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165259
1706165260
从安全的角度来看,查理选择在法租界买房子是非常必要的。当时大多数中国革命者都居住在法租界,这是因为待在法租界里可以得到保护。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是洪帮的地盘。上海法租界巡捕房的督察长是人称“麻皮金荣”的黄金荣,他是上海洪帮的龙头,同时也是千里长江流域势力最大的黑帮老大。多年来,查理包揽了洪帮所有的印刷业务,为黄金荣完成了大量的任务。当查理觉得家人有危险时,黄金荣自然而然会出手相助,在他那神秘的保护圈里给查理买下了一套房子。
1706165261
1706165262
回到上海不久,宋家便宣布庆龄与一位出身名门的年轻人正式订婚,结果遭到庆龄的强烈反对,她坚决不愿承认这桩婚事。
1706165263
1706165264
查理把她关在楼上的卧室里,庆龄便偷偷给孙文写信,询问自己是否可以返回日本。庆龄的女佣暗中将她的信带了出去,孙文收到信后,立刻回信说:他需要庆龄,让她速回日本。
1706165265
1706165266
庆龄把情况跟父亲讲了一下,查理坚决不同意。他命令庆龄回自己的房间去,结果庆龄威胁说,如果查理不同意,她就离家出走。为了以防万一,查理把她卧室的房门锁上了。当天晚上,在女佣的帮助下,庆龄顺着梯子从窗户爬了出去,当晚便乘船去了神户。
1706165267
1706165268
孙文提前做好了各种必要的准备,打算跟庆龄正式结婚。“直到我回到日本,才知道他已经离婚,并准备跟我结婚。”多年之后,庆龄回忆道,“我同意与他结婚,此生从未后悔过。”
1706165269
1706165270
庆龄回到日本的第二天,他们就结婚了。
1706165271
1706165272
婚后不久,庆龄给她在威斯里安女子学院的一位同学写了一封信:“婚礼是最简单的那种,我们都讨厌那些繁文缛节。我感到很幸福,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丈夫处理他的英文信件。我的法语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已经能够阅读法文报纸,可以轻松地边看边翻译。所以你看,婚姻对我来说就跟上学读书差不多,只不过不会再有‘各种考试’来烦我了。”
1706165273
1706165274
发现庆龄不见了之后,查理四处询问,最后得知她已经登上了一艘去日本的轮船。他立即定了太平洋邮轮公司的船票,紧急追赶庆龄。到了神户后,查理又马不停蹄地乘火车赶往横滨,但此时已经为时已晚,婚礼早已举行过了。
1706165275
1706165276
后来,每当提起庆龄的事,宋家人只是会轻描淡写地说上一句:她已经正式跟孙文在一起了。
1706165277
1706165278
在美国潜心攻读的美龄和子文也知道了庆龄的事。他俩收到消息时,此事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
1706165279
1706165280
美龄和子文对中国发生的事情或中国革命都不太感兴趣,他俩都忙着上课或应酬。庆龄从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毕业回国后,美龄便转学到了马萨诸塞州的威尔斯利学院,那里与她在哈佛读书的哥哥更近一些。
1706165281
1706165282
从1913年秋天到1917年夏天这段时间里,美龄一直在威尔斯利学院上学。4年的时光把美龄从一个胖乎乎的女孩变成了一位仪态万千的女郎。
1706165283
1706165284
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她住在威尔斯利村,那里离学校不远。多年之后,她在回忆那段时光时称那个村子“四周围绕着花墙,绿树成荫,地方开阔”。剑桥市离此地不远,子文此时正在位于该市的哈佛大学读大二。在威尔斯利学院的档案里,子文被列为美龄的监护人。
1706165285
1706165286
美龄印制了自己的名片,上面写着“美龄·奥莉芙·宋”。奥莉芙这个中名是她一时兴起自己取的。她的英语带有轻快活泼的佐治亚州口音。刚到这里不久,她就不太喜欢这个地方,便去找管理住宿事务的院长伊迪丝·萨瑟·塔夫茨慢吞吞地说道:“嗯,我觉得我不会在这里待太长时间。”
1706165287
1706165288
后来美龄改变了想法,很快就专心投入到学习中,并开始交往男友,还经常去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她主修英国文学,对亚瑟王的传奇罗曼史尤其感兴趣。此外她还辅修哲学,并选修了包括演讲学在内的很多课程。
1706165289
1706165290
第一学年结束后,她搬到学校里的伍德大楼,在那里一直住到毕业。她不太擅长体育,不过还是参加了班里的篮球队,经常穿着海魂衫和一条过膝的缎灯笼裤打球。有一次复活节的时候,她在格洛斯特郡的海边游泳,结果被一个巨大的回头浪淹没,幸好被一起去的几个女孩子看到,抓着头发把她给拽上了岸。
1706165291
1706165292
经常有男生跑到伍德楼门前来找美龄。他们大部分是在哈佛大学或麻省理工学院读书的中国学生,美龄的同学们只记得这些人的名字都是什么李先生、王先生和彭先生等等——他们都是子文的同学。得知庆龄遇到的危机之后,想到自己回国后也可能遭遇包办婚姻的烦恼,美龄也有点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于是,在不久之后,她便宣布与来自江苏省的哈佛大学学生李彼得订婚。这次婚约只维持了几周,等到美龄的担心劲儿一过,便取消了婚约。
1706165293
1706165294
多年之后,一位在大学4年里与美龄关系密切的教师为学院的档案室写了一份保密鉴定:
1706165295
1706165296
在我看来,相对于我们看到的那些有关美龄为人多愁善感的评论而言,她身上似乎更多的是一些风趣和内在力量……然而,虽然她最大的特点是其独立的思想——事实上,她对什么事都会不停地琢磨来琢磨去,但美龄对权威却一贯顺从。她总喜欢问各种问题,询问各种概念的确切含义,今天跑来问文学的含义,明天跑来问宗教的含义。她还思考一些伦理方面的问题,有些在常规情况下人们从小就被灌输的道德标准,她虽然没有接触过,却自己悟出了不少。她一贯坚持真理,一旦发现自己受到了传统观念的误导,就会埋怨以前受到的教育。
1706165297
1706165298
有人曾言之凿凿地说她为人聪慧,极富魅力,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她冷静的性情中带着忧郁(特别是在她疲惫的时候,更是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国的事不得不摆在面前,这让她很难抉择,我想她和子文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她担心回国之后,会重新回归她从小长大的那个世界,并遵照中国的行为准则行事。虽然她社交广泛,广受欢迎,但她好像是在远远地看着我们,咨询问题、提出批评或表达自己喜好时的态度似乎也很冷漠。她觉得中国留美学生的生活特别不自然,这些少男少女们从男女授受不亲的中国旧道德里解放出来,然后又别别扭扭地共同生活在把他们视为异类的大环境中。
1706165299
1706165300
她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并不仅仅因为她长得像两个姐姐那样漂亮,她还富有激情,待人真诚,内心强大……
1706165301
1706165302
美龄和子文关系特别融洽,凡事都听他的话。因为子文是大哥,所以说什么美龄都听……我从没听她提起过子良和子安,当然这也许只是某种奇怪的巧合。美龄是个十分顾家的人,对自己的家庭感到非常自豪,只要不牵扯具体的事,家里人说什么都言听计从。她一有空就跟人讲她的两个姐姐,讲起她的父亲,也经常提到子文,偶尔说起她的母亲,但从来没有提到另外两个弟弟。
1706165303
1706165304
1917年美龄回到上海后,庆龄和孙文的风波已经平息。美龄一夜之间成了上海的名人。宋家当时还住在霞飞路的别墅里,那个地方对于举办各种聚会来说有点小了,美龄便责怪父亲为什么没有买栋大点儿的房子。后来有一次,一个中国人就该不该送女儿出国读书一事征求查理的意见,查理半开玩笑地说:“别把孩子送出国去。等他们留学回来了,就会看什么都不顺眼。他们会把什么都给折腾一遍……‘爸爸,我们为什么不买栋大点儿的房子?爸爸,我们为什么不装个现代化的浴室?’听我的,一定要把孩子留在国内。”
1706165305
1706165306
作为上海滩上的社交名流,美龄被提名到一些常见的委员会里任职。她接受了电影审查委员会和基督教青年会中的两个职务。基督教青年会刚搬进一栋新楼里,它旁边另一栋漂亮的大厦则是查理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所在地。
1706165307
1706165308
美龄回国正好赶上父亲的老朋友朱利安·卡尔来访。卡尔的妻子南妮最近刚刚过世,卡尔悲痛欲绝。查理知道后便建议他坐船到世界各地转转,顺便到上海逗留几天,好好放松一下。卡尔稍微考虑了一下便同意了。
[
上一页 ]
[ :1.70616525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