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403576
[22]卡拉维亚斯,《阿萨尼亚》,第243页。
1706403577
1706403578
[23]因达莱西奥·普列托,《风中话语》,第140页。
1706403579
1706403580
[24]读者应当记得阿萨尼亚对离开西班牙的大批“著名甚至地位显赫的共和派人士”的指责,他还声称,他把他们从无名小卒提拔起来,使他们成为“议员、部长、大使、副部长,等等,等等”。决定离开西班牙的阿萨尼亚派著名人士之一是曾任希拉尔政府外交部长的奥古斯托·巴尔西亚(见马里亚诺·安索《我是内格林的内阁部长》,第158页)。至于那些共和派议员,特蕾莎·帕米埃斯在一九七五年写道:“今天[翻阅]《西班牙议会记事》,我们可以查证一九三六年二月十六日当选之议员的缺席和背叛。除了右派议员的正常缺席之外,肯定还有消极、胆怯、失去信心和受到伤害的共和派议员缺席。在共和国议会被迫离开马德里迁往巴伦西亚之后,它不再反映[当初]构成它的那些政治力量的意愿。”(特蕾莎·帕米埃斯,《一个名叫多洛蕾丝·伊巴露丽的西班牙人》,第81—82页)另外,阿萨尼亚的私人朋友和姻兄弟西普里亚诺·里瓦斯—切里弗证明:“共和派中途抛弃阿萨尼亚以及与他同在的共和国使[阿萨尼亚]伤心之至,这也大大增强了叛乱者用以证明其反叛正当的那个论点的合理性,即,政府无力对抗蛊惑人心的无政府主义革命。叛乱者声称,由于这个政权,这种革命已经发生,他们起义针对的正是这个政权的合法性。”(里瓦斯—切里弗,《不为人知的肖像》,第226—227页)
1706403581
1706403582
[25]弗兰克·塞德威克,《曼努埃尔·阿萨尼亚的悲剧与西班牙共和国的命运》,第174—175页。关于离开西班牙的某些著名知识分子的更多信息,见里卡多·德拉·谢尔瓦《西班牙现代通史,1800—1974》,第428页。
1706403583
1706403584
[26]《阿萨尼亚文集》,第三卷,第xxxiii页。
1706403585
1706403586
[27]胡利奥·阿尔瓦雷斯·德尔巴约,《自由之战》,第214页。
1706403587
1706403588
[28]拉尔戈·卡瓦列罗,《我的回忆》,第187页。
1706403589
1706403590
[29]伊格纳西奥·伊达尔戈·德·西斯内罗斯,《回忆录二:共和国与西班牙内战》,第457页。
1706403591
1706403592
[30]米格尔·毛拉,《阿方索十三世是这样垮台的》,第167页;另见第230页。与阿萨尼亚的担心有关的更多信息,见埃内斯特·乌迪纳《何塞·塔拉德利亚斯:忠诚的冒险》,第210—211页。
1706403593
1706403594
[31]里瓦斯—切里弗,《不为人知的肖像》,第161—162页。
1706403595
1706403596
[32]安索,《我是内格林的内阁部长》,第154—155页。
1706403597
1706403598
[33]桑切斯—阿尔沃诺斯,《政治轶事》,第226—227页。
1706403599
1706403600
[34]奥索里奥准确的说法(根据里瓦斯—切里弗《不为人知的肖像》,第261页)是:“他甚至跟我谈到了辞职。我对他说了我必须对他说的话。”
1706403601
1706403602
[35]塞德威克,《曼努埃尔·阿萨尼亚的悲剧与西班牙共和国的命运》,第169页。
1706403603
1706403604
[36]这封信的法语——外交语言——全文见萨尔瓦多·德·马达里亚加《西班牙现代史》,第672—674页。不过,最初它是以英语发表的,内战结束不久,与首尾两页复印件一起出现在一九三九年六月四日《纽约时报》刊登的一篇路易斯·阿拉基斯塔因的文章里。这封信的俄语原文与西班牙语译文一起被收入西班牙共产党的官方内战史《西班牙内战与革命,1936—1939》,第二卷,第100—102页。着重体是我加的。
1706403605
1706403606
[37]阿马罗·德尔·罗萨尔,《西班牙劳动者总工会史,1901—1939》,第629页。
1706403607
1706403608
[38]这封信(法语)的影印件,见《西班牙内战与革命》,第二卷,第102与103页之间。
1706403609
1706403610
[39]见曼努埃尔·阿萨尼亚的《西班牙内战》,第33页。演说发表于一九三七年一月二十一日。
1706403611
1706403612
1706403613
1706403614
1706403616
西班牙内战:革命与反革命 第十六章[168] 错综复杂的东西方外交斗争中的西班牙
1706403617
1706403618
斯大林肯定看到了继续承认西班牙政府为合法政权的巨大好处。他知道,只要英法两国承认它是合法政权,那就不仅可以将德意两国干涉的问题提交国际联盟审议,而且可以要求按照普遍接受的国际法准则,在发生反对合法政府的叛乱的情况下,允许合法政府在国际市场上自由购买武器。此外他还知道,如果英法两国打算放弃其中立政策的话,希特勒一九二五年在《我的奋斗》中所预言的德国在中欧和东欧的野心——“[我们]把目光瞄准东方的国家[并且]主要考虑俄国以及附庸于它的那些邻国”——有可能暂时受到遏制从而推迟对苏联的可怕进攻。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三日,英国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与苏联驻伦敦大使伊万·迈斯基举行了一次会谈,会谈之后,艾登写信告诉英国驻莫斯科大使奇尔斯顿子爵,苏联政府确信,如果佛朗哥将军获胜的话,“德国和意大利受到的鼓励将使发动下一次侵略的日子更加逼近——这一次也许是侵犯中欧或东欧。那是苏联不惜一切代价希望避免出现的事态,这就是苏联希望西班牙政府赢得这场内战的主要原因”。[1]
1706403619
1706403620
此外,这种认识肯定已经进入斯大林的战略考虑:由于德意两国的干涉,西班牙内战对法国的南部边境和英法两国在地中海的利益形成了某种潜在的威胁,因此,它可能发展成为一场大规模的西欧战争,在交战双方打到各自的元气耗尽之前,他实际上可以袖手旁观,结果,苏联将因这场战争脱颖而出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
1706403621
1706403622
一九二五年斯大林已经阐明了他在一场全面战争肆虐欧洲时的战略。他在苏共中央委员会的一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时宣称:“如果战争爆发[169]的话,我们不应袖手旁观。我们必须参战,但是,我们应当最后一个参战。我们参战为的是对战局施加决定性影响,决定战争结果的影响。”[2]一九四七年,这篇讲话首次对外公布。
1706403623
1706403624
据三十年代德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参赞古斯塔夫·希尔格说:“克里姆林宫一直坚信,资本主义列强之间总有一天会爆发战争。如果苏联能够置身于这样一场战争之外,它就可以期待坐收巨大的渔人之利,因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实力将因战争而削弱,力量的平衡将发生有利于苏俄的变化。……此外,在斯大林看来,与希特勒缔结一项互不侵犯条约意味着排除了德国进攻苏联的危险。从一九三三年[希特勒上台]以来,这种危险像噩梦一般困扰着苏联政府和民众。……因此,他希望得到宝贵的时间加速推进苏联的军备计划。同时他将关注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在某个适当的时候,在交战各国元气大伤以后,他就可以利用苏联的力量影响世界政治的格局。”[3]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皇家国际事务学会研究室主任阿诺德·J.汤因比在《一九三六年国际事务概览》一书中写道:“如果迟早将与德国发生另一场战争,它显然是为了苏联的利益,因为战争将由一场争端引发,在这场争端中,西方列强根本不考虑可能将苏联首先推进战争的问题。”
1706403625
[
上一页 ]
[ :1.70640357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