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405748
1706405749
[19]米哈伊尔·科利佐夫,《西班牙日记》,载一九三八年四月号《新世界》,第123—124页。
1706405750
1706405751
[20]因达莱西奥·普列托,《我的一生》,第324—325页;苏加萨戈伊蒂亚,《西班牙内战史》,第162页;《西班牙内战与革命,1936—1939》,第二卷,第141—142页。
1706405752
1706405753
[21]引自《西班牙内战与革命》,第二卷,第161页。
1706405754
1706405755
[22]引自《西班牙内战与革命》,第二卷,第161页。
1706405756
1706405757
[23]一九三六年十一月八日《人民战士报》。
1706405758
1706405759
[24]皮埃尔·布鲁埃和埃米尔·特米姆,《革命与西班牙内战》,第213页。
1706405760
1706405761
[25]安东尼奥·洛佩斯·费尔南德斯,《保卫马德里》,第88页。
1706405762
1706405763
[26]比森特·罗霍,《这就是马德里保卫战》,第48页。罗霍论述了如果没有及早发现这个错误可能发生的事情。另请参阅科登在《历程》中对这件事的有趣的描述,见第178—179页。
1706405764
1706405765
[27]罗霍,《这就是马德里保卫战》,第48页。
1706405766
1706405767
[28]关于命令的全文,见罗霍《这就是马德里保卫战》,第247页;另请参阅《西班牙内战与革命》,第二卷,第148—149页。罗霍分析了命令中的某些自相矛盾之处(见《这就是马德里保卫战》,第47—48页)。
1706405768
1706405769
[29]对中部前线混乱无序状况的一些看法,见罗霍《这就是马德里保卫战》,第23—24和36—37页;另请参阅比森特·罗霍《英勇的西班牙》,第47—51页。
1706405770
1706405771
[30]苏加萨戈伊蒂亚,《西班牙内战史》,第181页。
1706405772
1706405773
[31]罗霍,《英勇的西班牙》,第47页。
1706405774
1706405775
[32]苏加萨戈伊蒂亚,《西班牙内战史》,第181页。另请参阅(米亚哈将军的副官)洛佩斯·费尔南德斯《保卫马德里》,第83—84页。
1706405776
1706405777
[33]关于波萨斯将军对这件事情的描述,见我所整理的一九三九年在墨西哥采访他的速记记录(现存胡佛研究所)。
1706405778
1706405779
1706405780
1706405781
1706405783
西班牙内战:革命与反革命 第三十章[286] 保卫马德里、保卫马德里委员会和国际纵队,米亚哈、罗霍和克莱贝尔
1706405784
1706405785
被政府撒手不管的何塞·米亚哈将军做了让人不难理解的事:他同意帮助共产党及其控制的第五团,[1]因为这是中部战区组织最好、最守纪律的部队。据米哈伊尔·科利佐夫说,第五团迅速通知米亚哈将军,“不仅它的部队、后备队和武器弹药,而且它的所有参谋人员以及它的指挥官和政治委员”均由他来部署调遣。[2]
1706405786
1706405787
尽管马德里的保卫者总体上缺乏武器和组织,但是,与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对手相比,民兵有一个巨大的心理优势。坚守着市郊卡拉万切尔工人居住区的五一营的共产党人营长维克托·德·弗鲁图斯回忆说:
1706405788
1706405789
我们的民兵战士比此前四个月的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地感觉到,他们正在保卫他们自己的东西。显然,紧靠自己的家园使他们意识到,他们已经无路可退。他们仿佛……是在自己的家门后面进行抵抗……他们知道,这是他们拯救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财产以及自己所爱的人的最后机会。……同时,一个可怕的障碍摆在敌人面前:他们必须逐门逐户地攻克马德里。每一道门都是街垒,每一扇窗户都是守城者投出自制手榴弹的胸墙。不错,是简单原始的手榴弹,但是威力足以杀伤敌军的一个巡逻兵。街道是进入马德里的必经之路。……不经过街道敌军就不可能占领首都。结果,前进,他们必须面对一支民兵大军,它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使通过军事训练学到的所有战术不值一提。屋顶上设有观察哨。……这使我们可以及时采取防御措施。……[287]许多人认为,敌军没有向马德里的中心推进是因为他们没有决定这样做。我可以明确地说,由于前面提到的那些感情因素,在我们的民兵战士中出现的某种当时不为人们所知的心理奇迹才是敌军没有攻克马德里的原因。”[3]
1706405790
1706405791
在社会党和共产党的民兵战士中,第五团第一政委卡洛斯·孔特雷拉斯(维托里奥·维达利)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人物。亲身参加了田园之家战斗的共产党员阿尔瓦罗·梅嫩德斯称之为保卫马德里的“政治灵魂”。被人叫作“指挥官卡洛斯”的他疯狂地一个地方接一个地方跑来跑去,圆睁着因缺乏睡眠而浮肿的双眼鼓励战士们坚守阵地。“宁愿为捍卫我们的家园和‘荣誉’而战死,”他宣称,“也不要面壁而立被枪毙。”他保证,国际纵队正在赶来保卫受到威胁的首都。[4]
1706405792
1706405793
英国作家文森特·布罗姆对这一历史事件作了如下描述:
1706405794
1706405795
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七日打响的马德里之战在武器匮乏、组织混乱但人数众多的马德里人与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由大约两万个摩洛哥人和军团士兵组成的军队之间展开。马德里人得到一些苏联坦克和飞机的支援,而佛朗哥的军队则得到德国和意大利人员装备的补充。……
1706405796
1706405797
十一月七日破晓时分,天色灰暗,视野朦胧,马德里这座古城立即听到了以前没有听到过的大炮轰击的隆隆炮声……不过,让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当炮弹爆炸、房屋倒塌、男女老幼被埋在瓦砾下面、大片薄雾般的烟尘像幽灵似的升起在城市上空时,几乎根本看不到任何惊慌失措的场面。城市里的宣传人员有效地开展了宣传工作。激情四射的演说,富有感染力的小册子,广播里让人跃跃欲试的鼓动以及一些充满振奋人心的意象的诗歌在马德里造成了一种气氛,在那里,英雄主义在那些最让人意想不到的人们身上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各行各业的工人响应广播里的号召报名参军奔赴前线,一些人手无寸铁,但是他们痴迷地等待接过死伤人员的武器。妇女和儿童从早到晚修筑街垒,一群妇女提出要求并开始组建一个女兵战斗营。……
[
上一页 ]
[ :1.70640574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