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208370
1706208371
吴佩孚任两湖巡阅使、直鲁豫巡阅副使兼陆军第三师师长时,授予本军优秀射手的名誉奖章。
1706208372
1706208373
阋墙、煮豆,何敢言功?既经罢战议和,南北即属一家,并非寇仇外患,何须重兵防守?对外不能争主权,对内宁忍设防线?
1706208374
1706208375
所以,俺不干了!
1706208376
1706208377
老段气得直蹦:“秀才造反啦!”
1706208378
1706208379
其实朝野都明白,吴秀才这次抗命,不愿“阋墙、煮豆”是说给国人听的大道理,而大道理往往是遮蔽内心真实想法的幌子,谁都知道,吴佩孚是在报复老段没任命他为新一任湖南督军。谁打下的江山归谁坐,这是混乱年代起码的游戏规则嘛!老段没把吴佩孚放在眼里,安排了毫无寸功的陆军部次长傅良佐将军来任湘省督军,这才惹得秀才造了反。当然喽,想做封疆大吏的目的各有不同,有的人是为了大发横财,有的人则是为了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统治者每每不惮手下人贪财掠色,而是在乎部下是否有政治野心。
1706208380
1706208381
老段没将湘省畀吴氏,也有道理。傅良佐乃资格更老的军界高官,曾任袁世凯的总统府军事处处长、高等军事裁判处处长,袁死后任段内阁的陆军部次长,属段氏的“自己人”,其原籍就是湖南。若论资排辈,讲“以湘治湘”,凭和段总理的关系,吴佩孚肯定不如傅某人。虽说论功行赏吴氏留湘不无道理,然而,如让这位桀骜不驯且极富智慧的新锐将领掌控湖南并遥制西南各省,则曹锟所控制的地盘就会占据半个中国!哪个当政者,愿意某派军人势力过大?于是,犹豫再三,段祺瑞选择了得罪吴佩孚。
1706208382
1706208383
谁都知道,吴佩孚背后有晋升为直鲁豫巡阅使的曹锟的暗中支持。老曹把吴氏从营长、团长、旅长一直提拔成了师长,使他成为老曹的头号心腹,并一举跻身于军界巨头之列。正是有了吴氏的鼎力相助,曹锟为首的直系军人集团才迅速坐大,成为国内第一武装力量集团。
1706208384
1706208385
正当北京政府为吴的罢兵恼恨不已之际,湖南那边又传来吴氏的高调的“四不主义”:
1706208386
1706208387
不做督军,不住租界,不结交外国人,不举外债。
1706208388
1706208389
果然,他吴子玉一生没破此“四戒”。在那个纷纷借重洋人的时代,敢公然向国人做出这样承诺者,绝无仅有。
1706208390
1706208391
就在吴佩孚与北京政府大打通电战时,民国八年(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大学生们走上街头,强烈要求政府拒签出让我家乡青岛的《巴黎和约》,游行途中示威者捣毁并焚烧了被舆论认定为卖国官员者的私宅。政府认为,事情正在起变化,性质已经转化为对抗性的矛盾了。于是,军警们便逮捕了三十来个“暴徒”。不曾想,此举却于次日激起全国范围的抗议浪潮。
1706208392
1706208393
然而,呼吁拒签的是知识阶级和一般民众,而统治集团内部怕危及与西方列强的关系,大都主张忍辱接受这一条约。关键之时,远在南岳衡山之下的吴佩孚发言了,这个“言人所皆欲言,谏人所不敢谏”的区区师长,在湖南驻地公开越过好多级直接向大总统徐世昌发出通电,一纸电文搅扰了中国政坛上的死水。
1706208394
1706208395
5月9日,孚威将军的通电曰:
1706208396
1706208397
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谁无义愤?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仆后继,以草击钟,以卵投石。……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可有原!
1706208398
1706208399
数日后,他又致电南北双方将领,联名通电反对北京政府签约,此即轰动一时的“删电”(“删”为15日的代称,括号内为笔者注):
1706208400
1706208401
顷接京电,惊悉青岛主持签字噩耗,五衷摧裂,誓难承认!……某(吴及签名将领自称)等眷怀祖国,义愤填胸,痛禹甸之沉沦,悯华胄之奴隶。圣贤桑梓,染成异族腥膻;齐鲁封疆,遍来淫娃木屐。虽虺蛇已具吞象之野心,而南北尚知同仇以敌忾。与其一日纵敌,不若铤而走险;与其强制签字,贻羞万国,毋宁悉索敝赋,背城借一。军人卫国,责无旁贷,共作后盾,愿效前驱!
1706208402
1706208403
决不许出卖祖国的主权!不能让强敌将我出过圣贤的山东家乡(桑梓)当肉吃!身为山东籍的军人,我愿对日本背水一战!看看吧,这就是“五四”时期吴佩孚的政治态度。
1706208404
1706208405
那一场爱国运动的胜利,是知识阶级的胜利,也是爱国军人们的胜利。现在,人们说起那场全民族的思想解放运动,往往只顾赞扬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捎带着也夸夸蔡元培校长和他的那几位热血沸腾的同事们,若再多说几句,就是提提商界、工人等的罢市罢工,却唯独对军界的良好表现不置一辞。其实,运动一爆发,吴佩孚就站在潮头上,而他的同事们——那些手握重兵把守各地的督军、省长们,不管皖系还是直系,不管南军还是北军,也大都致电政府,措辞强硬地要求拒签“和约”。
1706208406
1706208407
在影响当政者决策国是方面,军界诸侯们的表态往往比北大学生们的游行和李大钊等教授们的演讲更有分量。不信?有案可稽,焦虑中的大总统徐世昌就曾叮嘱手下人:吴佩孚的态度不可不考虑。
1706208408
1706208409
民族大义当前,吴佩孚的开明与磊落赢得举国上下的喝彩,一时间他成为好多人眼中中国的希望。
1706208410
1706208411
享有一时盛誉的吴佩孚,在顶头上司曹锟的暗中支持下,不仅不听老段的话,反而主动找起总理的茬儿。当他得知北京政府不惜举外债以求“武力统一”的意图后,通电全国,嬉笑怒骂,令政府好不尴尬而读者莫不赏心悦目。
1706208412
1706208413
是嘛,本来就理直气壮,加上又有文化,所以政府的电文总说不过他。且看他抨击段祺瑞和拥戴老段的安福俱乐部(亦称安福党)的一个通电,真是令人叫绝:
1706208414
1706208415
全国之大,能否尽为一人所盘踞?
1706208416
1706208417
疆吏之多,能否尽为一党所居奇?
1706208418
1706208419
兆民之众,能否尽为一人所鞭笞?
[
上一页 ]
[ :1.7062083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