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165309e+09
1706165309
1706165310 卡尔乘坐的轮船抵达上海后,查理头顶平日里常戴的那顶灰色呢帽,身穿蓝色哔呢马褂,挺着连衣扣都无法扣上的大肚子到码头迎接“将军”的到来。他带着卡尔直接去了位于法租界的家中,把卡尔向宋夫人和所有的孩子们做了介绍。接下来的日子里,查理安排卡尔会见了步惠廉牧师,又带他参观了华美书馆以前购置的那些设备,以及商务印书馆所在的新楼。
1706165311
1706165312 老绅士朱利安·卡尔依然精神矍铄,但双腿已经有些消瘦。他对亚洲数百万人民的勤劳感到震惊不已:“各个城市里每个角落每个地方似乎都像是一个巨大的商店。从小摊贩们兜售货物的人行道或墙洞,到出售绫罗绸缎的大商场,每个地方都可以用来做商店,并且都是敞开门营业,以便过路的人能够看到。”
1706165313
1706165314 由于卡尔将军在出钱资助中国革命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有共和派领导人都轮番宴请他。庆龄和孙文此时居住在法租界内莫里哀路的一栋宅子里。一晚接着一晚,卡尔不停地参加一个又一个宴席,每次他都被尊为上宾。孙文自己就宴请了他两次,并且每次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以表达对卡尔的感谢之情。其他政界和金融界的领导人也都竞相安排最为奢华的宴席来款待卡尔。
1706165315
1706165316 “他们对我就像招待皇室成员一样,我就像是一个皇帝。”卡尔在家信中如此写道。孙文还自己出钱,请上海滩最优秀的手工艺人为卡尔量身定做了三个精致华美的大瓷瓶。如果有什么东西能够进一步证明卡尔曾资助过中国革命的话,那就非此莫属了。卡尔在上海受到的款待,就像当年乔治·华盛顿为感谢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所受的帮助而专门设宴款待拉法耶特侯爵一样。卡尔跟拉法耶特一样,是“两个世界里的英雄”。
1706165317
1706165318 查理和卡尔能在上海见上一面,对他俩来说都是幸运的。因为在卡尔到访中国之后没几个月,查理就因患上了所谓的“胃癌”而痛苦地离开了人世。三年后,卡尔也因肺炎离世。
1706165319
1706165320 查理去世的真相一直扑朔迷离。朋友们只知道他死于胃癌——就像当年他们只晓得他叫宋查理一样,至于为什么这么叫,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查理死于1918年暮春时节的上海,那时候在上海的外国人天天花天酒地,沉浸在声色犬马之中,而每天清晨,都有粪车像运粪便一样把一具具尸体从贫民居住的地方运出去。在这样的环境下,任何事情都不会像表面看上去的那样简单。查理很久都没有生过病,从那段时间来往的信件中也可以看出,他的家人和朋友都没有提及担心他健康状况的事情。查理去世后,在上海参加葬礼的只有他的大儿子子文和小儿子子安。因为事先没有告诉远在美国的子良,所以他来不及赶回来参加葬礼,因此这里面肯定是另有隐情。在爱德华时代[2],世界各地都流行用极其委婉的方式来谈论显赫人物的死因。因此,胃癌之于革命年代的上海,就像当时芝加哥和马赛两地常说的铅中毒一样,都是对死因常用的委婉说法。
1706165321
1706165322 查理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以致各大图书馆对其去世时间的记载也很不一致,从1918年到1928年,什么说法都有。比如,《韦伯传记辞典》里记载的查理去世的日期就是1927年。就连根据宋家三姐妹的故事写过一本儿童读物的那位赛珍珠的妹妹在书中也提到,1927年美龄与蒋介石结婚的时候,查理仍然健在。
1706165323
1706165324 1918年5月3日,美龄回国不到一年后,时年54岁的查理去世了。查理弥留之际,宋家三姐妹都在他身边。这种姐妹之间和睦相处的场面以后几乎再也没有过。丧事办完之后,两个姐姐各自回到自己的丈夫身边,美龄则跟母亲一起搬到了西摩路上的一栋大房子里。美龄从威尔斯利毕业回国后不久就嚷着要买这栋房子,查理一直没有同意。趁着守丧这段时间,美龄和霭龄在这栋房子里忙着“整理”父亲留下的私人文件。随后,这些文件便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了。
1706165325
1706165326 [1]阿提拉,古代欧亚大陆匈奴人的领袖和皇帝,曾多次入侵东罗马帝国及西罗马帝国,史学家称之为“上帝之鞭”。——译者注
1706165327
1706165328 [2]爱德华时代,指1901—1910年英王爱德华七世在位的时期。——译者注
1706165329
1706165330
1706165331
1706165332
1706165333 宋氏家族:一场历史的“华丽悲剧” [:1706163599]
1706165334 宋氏家族:一场历史的“华丽悲剧” 第七章 埋下祸根
1706165335
1706165336 1918年查理去世之际,上海正经历着一场巨变。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了它最初的情形,以及1886年查理回国时的城市状况。现如今,它的城市面貌和个性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1706165337
1706165338 上海的工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一战”的爆发把西方商人的精力和注意力都吸引到了欧洲,中国本土资本便从暗处涌了出来。中国投资者大批购买外国公司,中国和日本资本支持的一些新兴行业,如橡胶、煤炭、钢铁、食用油、面粉、棉花、丝绸、烟草和鸦片等都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为了使数额巨大的资金能够顺利流通,数家中国银行应运而生。上海到处挤满了谋求社会地位的暴发户。与此同时,广州、武汉等工业城市也开始蓬勃发展起来。经济发展的主动脉集中到了长江流域,上海这座遍布资本家、大买办和黑帮匪徒的城市则是它的大脑,是各种新生事物的入口,是财富的集散地。这里夜总会云集,到处藏污纳垢。“一战”结束后,欧美公司大批返回上海,挤掉了一些中国公司。最终,本地商人和外国资本家联合起来,相互勾结,一起掠夺中国的财富。
1706165339
1706165340 财大气粗的中国商人都喜欢谈论民族主义,这已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不过他们只是口头说说而已。大上海的资本家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他们与外国商人之间的那根经济“脐带”被切断。由于上海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享有治外法权,没有这样或那样的限制,中国人可以在那里自由经商,从事各种非法贸易,不仅不用担心别人的监管,而且不用交税。世界上恐怕再也找不到像上海这样的地方了,他们都希望这种状态一直保持下去。
1706165341
1706165342 市区沿江不断拓展,并延伸到了周边的农村。市区道路所到之处,贫民区纷纷被拆除,道路两侧则建起了更多的建筑。19世纪外滩四周的那些小房子都被拆掉,取而代之的是石头垒砌的带尖顶的大楼,里面入驻的是渣打银行、汇丰银行以及其他来自纽约和伦敦的银行。另一些新建的大楼则是各国石油公司的办公场所及大班们的豪华住宅。这里还出现了中国第一批百货商场,商场大楼的每一层都摆满了各类纺织品和外国奢侈品。一到晚上,南京路一片灯火通明,如同美国的百老汇。以前的马车也被各种品牌的小汽车取代,它们缓慢地挤过人群,好像围在小水塘边的犀牛。汽车的两边常有黄包车闪过,它们像长角羚羊一般在人群中迂回穿梭。旧时那座外廊正对黄浦江的英国酒吧,现如今也变成了一个用石头砌成的俱乐部——其风格非常符合伦敦西区保守党的品位。
1706165343
1706165344 而繁荣的背后却有阴暗的另一面:工厂里的中国工人劳动时间长,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年龄不到10岁的男女童工如同奴隶一般,每天要工作13个小时,筋疲力尽的孩子们经常会倒在机器下面的破垫子上呼呼大睡。他们已经被卖给了这些戒备森严的工厂,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不能离开半步。大街上,穷人、饿死的儿童以及弃婴的尸体随处可见。1920—1940年,从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下水道、地沟和河道里每年都能清理出近三万具尸体。
1706165345
1706165346 这一切都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当时,一位旅行作家曾这样写道:“行色匆匆的环球旅行家从他所在的豪华旅馆里出来,如果他的感知能力还没有完全退化的话,走不多远就能发现到处都是尸体。”
1706165347
1706165348 对于整个中国而言,清政府的倒台并没有让人们的生活有多大的转变。如果说有变化的话,那只能说是比以前更糟糕了。以前好歹还有一个中央政府,现如今,整个中国被各路军阀和军国主义分子割裂开来,分而治之。军阀之间的小规模冲突不断,农村地区一片狼藉。农产品产量骤降,大米和小麦都要依靠进口,囤积居奇的粮商赚取了丰厚的利润。饥荒使农民无以为生,他们只得啃食树皮、草根,城市里的街道和农村的小巷里到处都是饿死的贫民。据说市场上还有卖人肉的。乡村的大小道路两旁,都有凶狠的女人们在那里购买儿童,然后把他们卖到妓院和工厂里去。
1706165349
1706165350 “北京才是至关重要的地方。”伦敦的《泰晤士报》如此说道。控制北京并不意味着统治全中国,却能拥有代表中国政府的权力。各国政府只肯与北京打交道。如果有哪个军阀拿下这座位于北方的首都,便自然而然地拥有了合法地位,可以从与各国政府打交道中获益,可以获得商业优惠权,还能得到政府征收上来的各种税收。
1706165351
1706165352 袁世凯控制着北京,他手下各路所谓的北洋系督军们则控制着周边各省,拱卫着北京城。为了养活自己及下属的军队,这些军阀们偷偷把自己辖区内的矿产开采权卖给外国公司,并提前多年向农民征收赋税,把城乡居民仅存的一线生机也压榨殆尽。
1706165353
1706165354 1918年,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立,不过意识形态领域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1905年,孙文的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之初,其内部就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原有的那些来自秘密会社的资产阶级支持者,另一派是孙文的新支持者,即那些激进的学生。刚开始,两派之间的界线还不明显,从“一战”开始,学生们和资产阶级开始相互敌视。学生们发现了中产阶层的两面性,便转而反对资本主义。这些高喊民族主义者的学生们想通过赶走侵略中国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外国列强,把土地分给农民,取消所有经济特权等方式来完成革命。他们把自己以前的那些中产阶层的盟友看成反革命分子和反民族主义者,因为商人们从与外国列强的交易中获取利润。日本入侵中国彻底导致革命阵营分成了左右两派。
1706165355
1706165356 “一战”使德国失去了对遥远地区殖民地的控制,日本趁机派兵从德国手里夺走了山东省。为了争取日本共同抗击德军,英国、法国和意大利政府都私下向日本许诺,战后它可以继续拥有山东省。
1706165357
1706165358 在这些国家的支持下,东京肆无忌惮地向袁世凯提出了所谓的《二十一条》,实际上使中国沦为它的附庸。条约规定,日本将给袁世凯提供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支持,作为回报,袁世凯则必须答应日本永久占有山东省,并在满洲里和其他地方拥有优惠权。日本的无耻要求令人发指,但它威胁说,如果袁世凯不同意,他们将转而支持袁世凯的政敌。袁世凯只得勉强答应下来,条件是日本要对条约的内容绝对保密,而日本人却故意泄露了相关的细节。一时间群情激奋,人们痛斥袁世凯,并在全国掀起了强烈的抗日怒潮。
[ 上一页 ]  [ :1.70616530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