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114179
1706114180
风景不殊,而东西异趣,亦事之无可如何者也。选堂漫记。
1706114181
1706114182
《聊复集》:
1706114183
1706114184
昔赵德麟名其词曰《聊复集》。余十载以来,久已废词,偶因事著笔,亦不存稿,朋侪钞示,仅此十阕而已,聊复存之,以殿吾集,俪文一篇附于末,以见余近年论词体之见解云,辛未八月,选堂识。
1706114185
1706114186
《苞俊集》:
1706114187
1706114188
王褒作九怀,其三曰《危俊》,一作《苞俊》,其言曰:“陶嘉月兮总驾,搴玉英兮自修,结荣苣兮逶逝,将去烝兮远游。径岱土兮魏阙,历九曲兮牵牛。聊假日兮相佯,遗光耀兮周流。”余自退居以后,足迹几遍禹域,舟车所至,未废吟哦。友人冯康侯取亭林语为刻一章曰:“九州历其七,五岳登其四”。……盖山川荐灵,纵不登昆华,亦有玉英之可采,荣苣之可结。苞俊咀华,是在其人耳。
1706114189
1706114190
10月,应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之邀,作《广州南越王墓的发现及其重要价值》和《香港与广东大陆的历史关系》演讲。
1706114191
1706114192
11月,先生的《老子想尔注校证》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增订版。先生在其中增入了《想尔九戒与三合义》、《老子想尔注续论》、《四论想尔注》,在附录中增附《天师道杂考》和《有关大道家令戒之通讯》等文章。其中《想尔九戒与三合义》是对《老子想尔注校证》的补充,先生指出:
1706114193
1706114194
考《太平经》卷四十八“三合相通诀”谓色裹元气、自然、天地,凡事三合相通,并力同心,乃有所成。……
1706114195
1706114196
今观敦煌所出此《太平经》卷前语,谓《想尔》之书“记三合以别真,上下二篇法阴阳”,其后“复出《青领太平文》”“复出五斗米道,备三合”,是干吉、宫崇之书,与《想尔》之理论,固息息相关,而“三合”之义,尤为天师道教理之精髓,近世论道教史者罕能及之。
1706114197
1706114198
《文辙——中国文学史论集》(中国精神史探索之一),由台湾学生书局出版。该书收录了论文60篇,所论大凡自上古诗学,以迄近代晚清词学等,皆有专篇,书分上下两册。在《小引》中,先生说道:
1706114199
1706114200
念平生为学,喜以文化史方法,钩沉探赜,原始要终,上下求索,而力图其贯通;即文学方面,赏鉴评骘之余,亦以治史之法处理之。五十年来,讲论所及,凌杂米盐,亦有门人所记,未忍刊削者,兹汇为一帙,略依讨论内容之年代为次,用便省览,题曰《文辙·文学史论集》,读者视为国史上文学演变之陈迹也可,视为吾个人余力学文经历途辙之自白亦无不可。
1706114201
1706114202
先生还赴温州参加“谢灵运与山水文学国际研讨会”。
1706114203
1706114204
被聘为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顾问、香港潮州商会第七十三届名誉会长、温州师范学院荣誉讲座教授及上海古籍出版社“敦煌吐鲁番文献集成”学术顾问。
1706114205
1706114206
1992年,4月,先生再次被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聘为顾问。
1706114207
1706114208
5月13日,在北京大学会晤季羡林教授。同时,访问上海复旦大学。
1706114209
1706114210
8月,在香港大会堂举行个人画展,李嘉诚出席剪彩仪式。
1706114211
1706114212
9月,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举行个人书画展,书画集《选堂书楹联初集》、《饶宗颐翰墨》由香港艺苑出版社出版。《选堂书楹联初集》收录了先生所书对联共118幅,各种书体皆备。邓伟雄撰写《〈饶宗颐翰墨〉中的书法》一文,对先生的书法理论、书风等作了全面的介绍,其文内容如下:
1706114213
1706114214
《饶宗颐翰墨》这一本书画册,绘画占了很大部分的篇幅,因为二百件刊出的作品中,只有四十件是书法。
1706114215
1706114216
不过这四十件书法,却是极具代表性,可以见到不单止是饶选堂教授的书法造诣,也可以见到他的书法主张,因为其中一件,是他论书诗长卷,这一首用元代长春真人丘处机的《青天歌》韵写成的长诗,把饶氏对书法的看法、主张都概括地写出来。
1706114217
1706114218
《青天歌》这一首长诗,是因为今年在中国出土一件徐文长所书的长卷的再显于世,在出土之初,不少人以为是徐文长的诗作,后来才考出来是元代全真教的丘处机所作。
1706114219
1706114220
饶选堂教授对徐文长这个书法卷及这首丘处机的诗,做过不少研究,并曾发表文章讨论它。在十余年前,他在巴黎大学任客座教授之时,“自顷旅居,久疏笔研,惟暇复抚琴,睡足饭饱,重温去岁此作(选堂教授书青天歌卷),弥有所悟,用广其意以论书云”。
1706114221
1706114222
他在这跋语中,提及抚琴,是因这一首论书诗,表达他今年对书法之体悟,以为书法一事,尤其行草之作,与音乐之韵律节奏,有极其相关之处,所谓“乍连若断却贯串,生气尽逐云光驰,一波一撇含至乐,鼓宫得宫角得角,肥瘦干湿浑相宜”(论书诗中句)。
1706114223
1706114224
饶选堂教授之以书法相通与音乐之论点,实开论书的一个新观点,也可以作为百艺之理皆相通之明证。古人书画同源,其实书、画、篆刻、音乐、雕刻等,何尝不是同出于一源呢?
1706114225
1706114226
收入《饶宗颐翰墨》一书中的其他书件,真是各体兼备。
1706114227
1706114228
饶选堂教授在甲骨学中,著述甚丰,较之昔年研究甲骨之“四堂”——罗雪堂、王观堂、郭鼎堂及董彦堂,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四堂之中,唯罗雪堂、董彦堂能甲骨书法,罗雪堂以金文笔法写甲骨,董彦堂书甲骨,则以肥厚为主,饶氏书甲骨,着意在甲骨文的古拙笔意,而用笔不拘于丰厚或瘦硬。是罗雪堂、董彦堂、简经纶、叶玉森、丁辅之诸家之外,另一面目。
[
上一页 ]
[ :1.70611417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