
[17]《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昌邑王髆附子贺》,页2767。
1705935885
1705935886
[18]《汉书》卷八《宣帝纪》,页253—254。
1705935887
1705935888
[19]《汉书》卷八《宣帝纪》,页254。
1705935889
1705935890
[20]《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昌邑王髆附子贺》,页2768。
1705935891
1705935892
[21]《汉书》卷八《宣帝纪》,页256。
1705935893
1705935894
[22]《礼记》卷一五《坊记》东汉郑玄注,页17a—17b。
1705935895
1705935896
[23]《汉书》卷八《宣帝纪》,页257;又卷一五下《王子侯表》下,页493;卷六三《武五子传·昌邑王髆附子贺》,页2767。案《王子侯表》记刘贺受封为海昏侯事在元康三年“四月壬子”,而《汉书·宣帝纪》则记宣帝于是年三月下诏册封。检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元康三年四月癸亥朔,壬子在此日前十一天,故四月无壬子;又元康三年三月甲午朔,壬子为是月第十九天,《昌邑王传》亦系此事于元康三年“春”,三月属春而四月已经入夏,因判定《王子侯表》之“四月壬子”系“三月壬子”之误,亦即这里推定的刘贺受封海昏侯时间,乃月从《宣帝纪》与《昌邑王传》,日据《王子侯表》。
1705935897
1705935898
[24]《汉书》卷九一《食货传》,页3686。
1705935899
[
上一页 ]
[ :1.7059358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