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113683e+09
1706113683
1706113684 关于本世纪书法的出路,先生认为经历过帖学、碑学之后,21世纪的书法应该是简帛学的天下,即竹简、帛以及马王堆出土的各种帛,由于其书法是随意写出,往往不受规范约束也能够浑然天成,这对于本已经程式化的书法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新机会,在先生晚年的书法中,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其在这方面的用功之处,将书法的创作回归到简帛书中。
1706113685
1706113686 9月,先生出席了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三十一届国际亚洲北美人文科学会议,作了《清初广东指画家吴韦与铁岭高氏》的英文提要稿演讲;出席香港中文大学召开的古文字学会,宣读《礧字说》的论文,引起与会者的热烈讨论和兴趣。
1706113687
1706113688 是月,《虚白斋藏书画选》(注:虚白斋为香港书画鉴藏家刘作筹斋名)在日本二玄社出版。先生与青山杉雨、谷村熹斋、江兆申精心挑选,渡边隆男、西岛慎一协同编纂,先生对其中的145幅作品作了解说。中、日文作品解说:饶宗颐、新野岩男,英文解说:饶宗颐、屈志仁。
1706113689
1706113690 12月,先生应邀出席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金禧纪念学术讲座,作了《道教与楚俗关系新证——楚文化的新认识》的演讲。
1706113691
1706113692 1984年,年中,先生在马来西亚太平举办个人书画展。应聘为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咨询委员、浙江温州师范学院名誉教授。4月,先生到大陆参加上海复旦大学《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作了《鸠摩罗什通韵与〈文心雕龙·声律篇〉》的演讲,以“四声说起于悉昙”作为论点,后将此文作了补订写成《鸠摩罗什通韵笺》,文章收录入《梵学集》。在此次研讨会上,王元化取上海图书馆所藏的《文心雕龙》元至正本影印本送给与会来宾,先生随之作《跋》,发表于《中华文史论丛》,收录入《固庵文录》,更巧的是,其门人刘健威购得朱希祖旧藏之元至正嘉兴路本《吕氏春秋》,先生认为此书与元至正本《文心雕龙》为刘贞同时期所刻。先生曰:
1706113693
1706113694 刘贞至正本《文心雕龙》,日前于上海图书馆欣获快睹,今又得见其同时刊刻之《吕氏春秋》,同一月中,两元本均得寓目,可谓翰墨因缘,无巧不遇,因喜而书之,志余眼福。
1706113695
1706113696 秋,先生赴河南参加安阳殷墟笔会与商史讨论会。
1706113697
1706113698 在澳门东亚大学研究院创办中国文史部,任学部主任。
1706113699
1706113700 其书《选堂选集》,在台北弥勒出版社出版,列为“现代佛学大系”第53册。
1706113701
1706113702 1985年,春,因赏梅之约,先生同梁锲斋、程十发到邓蔚、兰亭、禹庙、天一阁游览。登会稽山、石城山、天台山、赤城山、雁荡山、显胜门绝顶,游昆山亭林公园、放鹤亭、国清寺、方广寺、观音阁、白堤等胜景,再到浙东等地,途中先生作诗怀念好友戴密微,并将诗作整理成《江南春集》(47首)。
1706113703
1706113704 6月,在中华文化促进中心作以《曾侯乙钟铭与中国文化》为题的演讲;8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的“第二届敦煌吐鲁番学会学术会议”,先生作为主席成员之一。会议结束后,先生游丝绸之路古迹、交河故城遗址。又在摄氏43度高温下,踏上戈壁,走过火焰山。先生风趣地说:“自己身体还好,不用借铁扇公主的芭蕉扇。”
1706113705
1706113706
1706113707 先生出席在扬州举行的“古琴打谱学术会议”,并赋有《水调歌头》寄京中琴友之词;12月,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主办的“现代道教音乐国际学术研讨会”,先生在会上宣读了《南戏戏神咒,“啰哩”之谜》的论文,发表于《明报月刊》,后收录入《梵学集》。
1706113708
1706113709 先生被暨南大学聘为文学院顾问,被深圳市政府聘为深圳博物馆名誉馆长(后力辞未就)。
1706113710
1706113711 先生还有各种学术论著出版,最主要的是《楚帛书》和《随县曾侯乙墓钟磐铭辞研究》。《楚帛书》在香港中华书局出版,标志着楚文化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随县曾侯乙墓钟磐铭辞研究》是与曾宪通的合著本,作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专刊之四”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从文化史的角度对曾侯乙墓钟的钟磐铭辞进行分析。
1706113712
1706113713 在书画著作和活动方面,先生的《选堂扇面册》在香港芥子居出版,《重印〈黄河图〉略说》为在日本二玄社出版的《黄河流势图》做了鉴定:
1706113714
1706113715 据图内所绘人工渠之“中河”,描述甚是详悉,故知必为康熙二十七年靳辅治河时所浚之漕渠。又靳氏幕客周洽于康熙二十三年花四阅月工夫,历兖、豫、雍、冀四州之地,调查摭绘,与是图所叙述地理大体一致。故推知此图可能出自周洽之手。
1706113716
1706113717 香港三联书店主办“饶宗颐个人书画展”。韩国东方研究会在汉城利马美术馆举办“选堂韩国书画展览”。三十二尺巨幅荷花此时创作完成。
1706113718
1706113719 在潮学方面,先生为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明本潮州戏文五种》作《〈明本潮州戏文五种〉说略》一文,赞赏该书在元明清戏曲史的研究史上的价值和贡献。
1706113720
1706113721 在学术探讨上,先生与美国加州大学梵文学家Frits Staal论《梨俱吠陀》的诵唱法,为法国汉学家谢和耐解答“裸葬”问题,同刘述先探讨“暗里”等问题。
1706113722
1706113723 1986年,任香港艺术馆名誉顾问、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讲座教授。先生参加了巴黎大学宗教研究院成立百年纪念的“礼学会议”,第一个提出“礼经”问题。
1706113724
1706113725 9月6日至28日,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主办“饶宗颐教授从事艺术、学术活动五十周年纪念——七十大寿书画展”,此次展览以敦煌风光为主。
1706113726
1706113727 11月,先生倡议的由汕头大学、韩山师专和潮州韩愈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国际韩愈学术研讨会”在汕头召开,先生作《宋代潮州之韩学》的演讲,收录入《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由于先生的大力支持,研讨会得以定期开办,韩愈坟墓得到重新修造,并为韩愈陵墓题写“韩陵”门头标牌。早在1985年的2月8日,潮州市修建韩祠办公室、韩愈纪念馆联名发布“关于召开广东省首届韩愈学术讨论会的建议书”,后来经多方面努力,将地方性学术会升格为全国性的会议。先生作为会议筹备的特邀嘉宾,为会议的升格起了推动的作用。筹备会上,先生介绍了海外韩学研究的情况,阐述了召开国际性学术会议的重要性以及可行性,并提供了海外邀请对象初步名单。本年度韩愈学术讨论会顺利召开,来自美、法、日、新加坡以及港澳地区的15位代表与内地的58位代表一同参加,使此次会议成为韩学领域有史以来第一次国际性盛会,为后来在韩愈家乡召开的“国际韩愈学术研讨会”,以及“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706113728
1706113729 在其《宋代潮州之韩学》中,先生指出:
1706113730
1706113731 宋代潮州之韩学,可称述者约有三站:一为潮本韩集之刊刻;二为名宦之尊韩,而多所兴建;三为大颠与韩公往来事,演为灵山问答。……第三点站在佛氏立场,意欲正韩与化韩,可谓韩学之反面。
1706113732
[ 上一页 ]  [ :1.70611368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