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181746e+09
1706181746 贝子府,正房、厢房,俱在平地营造,大门用朱漆、板瓦。[237]从实地踏勘看,当时王府为长方形两进院落。虽然它们的形制远不如入关以后那样宏大豪华,但是已经体现出宗室诸王的特权地位以及内部的严格等级。
1706181747
1706181748 清朝定鼎北京,以外城(南城)居住民人,以内城安置旗人。于是“定两翼之位,列八旗之方,拱卫皇居,星罗棋置”。[238]镶黄旗居安定门内,正黄旗居德胜门内,并在北方。正白旗居东直门内,镶白旗居朝阳门内,并在东方。正红旗居西直门内,镶红旗居阜成门内,并在西方。正蓝旗居崇文门内,镶蓝旗居宣武门内,并在南方。以后,八旗宗室王公,各依旗分,起建王府。
1706181749
1706181750 有的王公府第系依明朝高官贵戚的巨宅大院重修。如礼亲王府为明崇祯帝外戚周奎宅。第七代礼亲王《老槐行》序云:“兰亭书屋后有老槐,苍苍高荫,百尺遥接,清流激湍,扶疏古干,盖数百年物也。传为明代皇帝周奎所植,邸第固周奎旧宅,府在其园中,而奎宅乃今之园也。”他感慨人世变迁,沧海桑田,“老槐所阅者多矣”,因作长歌以纪之:
1706181751
1706181752 汾阳邸等昔为寺,咸阳宅舍皆荒棘;今古迁移多变更,废兴相因皆有礼。忆昔壮烈甲申前,周家宅舍何巍巍;公侯将相出一堂,势重威尊谁敢比。一朝废弃市朝隔,吾家邸第因之起;昔为园圃今高堂,昔日大厦今流水。[239](下略)
1706181753
1706181754
1706181755
1706181756
1706181757
1706181758 礼亲王府虽依周宅旧址,但多所更新,规模更为宏敞靡丽。这种情况,在诸王中应是有代表性的。
1706181759
1706181760 另外,还有一些王府,是在皇子分封时,由工部负责建造的。如康熙六年裕亲王分府,十四年恭亲王分府,均按一定规制起建府第。康、雍年间,还相继建造了康亲王府(正红旗)、显亲王府(镶白旗)、庄亲王府(镶红旗)、简亲王府(镶蓝旗)、恒亲王府(镶白旗)、怡亲王府(正蓝旗)、果亲王府(正红旗)、理亲王府(镶蓝旗)、顺承郡王府(正红旗)、平郡王府(镶红旗)、信郡王府(正蓝旗)、愉郡王府(正红旗)、履郡王府(镶白旗)、淳郡王府(镶白旗)、宁郡王府(正蓝旗)、惠郡王府(镶红旗),多系自造。[240]其他贝勒以下府第繁多,不能悉载。
1706181761
1706181762 顺治九年(1652),就王府规制作了具体规定,康熙年间进一步提高了亲王府的规格。[241]其门庭殿屋,间数多少,台基高低,尺寸大小,屋瓦颜色,彩绘图画,各有一定制度,一定的名称,不许稍有僭越。王府建筑多采用“大式”做法,应用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和雕砖、雕木、彩画、刻石等精细工程。在北京城里,是仅次于宫殿、坛庙的建筑。
1706181763
1706181764 王府的建造形制,中路一律相同,东西两路没有一定之规,可以自由配置,下面是中路的形制:
1706181765
1706181766 亲王府门5间,郡王府门3间,又称宫门(均系坐北朝南),前有门罩(即上有起脊屋顶而下无门窗者曰罩),过道高出地基。府门东西各有角门1间,均叫阿司哈门(满语:阿司哈,“侧”的意思),供人们出入。府门外有石狮、灯柱、拴马桩和斜行(读霞杭)木(古曰行马)等设施。与府门相对的为影壁。门内俗称狮子院,因院内正中即宫门,宫门外有石狮,故名。
1706181767
1706181768
1706181769
1706181770
1706181771 图33 王府门内(青木正儿《北京风俗图谱》)
1706181772
1706181773
1706181774
1706181775
1706181776 图34 王府门前(青木正儿《北京风俗图谱》)
1706181777
1706181778 进府门,东西两厢各有楼房3间,再往里就是大殿,俗称银安殿,与皇宫正殿称金銮殿意义相合。亲王5间,郡王3间。亲王府大殿及门用绿琉璃筒子瓦,郡王府则用筒子瓦。东西两配楼。大殿非有大典礼不开,由东西夹道绕进,为二殿(3间),东西配房各若干间,为首领太监及使唤太监居住。凡皇子分府,必由宫内将向来供使役之太监常住,而以首领管理。
1706181779
1706181780
1706181781 二殿后为神殿,两旁为东西配殿。神殿西间有一铺炕,是用“”形砖砌的。但名为字炕。西墙挂着各种乐器,是供萨满太太跳神时吹拉用的。西墙北墙都设有神柜。东间为亲、郡王及其袭爵人合婚之所。其新婚制度与坤宁宫为帝后台婚之所相同,盖坤宁宫西间向为跳神吃肉处所,仍沿关外旧俗。
1706181782
1706181783 神殿北面通称后楼,有“遗念殿”等建筑。遗念殿专用于供奉先帝先后先前穿戴之衣帽等物品。清朝惯例,帝与后崩逝后,由继位的皇帝将先帝先后生前穿戴的遗物,颁赐给王公大臣,美其名曰“遗念”。此外则佛堂、祠堂皆在此院内。
1706181784
1706181785 住房在西跨院,屋内皆用尺六金砖墁地,砖门上罩桐油,砖地中空。屋外前廊(两明间)皆有炉炕,上盖朱油木板;冬令在内生火,名曰“地炕”,室内温暖适度。
1706181786
1706181787 在中路的东北角,建有家庙一幢(又称影堂)。王府西边不远,有一处吉祥所。府里的服务人员,如妇差、使女、散差太监等,病危送吉祥所,可以在此养病,但不能办丧事。府中姬妾和未成丁的“小口”,多在吉祥所发丧。
1706181788
1706181789 府第正屋外,各有花园,多在住房西,亭台堂榭、山石荷池。[242]
1706181790
1706181791 在产权上,王公府第均属皇产,统归内务府管理。其居住权是随爵的,其人已故无嗣,则过继之人不论支派远近,一经承袭,即得进府居住。若因事革爵,则本人及子孙皆不能享有居住权,府第归另行承袭之人;庄园收入,皆为袭爵者所有。
1706181792
1706181793 除宗室王公,凡公主也皆有府第,下嫁前,在京者,由内务府承旨建造。其夫封为固伦额驸或和硕额驸,与公主同居。公主出自深宫,下嫁之日,皆有护卫官,其跟随下嫁蒙古者,有从事种植农产粮食、菜蔬诸人役。公主故后,府第、妆奁、器物、银钱均应上缴。
1706181794
1706181795 清朝开国勋旧诸王和恩封诸王均赐有王府,总数繁多。[243]清初八大铁帽子王,爵位“世袭罔替”,府第世世经营,尤为恢宏精美。也有个别王府,地址有所变迁。兹将一些主要王府略述如下:
[ 上一页 ]  [ :1.70618174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