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237374
问:现在有没有什么现象是让您比较担心的?
1706237375
1706237376
草婴:比较担心的就是,现在的人比较浅薄。(盛天民问:还有呢?)呒没啥了。
1706237377
1706237378
盛天民:还有就是追求个人利益比较厉害,他以前讲起过。
1706237379
1706237380
草婴:唔唔,对咯。
1706237381
1706237382
问:女儿有作品在世博园里,阿要去看看啊?
1706237383
1706237384
盛天民:会的会的,等天气暖和一点,我要推他去的。
1706237385
1706237386
采于上海写于2010年5月
1706237387
1706237388
小女儿盛姗姗早年学国画,后赴美习油画,她以大型油画及玻璃雕塑闻名。世博园内,有一组她的大型室外玻璃装置《开放长城》。这组作品,曾在2009年威尼斯双年展上亮相。
1706237389
1706237390
1706237391
1706237392
1706237394
1706237395
那些说不出的慌张
1706237396
1706237397
2013年11月初,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拍摄者:姜晓明
1706237398
1706237399
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早年在天津从事绘画工作,后专职文学创作和民间文化研究,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小说和绘画作品。20世纪90年代起大力推动诸多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际民间艺术组织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等。
1706237400
1706237401
1706237402
1706237403
1706237404
那些说不出的慌张 冯骥才的财富
1706237405
1706237406
这院里有说不来的清香。风,一紧一慢送过来,仿佛埙的声气。常春藤爬满了暗格呢料子般粗朴的壁墙,老叶子开始舞蹈,打着旋落下,被阳光一照,透明的金黄,或赭红。扫落叶的阿姨停下扫把立在那里,一时竟看呆了。
1706237407
1706237408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周恺作品,一个试图在21世纪找回诗意的所在。院子里疏疏摆放着刻着“福海寿山”的明代白楼、独木舟、石雕、古墓碑饰、长江纤夫石,只有塘里的鱼儿是新的。楼里陈设着宋代石首、清代屏风、20世纪50年代初的星海钢琴、画家韩美林用金丝楠木做的雕花椅……多是拍卖行图册上寻不到的物件、冯骥才近40年的收藏。
1706237409
1706237410
有藏友讲故事:20多年前,天津沈阳道潘氏兄弟打晋中弄回一辆小姐坐马车,榉木,带篷,车身玲珑,车把车边包以白铜,上有簪花,或四季花卉,或故事传说。冯骥才听闻,立刻打电话给近处的朋友:不管什么价,按住,半小时就到。名人收货,卖家手辣,二人遂以一万五千元买下,轰动整条街。藏友问:若买错了怎么办?他笑道:有你的眼,有我的眼,怎么能错?就是错了,失手不失态嘛。现在,它也被请进了学院博物馆。
1706237411
1706237412
世人多半知道有个作家或政协委员冯骥才,只有到了天津地界上,走过五六个展厅、三四个博物馆,立在排排撂撂的实物与照相近前,方能初识此君。尤其是身高1米92、穿46码鞋、“七○后”刚刚开始、朋友称“大冯”的主人公玉树临风走进来,清清朗朗开口时。
1706237413
1706237414
1706237415
1706237416
1706237417
那些说不出的慌张 四驾马车
1706237418
1706237419
就是我现在干的这四件事儿:文学、绘画、民间文化保护,还有教育。我属马,不是四匹马拉一辆车,是一匹老马同时拉着四辆车。去年(2012年9月9日)我在北京办了一个挺大的展览,就叫“四驾马车”。它是怎么回事呢?
1706237420
1706237421
每年我过生日都是“两会”期间——我是1983年的政协委员,当了七届,本来该退,可还让我们当,老的就剩下韩美林和我了——每年我都悄悄地给我妈妈打个电话,她今年97岁了,给家里打个电话。(2011年)那天快散会了,忽然姜昆见我面跟我讲,哎大冯,明晚韩美林家过生日啊。哎,我说,姜昆你可别闹啊。我特别怕折腾别人,没意思,都是朋友,都那么忙。可不知怎么,大家都知道了。第二天,我爱人也来了。在美林家,我一看,好家伙那么多人,我特别不好意思。有些人来不了,送了花篮来。到8点来钟,宋祖英来了,她说大冯老师我有演出,完了去买了件礼物,来晚了。那一刻,我真是感动,就想着明年生日一定要跟朋友们有个交代,交代这70年我都干了些什么。
1706237422
1706237423
冯骥才16岁学画,师从严六符先生,规规矩矩从《芥子园画传》起步(他保存着民国时期上海中原书局印行的这本画传),习马远、夏圭这一路北宋画法;后投在惠孝同先生门下。惠先生也是大收藏家,宋元真迹像王诜的《渔村小雪图》、郭熙的《寒林图》、吕纪的《四喜图》都舍得拿出来,教他临摹,用的是日本的圆丝绢和明代方于鲁的墨。60年代初,他也跟随溥佐、张其翼两位先生学画过花鸟。
[
上一页 ]
[ :1.70623737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