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442950
1706442951
⑫ 或许最好在这第二部分重提一下在第一部分说过的事:“海军将领”(admiral)这个词,在很多欧洲语言中变化不大,它来自诺曼西西里,源自阿拉伯词语“Emir”(埃米尔),尤其是来自它的合成形式“Emir-al-babr”(海上统治者)。
1706442952
1706442953
1706442954
1706442955
⑬ 伊本·祖拜尔写作于罗杰的孙子好人威廉的统治时期。对虔诚的穆斯林来说,所有基督徒都算多神教徒。作为三位一体的信仰者,他们还能是什么呢?
1706442956
1706442957
1706442958
1706442959
⑭ The Mosaics of Norman Sicily.
1706442960
1706442961
1706442962
1706442963
⑮ 另外唯一的一幅传至今天的肖像——除非我们算上王宫礼拜堂中的复活节烛台上的人像——在巴里的圣尼古拉教堂的珐琅饰板上。饰板表现了罗杰被圣尼古拉加冕的场景,这可能是教堂以前的一种说法的原型,这种说法声称,罗杰加冕于这座教堂,而不是在巴勒莫。(据说罗杰接受加冕时戴的王冠也略带骄傲地在这里展示,但它是个铜和铁做的大金属圈,更适合箍在大桶上,而不是戴在人头上。)不适合在这里探讨这块饰板的来源,关于这一问题,博陶(Bertaux)写过一篇有趣的文章,我已经列在参考文献里了。这幅肖像可能源于真实生活,却更像另一幅如今已遗失的作品的复制品。它的基本特征似乎与马尔托拉纳教堂的马赛克镶嵌画是一样的。
1706442964
1706442965
1706442966
1706442967
⑯ 意大利语“dogana”一词就是源自这里,再通过意大利语形成法语的“douane”。
1706442968
1706442969
1706442970
1706442971
⑰ 按照那个时代的标准,英格兰的亨利一世被公认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这一事实足以为他赢得“贤明者”(Beauclerk)的绰号。但是亨利并没有像罗杰一样努力在身边造就一个有教养的宫廷。
1706442972
1706442973
1706442974
1706442975
⑱ 就我所知,此书现在没有英语译本,有一部法语译本,已经列在本书的参考文献中。
1706442976
1706442977
1706442978
1706442979
⑲ 正如法语译文所说:“il entre aussitôt en érection d’une manière inaccoutumée”——无论它可能是什么意思。
1706442980
1706442981
1706442982
1706442983
1706442985
王国,1130-1194(西西里的诺曼王朝Ⅱ) 6 王国的敌人
1706442986
1706442987
我们已经夺取了防御工事,也就是说城市中最坚固的塔楼和宫殿尽在掌握之中。这座城市和这位西西里人、教皇一起,准备抵御您的权威……因此我们祈求您立刻前来……教皇已经把他的权杖、戒指、法衣、牧冠和凉鞋都委托给了这位西西里人……这位西西里人用他的大量金钱来伤害您和罗马帝国——而按照上帝的垂怜,它是您的。
1706442988
1706442989
——霍恩施陶芬的康拉德致约翰二世·科穆宁的书信①
1706442990
1706442991
1143年9月24日,教皇英诺森二世在罗马去世。他被埋葬在拉特兰宫,安放在容纳过哈德良皇帝遗骸的同一个斑岩石棺之中。但是在14世纪初的一场灾难性的火灾之后,他的遗体被转移到越台伯河区的圣母教堂之中,这座教堂由他在去世之前重修。在圣母教堂后殿的巨幅马赛克镶嵌画上,他在半圆形屋顶俯视我们,他的教堂被他紧紧地抓在手中,他那双哀伤又疲惫的眼睛流露出一种怪异的伤感情绪。
1706442992
1706442993
英诺森二世与阿纳克莱图斯的长期斗争已经让他精疲力竭。在外8年,他遭受的痛苦甚至超过那位不舒服地被围在罗马的对手。甚至他的盟友也没有全心全意地帮助他。洛泰尔在安全地得到加冕之后,只对他有一点点关心而已。而“骄傲者”亨利就更少了。明谷的伯尔纳依旧忠诚,却有意无意地一有机会就抢英诺森的风头。只有在阿纳克莱图斯去世后,英诺森获得胜利才成为可能,而且这几乎立刻就被加卢奇奥的溃败变为尘土。他尽可能礼貌地接受了这一羞辱,甚至将其归因于上帝为了恢复和平而做的工作。他还与西西里国王达成了协议。但是他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罗杰已经在分裂的那几年变得大胆,当时无论他做什么,阿纳克莱图斯从不会去阻止他,所以在达成协议的一年之内,他比以往更加傲慢,建立新教区,任命新主教,规定教皇使节不可在未经他允许的情况下进入西西里王国,他甚至拒绝批准王国境内的拉丁教士应教皇召唤前往罗马。同时,他的两个儿子在教皇国南部的边界附近夺取领土,而他们的父亲从未发话阻止。
1706442994
1706442995
这还不算完。即将走到生命的终点时,可怜的英诺森二世发现自己在家门口正面临更严重的问题。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意大利城镇向共和自治发展的运动已经演变成不可阻挡的潮流。在罗马城,连续几任教皇和旧贵族竭尽所能地阻止罗马不被这股潮流淹没,而且他们一度成功办到了。但是最近教会的分裂削弱了他们的控制力。尤其是,英诺森已经不再享有民众的全面欢迎,他来自越台伯河区,一直被认为比阿纳克莱图斯更不“罗马”,而且他一直以不慷慨而著称。因此,当罗马民众得知英诺森已经与敌人单独媾和之时,就抓住了谴责教皇临时权力的机会,在卡庇托山恢复了古代的元老院,宣布实行共和制。英诺森尽全力地抵制,但他年事已高,或许有70多岁了,承担不起这样的活动。数周以后,他去世了。
1706442996
1706442997
在他去世后的第二天,举行了一场选举,尽管由于首都局势而有些仓促,却是82年中在罗马进行的第一次完全不受干预的教皇选举。不幸的是,新任教皇和前任一样老迈,而且同样没有能力去解决前任所遗留的难题。新教皇正是那位在6年前与圣伯尔纳一起在萨莱诺为英诺森的事业而辩护的卡斯泰洛的圭多,祝圣后称为塞莱斯廷二世。他与圣伯尔纳不同,他没有被国王打动。《米尼亚诺条约》让他感到震动,让他害怕,他就任之后拒绝承认该条约。在他眼中,罗杰依旧是一个僭越者和暴君。
1706442998
1706442999
这个立场很愚蠢,他坚持毁约,尽管这是正当的。罗杰的首相、有效统治大陆的总督是塞尔比的罗伯特,也就是在洛泰尔围攻萨莱诺的时候为自己赢得声名的那位。自那时起,他的名声就在各个方面稳步增长。英格兰的学者和外交家索尔兹伯里的约翰(John of Salisbury)如此记载他的这位同胞:
[
上一页 ]
[ :1.7064429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