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114248e+09
1706114248 他视书法为真乐,以为“尺幅之内,将磅礴万物而为一,其乐不啻逍遥游”。故其书纯为自然流露,自更胜于斤斤于点画筑构者。
1706114249
1706114250 10月,先生应邀出席在越南河内举行的“法国远东学院成立九十周年纪念学术讨论会”,并第一个在会上演讲,介绍牙璋在国内外分布情况,引起考古界同仁的兴趣。
1706114251
1706114252 随后,第二届赋学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先生在会上作了《赋学研究展望》的演讲。对赋学研究论述了自己的研究方法,从言志类赋之独立研究、赋音佚书之辑录、赋与图关系之研究、赋之文化史研究、赋与修辞学之研究以及赋学纪事之作等方面进行论说。
1706114253
1706114254 《词籍考》经先生修订,并补入新发现资料易名《词集考》(唐五代宋金元篇),由北京中华书局出版,该书为1963年出版的《词籍考》的修订本,全书共十二卷,分“别集类”、“总集类”、“外编”三部分。先生在《后记》中对该书的修订说道:
1706114255
1706114256 拙著《词籍考》于1963年2月由香港大学出版社印行。其时新增订本《全宋词》五册与《全金元词》皆未问世。明以前词人别集,勾稽整比,其事维艰,兹编摭拾丛残,条理粗具。今修订再版,益以总集,及外编词评、词乐、词韵之属,以存自唐五代讫于金元词书之全貌,易名为《词集考》。
1706114257
1706114258 《翁万达集》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先生为该集题写书名。
1706114259
1706114260 11月,复旦大学聘请先生为顾问教授。出席在汕头举行的“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第二届理事会”和“翁万达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理事会上作重要演讲,提出潮州可研究的东西很多,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潮州学”,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潮州学”使之成为有系统、有规模的独立学科,倡议在香港举办“国际潮州学研究会”。先生到南澳考察,应邀为岛上清戍台澎故兵忠魂墓的“望鲲亭”题匾名并撰书对联:“环海扬风舳舻千里,归魂瘗旅袍泽百家。”
1706114261
1706114262 被广州诗社、中国唐代文学会韩愈研究会聘为顾问。
1706114263
1706114264 1993年,1月,《选堂诗词集》由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本书为1978年版诗词集的增订版,书中增入了《选堂诗词续集》,即《苞俊集》、《揽辔集》、《黄石集》、《江南春集》、《古村词》、《聊复集》等之结集,以及《词学理论综考序》和新诗《安哥窟哀歌》,增加了钱仲联为全集和续集所作的《序》和罗慷烈作的《选堂近词引》。在《选堂诗词续集序》中,钱仲联说道:
1706114265
1706114266 此续集者,先生退居后之所撰也。历览前修,往往窈窕之哀,驰骛之思,易钟于绮岁,而代谢之感,每积于暮年,情以境迁,境以时易。陈芳一老,夔州后诗,“平淡而山高水深”,“不烦绳削而自合”,胜义遂为双井所拈出,此不足与飞扬跋扈辈言也。今选堂先生此集,亦何独不然。文章成就,斧凿痕尽,而大巧出焉。如是则游戏神通,复奚施而不可。今观续集用杜、韩、苏诸大家古体之韵者,固足以觇先生法乳所在,而凡前集所澜翻不穷者,续集复奇外出奇,千江一月,掉臂游行,得大自在。求之并世胜流,斯诚绝尘莫蹑者已。
1706114267
1706114268 但果谓选堂诗以次韵为能事,则读续集中沉沉夥颐之其他古近体诸篇而知其不然。至其中卓异之作,有如《论书次长春真人青天歌韵》七古大篇,正国内画论家所谓徐渭早年作品说之误,斯已足宝矣,复据道藏元混然子之注,以琴律通书道,抉发其奥秘,更非治学博邃如先生者不能,馀子无从措手,自不待言矣。此言其论古卓识,当大笔特书者一也。集中游览之作,老庄告退,山水方滋,固已诗中有画,而又不域此藩,《揽辔》一集日本纪行之作,往往咏人境庐主人屐齿所未经者。《九州稿》、《北海道稿》,皆足补人境《日本杂事诗》之阙,宁徒补其事而已。其诗之芬芳玄邃,为秋津绝代江山施以粉黛,使人生“此乡不住住何乡”之感,又岂人境之所能匹乎?此言其游览之作,有关扶桑文献之巨,当大笔特书者二也。其余如《黄石集》之域外诗,《江南春集》之禹域周游诗,读斯集者,自当一一寻其幽绪,挹其古馨者也。
1706114269
1706114270 更有进者,《古村词》一帙,以白石空灵瘦劲之笔,状瑞士天外之观,追摄神光,缠绵本事,传掩抑之声,赴坠抗之节,缥缈千生,温凉一念。求之近哲,惟吕碧城《晓珠词》能之。而选堂贺新郎用后村韵者,则岸异可与青咒挹拍,又碧城之所未能为也。
1706114271
1706114272 钱仲联对先生诗词续集加以赞赏,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先生新增续集之新意。
1706114273
1706114274 2月,与张树人合编的《广济桥史料汇编》由香港新城文化服务有限公司印行,该书收录了先生于1936年所撰的《广济桥志》、张树人于1971年所撰的《湘子桥考》,及其附录《韩湘异闻五则》,后附录茅以升先生的《介绍广济桥》及张树人所编图片及说明。先生为书作《序言》:
1706114275
1706114276 余自少留心乡邦文献,弱冠尝着手辑《韩山志》,访耆老,徵遗文,连类及之,又为广济桥撰志;夫以一桥之细,勒成志书,其例罕觏,而广济桥以浮舟作“活动桥”,成为桥梁史上之特例,经茅以升品评,列为全国五大古桥之一,尤见特色。维时史料所限,缀记殊艰;又未获见古《三阳志》及郭春震《嘉靖志》,故于宋元建桥颠末,载述莫详。1965年,综辑《潮州志汇编》,方从《永乐大典》“潮”字号录出《三阳志》,惜非完帙,此元代修潮志孤本,乃得重显于世。《三阳志》纂修去宋不远,其中“桥道”一项,记载是桥建置始末尤详,且备录诸家碑记,桥之沿革,赖以有徵。其特重要者,若肇建者州守曾汪之《康济桥记》,知创桥之初,本名“康济”,司其事实为通仕王汲式,始事于乾道七年六月乙酉,落成于九月庚戌,有详确月日可稽;复有张羔之《仰韩阁记》,知淳熙元年知州事常增修浮舟一百零六只,又构仰韩阁于桥岸之右。两《记》皆后此《州志》所刊削不录者,其事向来所未知,复得之于《三阳志》,洵可宝也。张君树人好学能文,据《大典》所记,重撰《湘子桥考》,凡所增益,详覈有据,足补余前志之不逮。君书顷拟重刊,合余前志暨茅以升专文共三篇,汇为一帙,命曰《广济桥史料汇编》,他日欲考是桥史迹,舍此书无从下手,于地方文献或不无小补也。
1706114277
1706114278 4月,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的“闽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作《“言路”与“戏路”》的演讲。同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在中山大学召开了《饶宗颐文集》编辑委员会首次会议,为文集的出版作必要的准备。
1706114279
1706114280
1706114281 6月,《画——国画史论集》(“中国精神史探究”之二),由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出版,书中收入先生关于中国绘画论文0篇。对书名的确定,先生在《小引》论道:
1706114282
1706114283
1706114284
1706114285 余自退休以后,改授课于艺术系,且浸淫于绘事。积岁以来,与诸生谈艺,颇费唇舌,中边未到,何异鼻观,辄举历代画坛魁怪,相与捞天摸地,上下其论,谈言微中,亦可解颐。偶尔着笔,积稿不觉数十篇,所论多涉画史上关键人物与重要问题,稍加比次,敢云“从顶上得来”,但聊作警语之资,因题曰,“画”。
1706114286
1706114287 此后,在香港中文大学庆祝建校三十周年而主办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国际研讨会”上,先生作了《从对立角度谈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趋向》的特邀演讲。
1706114288
1706114289 7月,《梵学集》作为中华学术丛书之一,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先生28篇佛学研究论文以及纪游诗作《佛国集》。论文当中有关佛教教义,如《不死观念与齐学》;中印交通,如《蜀布与Cinaputta》;更多的是关于悉昙学的研究及其对中国中古声韵学的影响。在小引中,先生说道:
1706114290
1706114291 近时治敦煌本《通韵》,寻究六朝间悉昙学之流变,因悟涅槃之学与悉昙相为表里,唐以前十四音之遗说,钩稽内典,冥行探赜,所得有出于安然《悉昙藏》之外者,足为中古声韵史提供崭新资料。因不自量,勼集曩日之短书散札,合为一编,颜曰《梵学集》。
1706114292
1706114293 8月,与曾宪通先生合著的《楚地出土文献三种研究》由北京中华书局出版。书中收录了《随县曾侯乙墓钟磐铭辞研究》、《长沙子弹库楚帛书研究》、《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在《随县曾侯乙墓钟磐铭辞研究》增补了先生的《曾侯乙钟律与巴比伦天文学》,这是一篇鲜有把音乐联系到天文学的文章。增补多篇先生论述楚帛书所记楚国历法的文章,如《楚帛书十二月名与〈尔雅〉》等。增补了先生的《云梦秦简〈日书〉剩义》、《秦简中的五行说与纳音说》。
1706114294
1706114295 10月,《饶宗颐书画》由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了绘画册页、挂轴山水、花鸟、人物共70幅,书法作品38幅。黄苗子为该书作了序言,另有姜伯勤的观后感《天风海雨自在心——读〈饶宗颐书画〉》,郭绍纲的《承前启后独行远——观读〈饶宗颐书画〉有感》,姜伯勤在文中对先生评价道:
1706114296
1706114297 《饶宗颐书画》,使我们欣幸地看到,中国文人画的传统没有断绝。“天风吹海雨”,“中流自在心”,在如此丰厚的中华文化传统中,未来的人类可以在这里找到如意无碍的自在心。
[ 上一页 ]  [ :1.70611424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