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187628e+09
1706187628
1706187629 蒋介石在发动“和平运动”的同时,又在陇海线发动了新的攻势,以刘峙、蒋鼎文、陈诚等部三万余人,由杞县、太康、鹿邑之间攻入,企图奇袭开封。冯玉祥也正想在陇海线上再创蒋军,便将计就计,部署了一个口袋形的包围圈:令孙良诚、庞炳勋、吉鸿昌等部迅速后撤,闪开杞县、太康一线,诱敌深入,之后在正面堵击;令孙连仲、张自忠部向蒋军左侧背包抄;依靠陇海路上阎军截堵蒋军右侧;由孙殿英部扰乱蒋军后方。这时蒋介石侦察得知冯军调动的密电后,立即变更部署,使冯的“口袋”形包围计划未能全部实现。但是,冯军在三昼夜激战中,给蒋军以重大杀伤,并缴获100余辆汽车和大批辎重。
1706187630
1706187631 再说5月间,津浦路的阎军进入山东境内,蒋军韩复榘部一路后撤。6月25日,阎军占领济南,韩部向胶济线方面撤退。阎军一部沿胶济路东进,至高密县与韩部激战;一部沿津浦路南下,至曲阜、兖州一线与蒋军对峙。7月上旬,蒋介石调兵增援津浦线,并海运部队在青岛登陆开往胶济路。7月中旬,蒋军发动反攻,津浦、胶济两路的阎军节节后退。阎锡山为摆脱被动局面,急派代表携带大批现款、弹药和面粉到郑州见冯,请冯在陇海线发动大规模攻势。
1706187632
1706187633 8月6日,冯玉祥发动了大规模的八月攻势,兵分七路,以徐州为目标,浩浩荡荡东进。冯军奋战,猛力推进,蒋军岌岌可危。但是,连日大雨不停,士兵在泥水中战斗,过度疲劳;阎军也未予紧密配合,并违背事先约定,未能提供给养和军火援助,使冯军大有受骗上当之感;这时的蒋介石则以重金激励官兵,固守阵地,使冯军攻势受阻,对津浦线上的阎军未能起到支援作用。8月15日,阎军退出济南,撤往黄河以北,蒋军从津浦线抽出兵力转用于河南战场,冯军攻取徐州的计划落空。冯玉祥面对这种局面,十分痛心,感到阎锡山缺乏合作诚意,二人闹起了内讧。
1706187634
1706187635 这时蒋介石抓住战机,调兵遣将,将津浦线的大部精锐部队分别调到河南境内的平汉、陇海两线,8月24日,悬赏各军,先占领巩县者赏洋20万元,先占领洛阳、郑州者赏洋100万元,9月6日,开始总攻。冯玉祥令宋哲元部撤退至洛阳一带,以保持通往陕西的归路,大部分部队则缩短防线,集结在郑州周围,与蒋军对抗。
1706187636
1706187637 正当反蒋联军处境困难之际,本来表示中立的张学良,9月18日通电各方官兵,“静候中央措置”,第二天,东北军入关,形势急转直下,反蒋联军败局已定。
1706187638
1706187639 10月初,东北军接收了平津及河北省政权,这一地区的阎军不作任何抵抗,10月中旬,退往山西。
1706187640
1706187641 张学良的通电发表后,冯玉祥仍想集中兵力,固守郑州。但陇海线上的阎军已撤向黄河以北;庞炳勋、孙殿英等部纷纷自由行动,随阎军向黄河以北撤退;石友三表示拥护张学良,叛离冯、阎;反蒋联军中的杂牌部队纷纷土崩瓦解。河南军事陷于不可收拾的境地,不得不全线退却。又因防守洛阳的兵力有限,9月17日,蒋军杨虎城部攻到洛阳附近,冯军西撤回陕的路已被切断,只得向豫北撤退。
1706187642
1706187643 10月3日,蒋军攻占开封,6日进入郑州,冯军全线崩溃,一部由宋哲元率领从洛阳退往潼关以西,另一部分则退到豫北和晋南。10月下旬,中原大战基本结束。
1706187644
1706187645 11月4日,阎、冯联名致电张学良,声明即日下野,释权归田。
1706187646
1706187647 历时半年之久的中原大战,双方投入兵力100多万,消耗军费5亿多元,战火波及20多个省,30万官兵送掉性命,无辜百姓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尤其给中原人民造成空前的灾难。
1706187648
1706187649
1706187650
1706187651
1706187652 蒋氏家族全传 [:1706184749]
1706187653 蒋氏家族全传 第十一章 五次“剿共”
1706187654
1706187655 蒋介石的大意和失误
1706187656
1706187657 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在工农群众和北伐军举杯共庆北伐胜利的时候,蒋介石依仗军事实力,破坏国共合作,挑起纷争,举起屠刀,问罪共产党。面对蒋介石忘恩负义的“四一二”大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地举起反抗的战旗。
1706187658
1706187659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小于蒋介石6岁的毛泽东在湖南,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领导了著名的秋收农民起义。
1706187660
1706187661 起义部队为四个团会攻长沙。先后三个方向受挫,损失惨重。9月14日,毛泽东在上坪召开紧急会议,分析情况,改变各路义军会攻长沙的计划,到浏阳文家市会合。9月19日,各路义军1500人在文家市集中,为保存实力,由毛泽东带领,向井冈山进军。
1706187662
1706187663 此时,蒋介石的婚礼正在上海的大华饭店进行。
1706187664
1706187665 当蒋介石得知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失败的消息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几个泥鳅狗子(农民)造反,终究翻不了天!在他看来,农民起义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最终都被官军打败,成不了气候。事实上,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和各小规模的起义,大都没有多长时间。因此,他主要考虑的是如何打好“二期北伐”这一仗。只是他没有预测到河沟的泥鳅真要成真龙。
1706187666
1706187667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都是靠江湖义气,有始无终,而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农民起义是由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的,有着无量的前途。蒋介石更没有想到,领导秋收起义的是在广州时期负责国民党宣传工作、文质彬彬的毛泽东,而且毛泽东会成为他的强劲对手。
1706187668
1706187669 由于蒋介石的失误,抑或说大意,中共红军抓住发展机遇,神速发展,在赣西南开拓了一片天地,使舵手毛泽东也看到了新中国的希望,为中国革命史书写了新的一页。
1706187670
1706187671 这便应了一位哲人的话,整个中国的近、现代史便是两位强人的较量。一方是蒋介石,一方是毛泽东。最后是东风压倒西风,毛泽东战胜蒋介石。
1706187672
1706187673 毛泽东之所以战胜蒋介石,不是别的,是因为他找到了通往井冈山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胜利之路。后来被蒋介石发现了,于是出现了五次的“围剿”与“反围剿”的智力游戏。
1706187674
1706187675 毛泽东用兵真如神,蒋介石泥沟里翻了船
1706187676
1706187677 中原大战以蒋介石的胜利告终。
[ 上一页 ]  [ :1.70618762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