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444478
1706444479
⑥ 选举时的环境没有得到记录。然而,法尔坎都斯提及沃尔特继承大主教之位时说“通过选举更少,通过武力胁迫更多”。所以,最坏的状况也是有可能出现的。
1706444480
1706444481
1706444482
1706444483
⑦ 1盎司合28.35克。——译者注
1706444484
1706444485
1706444486
1706444487
⑧ 其实,或许托马斯非常了解玛格丽特的家族。基本可以肯定他年轻时忠实的伙伴里歇尔·德·莱格尔(Richer de Laigle)是她母亲那边的亲戚。
1706444488
1706444489
1706444490
1706444491
⑨ Letter 192.
1706444492
1706444493
1706444494
1706444495
⑩ Letter 150.
1706444496
1706444497
1706444498
1706444499
⑪ 得知此事后,布卢瓦的彼得立刻给沃尔特写了一封态度颇为暧昧的祝贺信,其态度甚至配得上圣伯尔纳本人。他在信中乞求沃尔特感谢上帝将他从原来“被人轻视的贫穷”和“穷困的尘埃”提升到如今的荣光。(Letter 66)由于两人都是年幼国王的老师,或许这两人之间的关系不算非常友好。
1706444500
1706444501
1706444502
1706444503
⑫ 该修道院的遗迹现在是勃朗特庄园(Brontë Estate)的一部分。该庄园在1799年由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三世(Ferdinand Ⅲ)授予纳尔逊(Nelson)爵士,现在属于纳尔逊爵士侄女夏洛特(Charlotte)的后代布里德波特(Bridport)爵士。教堂本身在1693年的大地震中震塌了3个后殿,但是其余部分还保留着玛格丽特时代的样子。教堂的入口处因为精致的柱头和大部分为木质的屋顶而颇为显眼。圣母像也保存了下来,现在放在祭坛上。顺带说一句,圣母像旁边还有一个大理石雕的人物,它或许就代表着玛格丽特本人。
1706444504
1706444505
1706444506
1706444507
1706444509
王国,1130-1194(西西里的诺曼王朝Ⅱ) 17 英格兰婚姻
1706444510
1706444511
如今他知道上天多么喜爱公正的国王,
1706444512
1706444513
他还以他光辉的外表显示出这点。
1706444514
1706444515
——但丁《神曲·天国篇》,第20章
1706444516
1706444517
王太后玛格丽特卸下了国事的重担,她的臣民也同时如释重负。虽然她的摄政只持续了5年,却在臣民眼中显得那么漫长。他们用感激而带有希望的眼神,在1171年夏季看着年轻、高大、金发的威廉正式接过西西里的统治权。
1706444518
1706444519
他们对他所知甚少。但是,他的俊美闻名在外,而且在青春期未受损害。所以当年那位宛如天使的男孩,在18岁加冕的时候让人觉得像年轻的天神。至于他的其他事,大部分都只是传言。据说他是个勤奋好学的少年,能用王国里所有语言说话阅读,包括阿拉伯语。他温文尔雅,具有绅士风度,既不会充满忧思地陷入寂静,也不会像他父亲那样突然变得愤怒。他非常虔诚,却也能容忍他不信仰的宗教。伊本·祖拜尔有一则关于他的故事最为有名,在1169年的大地震中,国王用以下话语安慰宫中的基督徒和穆斯林:“你们各自向自己崇拜的神祈祷吧,相信神的人,内心也会感到平静。”他的治国之术和政治判断力还未经考验,这却是他最大的优势。由于远离公共事务,他没有因为自己母亲给王国带来的灾难而受到指责。
1706444520
1706444521
威廉掌权后,如果西西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再次滑入过去困扰她的政治不稳定状态,就不好说人民对国王的喜爱能持续多久。他的幸运在于,他成年的同时也开启了一段和平与安全的时期,人们不久就把这和平安全跟他的统治联系起来。国家急需的政治缓和不是由威廉促成的。尽管他自己从未亲率军队上战场,却灾难性地偏爱外国军事远征。最终事实证明,他比父亲或祖父更好战。这些远征虽然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却没有扰乱西西里王国国内的生活。正因如此,他在生前死后因为带来了宁静和平而受到赞扬。所以在后来,当人们回望西西里王国的这段“小阳春”(事实证明的确如此),想到他们这位看上去非常出色却英年早逝的最后一位合法的西西里国王,便为他赋予了至今还在使用的称呼:“好人”威廉(William the Good)。
1706444522
1706444523
下面的这件事最能说明氛围的变化:威廉成年后统治的头5年里,西西里在欧洲的外交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为他找一位妻子这样相对轻松的工作。这不是一个新问题。西西里国内的动荡似乎没有对其国际声誉造成太大影响,如果威廉娶妻的时机已经到来,就不用愁没人愿意嫁给他。毫无疑问,欧洲的哪位统治者不会为这位年轻的国王成为自己的女婿而骄傲呢?前面说过,有这打算的统治者之一就是曼努埃尔·科穆宁。因为曼努埃尔的女儿可能会将整个东部帝国都作为嫁妆带来,所以王太后玛格丽特和她的顾问们很可能当场就接受了这个提议。但他们不愿草草成婚,所以没有定下婚约。直到1168年,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提议让威廉迎娶自己最年轻的女儿——三女儿乔安娜(Joanna)。
1706444524
1706444525
对所有祖先是诺曼人或英格兰人的西西里人而言,这次联姻似乎比拜占庭人的提议更有吸引力。两个王国早在罗杰的时代就已经形成了联系,本书谈到的英格兰的学者、教士和官员只是两国联系之中的一小部分。① 12世纪60年代,两国中几乎所有诺曼人家族都有家族成员在另一个国家。②亨利二世在法国控制的地盘比法王路易七世的还多,无疑是欧洲最有权势的国王。此外,尽管此时生于1165年的乔安娜还只是一个婴孩,但亨利二世似乎真心想促成这门婚事。必须承认,这里还有托马斯·贝克特的问题。如果佩尔什的斯蒂芬还在西西里,这个问题就难以克服;但是斯蒂芬已经不在西西里了,所以这个问题就没有那么重要了。而且世人皆知斯蒂芬和托马斯有良好的关系,那么既然斯蒂芬不受欢迎,托马斯或多或少也会受到影响。而且,此时担任副首相③的阿耶罗的马修正处于权力的高峰,他一直是亨利的铁杆支持者。几乎可以确定是在他的建议下,罗利泰洛公爵罗贝尔和叙拉古主教理查德·帕尔默在1170年出发,到阿纳尼跟教皇商讨这个问题。
1706444526
1706444527
代表的人选很有意思。在数年的反叛,数次差点丧命的经历之后,罗贝尔被流放出国,流放的一年之后就被召回,之前的领地也被悉数交还。但他是国王的堂叔,缺少他的话,使团就没有应该有的规格。名单中的理查德·帕尔默更让人惊讶,他或许一度是贝克特在西西里最信任的朋友,贝克特收到他要去的消息时确实也大吃一惊。大主教对别人眼里背叛行为的解释似乎让人难以接受。国王答应把林肯主教之位留给他,从而获得了他的支持。④理查德最近在叙拉古接受了祝圣,而叙拉古已被定为都主教教区,由教皇直接管理。稍后他收到了大披肩。⑤没有可信的理由可以解释为什么他愿意用叙拉古都主教一职换取林肯主教,事实上他也从未担任过林肯主教。更有可能的解释是,作为定居在西西里的盎格鲁-诺曼人,他欢迎联姻的提议,只是急于尽自己所能来铺平道路而已。虽然贝克特的问题还在,但或许理查德认为自己作为调停者的角色更多。
[
上一页 ]
[ :1.70644447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