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238439e+09
1706238439 像刚才你提到的严守一怎么会对经历复杂的伍月(均为电影《手机》中的人物)产生感情。如果是王志文写,他不会有伍月,会把她拿掉。但人物的合理性、结构上的衔接,都不是我确立的。既然编剧已经设定了这些,我要做的就是在阅读剧本的时候找到那个让人物关系合理的点——(第一次去伍月家)看到照片说,这是你奶奶?这是我妈。好了,所有的悲都出来了,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一切皆有可能。退一步,即使有时候我没能理解,但作为一个职业演员,我也必须让角色在那一刻煞有介事。
1706238440
1706238441 问:但严守一那样一个周全、缜密的人,有可能吗?
1706238442
1706238443 王志文:太有可能了。老虎伍兹在打球的时候也是缜密的,但他怎么可能出那么一档子事?(指2009年底因一次车祸牵引出十余位情妇的事件)这么大一天王,怎么会折在这件事上?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人是不可能在所有的方面都缜密、都滴水不漏的,这就是人性。这场戏以及后来严守一和伍月关系的走向都是很严守一的,他折就折在这地方,他想装自己,装成披着羊皮的狼,但他装不好,其实是披着狼皮的羊,因为他太“仁”了——严守一这个人物是从这儿出来的。所以后来刘震云也挺喜欢,他说,你真是把我当初写这个人物的意思做出来了。
1706238444
1706238445 问:拍《风声》的时候,周迅挺留意你的表演,她说你重拍的每一条都有小小的不同,是可以学习的。
1706238446
1706238447 王志文:她可能指表演的灵动吧。当年有老师说,Humphrey Bogart,就是《北非谍影》《卡萨布兰卡》那个男主角,拍十条都是一模一样的,是值得学习的。我说无论从物理还是生理的角度,他都做不到。人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没有两个时间是重合的——只能说明观者的感受力没到。表演是可以被复制的吗?能被复制的那是机器,不叫活生生地活着。
1706238448
1706238449 问:我这儿有一篇《实验、生活、表演》,1988年你的毕业论文,多少让外行体会一点儿表演系四年学了些什么。这儿:心理学、相对论、控制论、信息论……这叫科学文艺思潮——演戏也成一门科学了。
1706238450
1706238451 王志文:论文是你不写就没法毕业的这么一个东西。我是在截止日的前两天,把各种我看过的、没看过的理论书拿来,做了一个很玄乎的标题,通篇“以为这是表演”,其实这叫扯淡。千万别拿去读,它跟表演一点关系没有。
1706238452
1706238453 问:可这里头讲罗伯特·德尼罗怎么为演《愤怒的公牛》练了一年拳击、增肥52磅;田中角代为演好一老妇,拔去所有牙齿……“演员跟角色进行最大限度统一”等等,我以为是被你吸收了的。
1706238454
1706238455 王志文:世界万物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你找到合适的途径,它就变得煞有介事了。我有这样的本事,让毫无关联的东西放在一起变得仿佛、似乎像那么回事,于是,我就可以毕业了。而且,它还在《电影艺术》上发表了。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坚定了一个想法,就是表演不能扯淡。因为我觉得表演是不能够坐下来讨论或者说答辩的,它是一件做的事情,而不是说的事情。
1706238456
1706238457 电影院校可以让人了解电影史,提供观摩表演技法的机会,但我在大学四年里真正学到的东西全长在我的身体里,不在这几张纸上,不在任何文字里。罗伯特·德尼罗所做的那些,对于表演来说,是不值得交流的事儿。至于表演,不用谈,把《愤怒的公牛》拿来看就好了,你看到的、接收到的东西会比我提到的要丰富得多。
1706238458
1706238459 我为什么话这么少,因为我从事的这个职业在台词以外是不需要去说话、注解的,是要求人闭嘴的,这是我喜欢它的原因之一。但后来因为我在这个行业里做得不错,所以更多的人希望我说话,不断地说话——像刘翔,他的工作是跨栏,本来不需要张嘴,但是大家可能因为没有办法处理对他的那种喜欢,所以要求他张嘴——这就变成扯淡。但凡对他的职业有认识的人,都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很明确。
1706238460
1706238461 问:你认为表演是语言无法诠释、涵盖的?
1706238462
1706238463 王志文:对,语言(诠释)会破坏这个职业。平时朋友之间,最美妙的东西叫“不言”或者叫“尽在不言中”。我最心动的,就是一种叫“此时无声”的、要去感受的东西。但这个世界要求你不断去说,而语言在我看来,是最不着边际而又相当贫乏的。一说,它就直眉瞪眼往那儿去了,可我这个职业它不能直眉瞪眼往那儿去……
1706238464
1706238465 问:你对表演的理解和敬意超出我的预想。但这是我的吃饭家伙,咱们还得接着用语言说——不少导演讲,没你的戏你也在现场。
1706238466
1706238467 王志文:电影电视它是这么拍的,比方我俩对话,没有你也可以拍我,没有我也可以拍你。通常我不太能做到这个。拍你的时候,我会在边上坐着;也许你会不好意思,但我在和不在你的表演肯定不一样。拍我时,我也希望你在边上,需要知道你的反应。
1706238468
1706238469 有时候我想看某场戏他们是怎么拍的,没有我的那条线构成的是一个什么关系,做到什么程度,那我就知道我这边要怎样去表达、去对应——基于我对剧本的认识。
1706238470
1706238471 没有被摄入的不需要在场,我认为这是一个很错误的想法。电影是一个整体,每个人的表演是部分,需要融合在其中,所以需要对整个戏,对别人的表演有所了解。但现在拍戏都在找一个大概齐,说你太较真了。
1706238472
1706238473 为什么一个演员跟另一个演员不同,这是实际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差别。尽可能让你的环境变得真实,而不是省事。省了事,就把品质省掉了。
1706238474
1706238475 我也不是每天都在片场,根本不沾边的没必要了解。可能今天我有兴趣,去片场玩玩儿,看看特别欣赏的导演、摄影师是怎么工作的,自己演的时候没法欣赏。
1706238476
1706238477 问:我偶尔去片场,才发现观众看到的成品,跟演员一条条拍摄的,太不一样了。
1706238478
1706238479 王志文:是很不一样。这就是蒙太奇的力量。镜头给的顺序不同(不同的组接),出来的意义不一样。还有景别,是全景、带着关系给的,关系是放在什么焦点上的,那意义又不一样。还有镜头的运动——移动、推拉、固定,固定到什么程度,这都是导演要控制的。他的影像语言产生在他的蒙太奇里。普通人不会拍电影,但都能看,因为对影像都有本能,就像你不是厨师但你也会吃饭。我们说喜欢一个导演,就是他给出的蒙太奇符合你的口味。
1706238480
1706238481 问:没想过演而优则导?
1706238482
1706238483 王志文:那我会不堪重负。当导演又得看景,又得找演员,那我得疯了。演戏虽然也牵涉到跟别的部门合作,相对来说个人还是比较能控制的,你不会“不得不”。当导演,一个剧组几百号人围着你,你必须“不得不”,你得面对那些你不喜欢的东西。像老姜(姜文),他属于精力旺盛型的,他的思想能量他的精力都耗不完。我这点精力用于演戏,刚好打平。
1706238484
1706238485 问:有时候,看一些我们曾经喜欢的电影电视人的作品,感觉一蟹不如一蟹。
1706238486
1706238487 王志文:不要做这种比较,这样你会特别失望。七八年前吧,我也有过这样的失望,就是身边那些你曾经喜欢的、敬重的人,他……不进步了吧。其实不必在意,这就是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个人,不过沧海一粟,他涵盖不了电影电视;他不存在了,电影电视还存在,还得继续。
1706238488
[ 上一页 ]  [ :1.70623843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