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04853e+09
1706048530
1706048531 刘绍铭将张爱玲介绍给他在迈阿密大学的“旧老板”,让她在大学当“驻校作家”,每月可拿千元的薪水。
1706048532
1706048533 1966年9月20日她给刘绍铭的信上说:“病倒了,但精神还可支撑赴校长为我而设的晚宴。我无法推辞,去了,结果也糟透了。我真的很容易开罪人。要是面对的是一大伙人,那更糟。这正是我害怕的,把你为我在这建立的友谊一笔勾销。”
1706048534
1706048535 后来迈阿密的旧同事来信说,校长的晚宴,张小姐熬夜(overslept),竟然睡过了头。“驻校作家”本有工作时间(office hours)给学生的,她也难得见人。关系搞得不好,一年过后就没有续约。
1706048536
1706048537 张爱玲的母亲说:“我懊悔从前小心看护你的伤寒症,我宁愿看你死,不愿看你活着使你自己处处受痛苦。”
1706048538
1706048539 多么痛彻心肺!
1706048540
1706048541 1971年4月,张爱玲接到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中国研究中心的书面通知:她的工作到6月底结束。张爱玲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局。她执意要完成委托的论文。岂料1971年5月23日,陈世骧心脏病猝死,文章交付的对象消失了,张爱玲失去了证明自己的机会。
1706048542
1706048543 张爱玲执拗,一直保存着论文,希望能够有人读到它们,并给出公道的评价。论文分为两个部分:《“文革”的结束》和《知青下放》。
1706048544
1706048545 1992年2月25日,张爱玲在给宋淇的信里说:“如果我的钱有剩……用在我的作品上,例如请高手译,没出版的出版,如关于林彪的一篇英文,虽然早已明日黄花。”
1706048546
1706048547 这些论文能否出版,是张爱玲遗嘱受益人宋以朗的工作了。
1706048548
1706048549 丢掉了工作的张爱玲,很受伤。
1706048550
1706048551 可是,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
1706048552
1706048553 她的贵族血液再一次给了她力量。
1706048554
1706048555 她改变了初心。
1706048556
1706048557 她不再希冀在美国文坛出人头地,她试图重回中文文坛。大约,只有中国人才懂她的文字。
1706048558
1706048559 于是,她再次破例,接受了台湾作家水晶的访问。
1706048560
1706048561 在这个时候,接受采访,自是出于一番实际的考量。
1706048562
1706048563 1971年6月10日,张爱玲写信给夏志清,交代“词语事件”的前因后果后,道:“但是无论怎样不让它影响情绪,健康很受影响,预备找水晶来……”
1706048564
1706048565 接受水晶采访,是给自己备一条后路。学院生涯显然不适合,还是退回公寓做宅女,靠中文写作过日子。
1706048566
1706048567 水晶是幸运的,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正好在张爱玲难挨的时刻,准备人生掉头的时候出现了。
1706048568
1706048569 就这样,他见到了张爱玲。
1706048570
1706048571 为这次访问,张爱玲亦作了精心准备。
1706048572
1706048573 透过水晶的笔,世人再次见到了张爱玲。
1706048574
1706048575 水晶说,她当然很瘦。
1706048576
1706048577 她一天只吃半个英国蛋糕。以前喜欢吃鱼,因为怕血管硬化,遵医嘱连鱼也不吃了。于是成了如今最时尚的骨感女子。
1706048578
1706048579 张爱玲的瘦很多人写过,尤其是两条胳臂,借用杜甫的诗是“清辉玉臂寒”。她的脸庞却很大,保持了胡兰成所写的“白描的牡丹花”的底子。眼睛也大,“清炯炯的,满溢着颤抖的灵魂,像是《魂归离恨天》的作者艾米莉·勃朗特”。
[ 上一页 ]  [ :1.7060485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