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050344
1706050345
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的吧……
1706050346
1706050347
拟效:孩子们的欢笑。
1706050348
1706050349
天幕上,兜头兜脑,落下无数锦缎,挟着一阵玫瑰雨,将张爱玲埋没了。
1706050350
1706050351
——落幕(完)
1706050352
1706050353
1706050354
1706050355
1706050357
花落:张爱玲下半出 后记 关于张爱玲,关于此书
1706050358
1706050359
华人地区,张爱玲研究已然成为一门显学:张爱玲学。
1706050360
1706050361
即使去世,传奇依旧延续。哪怕是一封信,一张纸片,一件旗袍,都在文坛掀起波澜或涟漪。
1706050362
1706050363
张爱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围观张爱玲是常态,谈论张爱玲是一种时尚。
1706050364
1706050365
剑魂箫韵。
1706050366
1706050367
张爱玲的豪华家世背景和人生姿态,也很容易变成消费至上时代的心灵鸡汤。
1706050368
1706050369
我的文字也许可以为“围观”和“鸡汤”提供一些独特的佐料。
1706050370
1706050371
张爱玲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706050372
1706050373
第一阶段为上海的张爱玲(1920—1952年)。
1706050374
1706050375
关键词:显赫家世,问题少女,背叛家族,香港求学,公寓女作家,瞬间繁华,乱世姻缘,最难将息《十八春》,黯然离场。
1706050376
1706050377
第二阶段为美国的张爱玲(1955—1995年)。
1706050378
1706050379
关键词:文艺营闪婚,纽约堕胎,重访边城,词语事件,锦瑟哀乐,十年一觉《红楼梦》,《海上花列传》译本遗失,重归中文文坛,垃圾事件,人虫大战,中秋辞世。
1706050380
1706050381
我追逐、研究、探访张爱玲二十多年,写有张爱玲的著述六个版本,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上海电视台、上海图书馆、全国部分高校,以及台湾的诚品书店、台湾多家电台、香港TVB等处做过两百多场有关张爱玲的演讲。
1706050382
1706050383
此番,我的这部作品分为两册,书名分别为:
1706050384
1706050385
《花开——张爱玲上半出》;
1706050386
1706050387
《花落——张爱玲下半出》。
1706050388
1706050389
取“花开莲现,花落莲成”之意。
1706050390
1706050391
在上海,张爱玲轻易不见人,在美国,张爱玲更是洞穴里的老鼠,对人严加防范,自我埋没。
1706050392
1706050393
她是忍者,她的人生亦如一部隐之书;又由于,每当人生发生变故,她必定空间挪移——搬家。故《花开》和《花落》的线索是一串串的地址和门牌号码。
[
上一页 ]
[ :1.70605034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