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347180
(E.P.汤普森1966:817)
1706347181
1706347182
1832年的改革法案让年资产征税估值超过10英镑的中产阶级成员拥有选举权,因而化解了革命的趋势。尽管议员席位从人口稀少的选区再分配给新兴的工业城市,新增了80万个选举人,但还是不够。扩大选举权,以此打破土地主对政府政策的政治操控的斗争还是失败了。
1706347183
1706347184
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共有的激进主义在第一个改革法案的问题上分裂。它通过财产界定使原则问题政治化,阶级差别强化了:
1706347185
1706347186
比英国历史上此前或此后的任何时期更明显,比任何其他国家更突出,参与国家的政治体制的资格完全依据于是否拥有产业以及是否拥有固定收入。
1706347187
1706347188
(D.汤普森1984:5)
1706347189
1706347190
1832年之前“人民”还是一个包罗所有人的术语,1832年之后“人民”成为“劳工阶层”的同义词(加德恩1986;斯特德曼·琼斯1983)。在这个过程中,工人阶级开始类聚。在贫穷劳工分化的过程中,1834年的济贫法意义同样重要,该法案“使他们不属于救济对象,并区别于贫民”(波拉尼1944:166)。反济贫法的暴乱在19世纪40年代此起彼伏,部分由于“爱尔兰联盟和宪章派的公开关系”,宪章派的集会上更是充斥了革命的语言(D.汤普森1984:323)。
1706347191
1706347192
公用地上的群众示威、革命象征符号的出现、向议会提交请愿书的庞大的游行队伍,所有这一切于1848年4月在泰晤士河南的克宁顿公用地举行的宪章派集会上得到集中体现。宪章派中主张“武力”斗争的人将这次集会视为一次武装暴动的聚焦点。如此预想的集会引起了巨大的恐慌,维多利亚女王转移到了更安全的怀特岛,同时威灵顿公爵指挥精兵强将集结伦敦。
1706347193
1706347194
把这次集会视为英国卷进横扫欧洲的革命狂热之中的重要时刻——这一预想实际上失败了。大约只有2万宪章运动成员参加了集会,当局不准他们进入伦敦市区。费格斯·奥康纳和其他宪章运动的领袖向下议院递交了请愿书(据称有525万人签名),但是在奥康纳发表演讲之前,一个委员会以伪造签名为由否决了请愿书。改革和革命都没有实现。那些希望有威胁作用的示威者自己也遭到威胁。排他性的政治程序依然如故,各类宪章运动者被限制在自己的社会和政治位置上。
1706347195
1706347196
乡村神话
1706347197
1706347198
从19世纪20年代起,中产阶级“视宁静的农田为民族身份的代名词”(海明威1992:298)的观点开始出现,这一观点是对日益汹涌的分裂潜流和范围深广的社会动荡的各种表现的反拨。风景再现转向东南地区良田平阔村舍俨然的低地风景。低地风景与如画风景或山区和废墟构成的浪漫高地风景形成鲜明的对照,这里尚在乡村黄金时代:各种社会秩序和谐共存,人们怡然自得。乡村英格兰的神话在于一种双重感:乡村是和谐之地,英格兰依然是一个乡村之国——苍翠愉悦之地。
1706347199
1706347200
大量的油画和文学作品表现了这种神话般的记忆,兜售给贵族精英和活跃在新兴的城市制造业、贸易和商店行业中的“中产阶层”。怀旧之情对非城市化过去的记忆进行过滤,留下一种与农业劳动者严酷的现实严重不符的神话。在神话制造的过程中,农业资本主义的非道德/道德经济的深层的政治特性被遗忘或者遮蔽掉了,而城市化也被完全过滤掉了。19世纪20年代由伦敦艺匠合作与经济协会提供给“贵族和绅士”的商品目录中有“透明风景百叶窗”,这无意中倒成了乡村神话的表记(汤普森1966:789)。
1706347201
1706347202
吊诡的是,乡村的神话/乡村人的神话正在为城市中产阶级建构出来,而中产阶级中的大多数人(如果不是全部)不是在乡村长大,就是在离乡村只有一步之遥的小城镇成长。神话制造和遗忘是自我强化性的。神话记忆延伸到何种深度的一个标志是“和蔼的贵族与愉快的农民密切交往”的语言,《帕码街公报》[89]就用这种语言来报道19世纪60年代的休闲活动。这一现象被解释为
1706347203
1706347204
是中产阶级趋合有教养的乡绅价值观的一种尝试,而这一尝试本身就是一种深深弃绝城市的工业文明、希望逃回到更为单纯的恩庇社会的症状。
1706347205
1706347206
(坎宁安1980:120)
1706347207
1706347208
“欢乐英格兰”的运动和娱乐方式日渐复苏,欣欣向荣,如射箭比赛、丰收晚宴(后被国教教会改造成宗教性的丰收节日)、五月节及灯心草节[90]。这些又被小说和油画进一步再现或误传(mis/represent)出来,广为传播。在这些作品里,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风景和与风景相关的活动烙上了天真、安全和宁静的印记——这些风景和活动被定位于过去,象征着“失落的身份、失落的关系和失落的确定性”(威廉斯1973:139)。在现实世界,古老的路权、新兴制造业城镇及其周边乡村的开放空间和许多残留的公用地正在失落。
1706347209
1706347210
东南地区作为英格兰之象征正被建构出来,用于缓解维多利亚社会的焦虑,与此同时,进入休闲公共空间的需求集中在西北部高地和伦敦周边几处残留的公用地。风景保护者所作所为本质上是反城市的,考虑到工业和制造业城市的现状,他们的立场显得既非缺乏根据,也非荒诞不经(洛厄1989)。鉴于20世纪号称世界强国的英国失去了帝国和地位,全国陷入近乎致命的怀旧之中,这种反城市化、反现代化的英国幻想更加普遍(霍西金斯1955;豪金斯1986;麦特李斯1993;米勒1995a;维纳1981)。
1706347211
1706347212
乡村因其明显的生态重要性受到关注,它开始被视为一种市容(urban amenity),其动态发展可见于许多地方和不同时期(钦和克里德1997)。此外,而且更重要的是,在19世纪末期的英格兰,开发城市周边的庄园公用地的时机已经成熟。因为可以论证说没有人还在公用地放牧或拾柴,这就使人认为开发公用地顺理成章,不会导致困境。于是,根据750年前的《默顿法案》,庄园主们通过颁发新的誊本地产保有权,侵犯了公众进入公用地的世袭权利。这些公用地要么高价卖给开发商,要么通过非法操纵,由庄园不动产法庭直接判给贵族,用于农业或房屋开发。很自然,站在城市居民的角度来看,开发公用地使他们陷入困境,失去了相对来说距离他们较近的休闲空间。
1706347213
1706347214
开发公用地引起的冲突加剧了早已存在的私有财产与国家资产及需求之间的紧张局势。1887年提交给上议院(而不是众议院)的《誊本保有法》,要求不经土地委员会(农业部的前身)同意,不得颁发新的誊本地产保有权。而另一份提交给上议院的议案后来成为《公用地修订法案》(1893)要求农业部“必须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圈地有利于公众”,这等于取消了《默顿法案》(埃弗斯利1910:211),确认公众利益优先于公用地私有化所带来的利润。
1706347215
1706347216
当涉及到古代文物时,私有产权与国家利益也会发生碰撞。这些文物不再只具有古董的价值,而已成为如画风景中的构成元素,为风景增添些许古意。现在,根据约翰·卢伯克(1834—1913)的提议,这些文物要被正式列入国家财产之内。卢伯克,自由党议员,其家族中不乏知识分子、银行家和土地贵族(库克里克1991;斯托京1987;范库伦1982)。卢伯克在1849年当选为英国科学研究所成员,1855年当选为地质学会会员,1856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64年他荣任民族志学会主席,1871—1873年担任人类学研究所的首任主席。
1706347217
1706347218
卢伯克因提倡给学童和工人进行科学教育而闻名全国。他还主张缩短工时,让“新兴的有闲的、刚获得选举权的工匠和中下层阶级”(库克里克1991:108)享有法定休假日。1900年被封为贵族时,“他选择了埃夫伯里爵士的名衔。埃夫伯里是一个史前废墟,卢伯克研究过那里的巨石阵,后来他又买下这片废墟以免它会遭到新建筑的破坏(斯托京1987:151)。[91]卢伯克支持的《古代遗迹保护法案》(1882)确立了第一份官方列表,列出受保护的英国考古遗址。不出所料,该法案由于侵犯了所有权而受到猛烈抨击。
1706347219
1706347220
1882年,卢伯克把罗斯金带到埃夫伯里。他的日记有这条记载:“罗斯金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他完全被迷住了”(引自哈钦森1914第一卷:188)。实际上,18世纪20年代出土的文物如埃夫伯里和索尔伯里山的巨石圈已燃起了人们对考古的浪漫热情。第一部《古代遗迹法案》启动了一个进程:创造出颇有争议的风景区考古场所——因为一旦这些地方为了“国家”而被保护起来,公众就会想去参观这些地方![92]
1706347221
1706347222
定位峰区
1706347223
1706347224
峰区北部是粗砂岩的高沼地,南部是石灰岩的高地丘峦山谷(牧场)。石炭纪石灰岩和磨石粗砂岩系的砂岩和页岩(大约2亿年前,上古生代晚期)的褶皱、断层及隆起运动,造就出纵贯南北的背斜(褶皱)地貌。上亿年的侵蚀和风化产生了一片平坦的高原,称为峰区高地。最著名的山峰之一金德斯考特属于残留的前白垩(纪)表层,是峰区最高峰,它的峰顶曾经一度被掩埋,后来又在5千万年前显现出来。粗砂岩褶皱久经侵蚀切割,形成一片高原,有些地方是悬崖绝壁,在此可以纵览全景(斯莫尔1990;特鲁曼1971)。这些览胜地点的进入权问题就成为争议的焦点。
1706347225
1706347226
位于奔宁高地南端,湖区南面约90英里处,约200平方英里的峰区,它的周边是一些数得上名的制造业城镇。哈利法克斯、哈德斯菲尔德、巴恩斯利、谢菲尔德、切斯特菲尔德、德比、斯托克、里克、麦克尔斯菲尔德、斯托克波特、曼彻斯特、奥海姆以及罗奇代尔,这些城镇紧紧环绕着峰区。离它们稍远的则是另一个城镇圈:考文垂、伯明翰、伍尔弗汉普顿、利物浦、普雷斯顿、布拉德福、唐克斯特、诺丁汉和莱斯特。
1706347227
1706347228
在许多这样的城镇中,“教堂和国家的传统权威是弱小的”(汤普森1984:6)。这些城镇是宪章派群众示威之地,是因《济贫法》和工业改革而起的骚乱之地,是乡镇政府和市政府改革实施之地,也是抵制对工会的镇压的中心。要考察进入峰区的斗争,可以通过文化和政治的联合方式,把斗争置于各种对抗性的社会关系之中进行研究。
1706347229
[
上一页 ]
[ :1.7063471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