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120780
大概由于李景羲兄的善于接洽和交涉,在广州接待东返三校同学的工作并没有发生什么困难,很顺利地达成了任务,我是因人成事罢了。从这封信分析,也可以知道梅先生对学生迁回原址复学安排的妥善。
1706120781
1706120782
四
1706120783
1706120784
复员后的清华大学,是在一九四六年的十月十日在清华园正式开课的,到了一九四八年的十二月,共产党军队进围北平,梅先生于是月二十一日由国民政府所派专机接赴南京。这年恰值梅先生六十初度,清华同学会广州分会的会员于十二月二十九日集会庆祝,分会会长杨兆焘兄要我撰作寿文,送呈梅校长作为纪念。我仓促撰作,并请河北王壮为先生书写寄呈,这寿序说:
1706120785
1706120786
梅月涵校长六十寿辰序
1706120787
1706120788
寿序权兴于元,而盛于明。归震川集,存者尤多。迂儒以为非古人所有而讥之,是不然也。寿序应为与否,以其词信否为之断。若其信也,赠之匹夫匹妇可也。非然者则其人虽通显,于吾词为不类,不作可也。岂能以非古人所有而限今人之必不为哉。今岁十二月二十九日,为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梅月涵先生六十初度。同学会广州分会同人,使香林为之辞,以寿先生。《礼·中庸》曰:为政在人。《学记》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故士君子出而置身廊庙,则必郅隆政化,处则教育人才,以培国家之本。先生年二十七,即任教清华,越数年,长教务,年四十二为校长,以至于今。笃实践履,规为甚远,引导研讨,有开必先。所由为国家发扬学术、教育人才者,可谓至矣。同人等昔肄业校中,每趋谒,则先生之语之也,必雍然蔼然,曲折而入于道术。离校后,又常闻先生奖借同人者甚厚,以知先生宅心独厚,教化周流,其荣寿无涯,可预期也。香林无似,学术日就荒落,今为此序,益觉有负先生昔日所以期许之者之至焉。清华同学会广州分会同人敬祝。
1706120789
1706120790
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前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校长受业罗香林敬撰。
1706120791
1706120792
民国三十七年十二月
1706120793
1706120794
这寿序,我自愧写得过于朴拙,然其中所道“笃实践履,规为甚远,引导研讨,有开必先”和“宅心独厚,教化周流”等,则确是梅校长伟大的所在。
1706120795
1706120796
梅校长逝世,到今十年了。早想写篇纪念的文章,将梅先生的上代明太祖时的驸马梅殷的史迹略做考证,并将一九四九年三月梅先生自南京到广州时和广州同学谈话的情况,以至我到台大医院谒见梅校长时,梅先生最后对我的谈话一并写出来,作为我师事梅校长的纪念文章。但因我近来特别忙碌,而几本有关的日记簿,又因几年前搬屋的关系,不知放在何处,迄未寻得,未能凭空追述,只好改写了这篇片段的回忆。
1706120797
1706120798
罗香林于香港
1706120799
1706120800
原载《传记文学》第二十一卷第六期(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号)
1706120801
1706120802
1706120803
1706120804
1706120806
民国三大校长 在大树底下躲雨——梅故校长月涵先生追忆
1706120807
1706120808
顾献樑
1706120809
1706120810
好像凄凉寂寞的生日
1706120811
1706120812
一九六二年五月十九日下午三时,第三届“中国小姐”评判委员会在台北市怀宁街新公园“中国之友社”举行第三次会议,姗姗来迟的是邱委员士荣先生(台湾大学医学院教授,兼附属医院副院长,兼代院长,名妇科医师),他一面喘气就位,一面和蔼可亲地向大家说:“很抱歉!很抱歉!迟到,迟到,因为梅‘部长’刚才已经过去,我们院方必须办理一些规定的手续,兄弟责任所在,等一切都妥当,签了字才来的。”
1706120813
1706120814
大家在心理上似乎都没有准备听到这样一项突然的坏消息,异口同声一致表示严肃的惋惜。而我,本届“中国小姐”评判委员中唯一清华园出身的一名,眼前辉煌的灯火刹那间好像全都熄灭了。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时间,我不但什么也不再看到,而且什么也不再听到。隔了很久,我才回过神来,忽然发觉《大华晚报》耿社长修业先生,正在以双重身份——第一、二两届的主办组织的代表人和第三届的联合主办单位的代表人——井井有条地报告第一、二两届的选美经过,同时发表对于第三届的希望。
1706120815
1706120816
会议散了,我们全体都到台北宾馆参加酒会,第一次正式和六十三位准“中国小姐”见面,这也是她们集体公开亮相的第一次,那是多么五色缤纷的一个场面!
1706120817
1706120818
终场以后,当我匆匆赶到南京东路一段极乐殡仪馆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我以为一定有不少人在那里守灵,想不到连一人半影都没有看见。于是我想,那一定是自己听错了,校长的灵还没有从台大医院移过来,但是我又错了,馆里的人告诉我:“灵下午移过来了,可是此刻人都已经走了。”
1706120819
1706120820
“今晚还有没有人来守灵?”
1706120821
1706120822
“那就不知道了,先生,您明天上午来吧。”
1706120823
1706120824
从生凤活凰的热闹场中赶到灯火半明欲灭的处所,一切颜色都失落了,只剩下了死亡第二站的黑白灰色,看不到一朵微笑,听不到一声欢笑,却也没有号啕大哭或泣不成声的抗议,肃穆沉痛,寂寞凄凉是难以形容的!突然,悲从中来,我热泪盈眶。在黑暗中,总而言之,一切都已经输给了死神,多部声音的哭泣也盖不住他,那面目狰狞的恶祇,一串串的得意冷笑。
1706120825
1706120826
然而,这样的凄凉寂寞,我们的校长会耐不住吗?谁说!他生前就经过,恐怕还不止一次,多多少少次呢!家常便饭了。
1706120827
1706120828
我立刻想起,他从北平城里被接了出来,经过南京、上海、广州、巴黎,最后到了纽约,阳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一九四九年和一九五〇年,他在海外过着失去了清华园的第一度(六十岁)和第二度(六十一岁)生日,有谁理他!到了第三年(一九五一年)六十二岁,他组织了“清华大学”(翌年改“教育部”)在美文化事业委员会,“开始以‘清华基金’利息协助在美学人”——不限“清华”门户,一视同仁——“研究,并赠送台湾专科以上学校学术书刊”(根据“《清华学报》”:“梅校长月涵博士七秩年谱纪要及其与清华有关事迹”),生日又热闹起来了,贺客盈门。
1706120829
[
上一页 ]
[ :1.7061207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