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264212
在她最后的日子里,萨提亚几乎都是和同事们一起度过的。她为自己的离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并积极参与到临终前所有的准备工作和最终的决策之中。她会常常说起,希望自己能够活到125岁来完成所有她认为必要的工作。在与病魔进行了殊死搏斗之后,萨提亚的身体再也承受不了沉重的营养治疗方案了,她做出了一个艰难但是意愿明确的选择:放弃治疗,接受死亡。
1706264213
1706264214
她立下了遗嘱,将财产送给亲密的人,并带着优雅和尊严,等待死神的降临。在最后的日子里,萨提亚嘱咐学生们不要去称颂她个人,而是要守护她的信念和模式,并将之广为传播。她还让身边的人不要效仿她毫不关心自己的生活方式。她说:“我一直留意和照顾这里的每一个人,除了维吉尼亚。”
1706264215
1706264216
就在即将溘然长逝之前,萨提亚这样写道:
1706264217
1706264218
1988年九月五日,星期天
1706264219
1706264220
致我所有的朋友、同事和家人:
1706264221
1706264222
我把爱送给你们。也请你们继续支持我走向通往新生活的道路。
1706264223
1706264224
除此以外,我没有别的方式来表达我对你们的感谢。你们曾经在我的爱的滋长过程当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1706264225
1706264226
最终,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和充实,所以我会带着巨大的感激之情离开。
1706264227
1706264228
——维吉尼亚
1706264229
1706264230
1988年9月10日16时50分,萨提亚在自己家中安详而又舒适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1706264231
1706264232
由于她在心理治疗领域的卓越成就,萨提亚的两所母校——威斯康星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曾分别授予她荣誉博士学位及“人类杰出贡献”金质奖章。同时,她也被美国著名的《人类行为杂志》誉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一生致力于探索人与人之间,以及人的天性上的各种问题。她在家庭治疗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备受从业人员的尊崇与重视。直到去世之前,萨提亚一直致力于将心理学中丰富而实用的观念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大众。
1706264233
1706264234
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派别不胜枚举、各有其妙,自然有集各派之所长而用之者,但真正千古留名的,恰恰是那些用心钻研一种疗法并将其发扬光大的伟大学者。
1706264235
1706264236
以人为本的大师
1706264237
1706264238
萨提亚之所以受到同行的尊崇,其中一个原因,是她有一套既异于传统疗法又相当完整的理论,但更重要的,是她那深具个人魅力的实务运作方法。从她曾担任美国人本心理学会会长一职,可以知道她是个典型的人本主义者,凡事皆以人为本位,以人为关怀。她认为个人都是独特的,不可以复制的,原本就应以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她也表示,真正的人本主义者所着重的是“你和我”,而不是“你或我”;关心的是“我们”,而不是“我”,否则便沦为自私自利了。萨提亚所做的,都是提醒人们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相信生命在任何时候都是可以改变的,希望每个人都能以更好的方式生存于世上。
1706264239
1706264240
在萨提亚系统性的方法中,“对过程的关注可以带来改变”,这常常被认为是萨提亚最重大的治疗贡献。她不仅相信改变是有可能的,而且还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来促成改变的实现。她是第一个在心理治疗中阐释改变是如何产生的大师。
1706264241
1706264242
因这种以人为本位、以人为关怀的信念,她在进行家庭治疗的过程中发展出许多特别的活动,例如家庭雕塑、影响轮、团体测温,以及用一条白色绳索展现出的家庭关系图,显示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心理脐带关系。这些活动均灵活地融合了行为改变、心理剧、来访者中心等各派心理治疗技巧。这也表明萨提亚并不抱持强烈的本位色彩,她尊重并实际运用各种不同取向的治疗方法,兼容并蓄。这些方法和手段都是为了帮助人们变得更加表里一致,具有更高的自尊,更加完善,并且能够承担更多的个人责任。在一个又一个案例中,萨提亚看到了人们所拥有的心理弹性和巨大能力来作出改变,能够从功能不良的应对模式转变为完善的、表里一致的生存和互动方式。
1706264243
1706264244
萨提亚鼓励治疗师在“作为具有平等价值的人类”这一基础上与来访者接触和沟通。她说,这种做法同时赋予双方以权利,并增加每个人的内心力量。同时,萨提亚也要求治疗师作出表里一致的沟通方式的示范,这样才能在具有深刻意义的程度上给予来访者力量。萨提亚的心理治疗方法,其最大特点是着重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沟通方式以及帮助人活得更加“人性化”,而不仅仅是追求改变行为或消除“症状”,其最终目标是个人达致“身心整合,内外一致”。
1706264245
1706264246
就像罗杰斯、马斯洛等革新者一样,萨提亚发展并深化了一种看待人的方式,将人看作是拥有巨大潜能,可以将自身的内部资源、自尊以及生存和行动的选择权最大化的生物个体。怀有一颗以人为本的仁爱之心,是她作为心理咨询大师之根本的特质。
1706264247
1706264248
一切源于生活
1706264249
1706264250
萨提亚模式中最著名的一些概念,例如自尊、“冰山”比喻、表里一致等都来源于她的生活或者治疗经历。而她追求美好家庭生活的经历,也给了她理解个人与家庭之关系的契机。
1706264251
1706264252
经验是理论的导师
1706264253
1706264254
早在遇见精神分裂症少女之前,萨提亚已经学会从生活中总结经验。在萨提亚模式中,自我价值,即自尊是很重要的概念。萨提亚认为,自尊是头脑中形成的自我概念,通过人们的行为表现出来。萨提亚阐述自我价值的方式就来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
1706264255
1706264256
萨提亚还在从事社会工作的时候,有一天,有一家人来到她的办公室,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想尽办法向其他成员表述自己的想法,但效果总是不好。萨提亚想起了一只黑色铁罐,就给他们讲了这个“铁罐”的故事。
1706264257
1706264258
在萨提亚童年时,家里的后门廊上放着一只很大的黑色铁罐,罐子有三条腿,圆圆的很可爱的那种。这只罐子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装着母亲用来做肥皂的肥皂水。每到夏天打鼓队来的时候,罐子里就装满了炖菜。其他时候,萨提亚的父亲会用它来积攒肥料,给花施肥。渐渐地,家人就称它为“三用铁罐”。谁要是想用罐子就要先考虑两个问题:一是现在罐子里装着什么?二是罐子满到什么程度?
1706264259
1706264260
听完之后,这一家人就讲起自己的“罐子”来,这罐子或是盛着自信,或是装着罪恶感、羞耻感甚至是自我否定。后来,这家人告诉萨提亚,这个罐子的比喻对他们帮助很大。不久之后,这个简单的代名词使好多人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感觉,而在此之前这似乎是件很难的事情。某个家庭成员可能会说:“我的罐子很空。”这就是在告诉其他人他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了,他感到疲倦、无聊、有挫败感,尤其觉得自己不受欢迎。这可能意味着他一直都不够自信,他对一切都只能被动地接受,而不敢有任何抱怨。有了这个“罐子”的比喻之后,人们觉得表达自己和被人理解都不是那么难了。突然间,他们会觉得自己可以摆脱文化禁忌的限制,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每个人都有对自己的自我价值的感觉,或强或弱,因人而异。和萨提亚家中的那个“罐子”问题一样,我们也要问一问自己:现在我的自我价值是强还是弱呢?是什么程度的呢?
1706264261
[
上一页 ]
[ :1.70626421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