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455889e+09
1706455889
1706455890 这个空壳子国家的完蛋倒没什么令人惋惜的,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对它做过一个精辟的总结:“既不神圣、也非罗马,更不是个帝国。”
1706455891
1706455892 拿破仑解散神圣罗马帝国,为的是自己控制整个德意志。于是,他开始组建一个叫“莱茵邦联”的德意志小国集团,自任保护人。
1706455893
1706455894 (2)
1706455895
1706455896 这个莱茵邦联刚一成立,就有16个德意志邦参加——当然都是被拿破仑强拉入伙的。包括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列支敦士登等等在内,莱茵河两岸的德意志邦基本上都参加了这个新组织。邦联在法兰克福搞了一个两院制的样子货议会,推举拿破仑做主持邦联军事和外交的保护人,并且承诺一旦开仗,就向拿破仑提供一定数量的军队。一句话,这个邦联就是拿破仑的政治傀儡。
1706455897
1706455898 随后几年的时间里,德意志另有23个邦被迫加入了邦联,到了1810年前后,只有奥地利、普鲁士、受丹麦控制的荷尔斯泰因和受瑞典控制的波美拉尼亚这四个地区没有加入。这样,德意志邦联就成了一个包括39个政治实体的巨大的政治联盟。
1706455899
1706455900 不过,这个政治联盟的每个成员都有内政的自主权,它们共同的职责只是充当拿破仑的小跟班而已,跟德意志的统一没啥关系。
1706455901
1706455902 至于普鲁士这边呢,生不逢时的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尽管对拿破仑一而再、再而三地隐忍退让,但是拿破仑还是嫌他半推半就不够爽快。法国的老大随后就在和英国和谈时,流露出了把汉诺威地区交给英国的想法。
1706455903
1706455904 腓特烈·威廉三世大怒,觉得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在1806年7月25日和俄国签约,组建了第四次反法同盟。这年10月份,第四次反法同盟和拿破仑率领的法军在耶拿-奥厄施塔特地区爆发了大战。
1706455905
1706455906 耶拿-奥厄施塔特是拿破仑一生中的经典战役,可是对于普鲁士来说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悲剧。这一仗打得那叫一个惨啊,抱定了“斜线战术”不放的普鲁士军队,被灵活机动、用兵如神的拿破仑打了个丢盔弃甲、屁滚尿流,连普军的总司令,布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公爵、卡尔·威廉·斐迪南同志都光荣牺牲了。
1706455907
1706455908 10月27日,赢得大胜的拿破仑率军进入普鲁士的首都柏林,腓特烈·威廉三世只好拖家带口逃到东普鲁士,去接受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保护,把首都丢给了法国人。
1706455909
1706455910 出于对腓特烈大帝的无限敬仰,拿破仑把腓特烈大帝的遗物,像什么生前用过的马鞭子、马鞍子等,还有腓特烈大帝历次战争中的战利品什么的都搬回法国供养去了。对于普鲁士来说,除了柏林市郊的腓特烈大帝墓碑没被人家拆迁搬走以外,“永远的军事神话”,国家的精神支柱就这样被拿破仑摧毁了,普鲁士王国的国运再探新低。
1706455911
1706455912 1807年6月,顽强坚持了快一年的第四次反法同盟又和拿破仑打了弗里德兰战役,结果又输了。7月9日,普鲁士和俄国这两个这次反法的主力,被迫和拿破仑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按照这个新和约,普鲁士得把科特布斯地区割让给向拿破仑表示恭顺的萨克森王国,把易北河左岸地区割让给新成立的威斯特伐利亚王国,把比亚韦斯托克地区割让给刚和法国结了盟的俄国,还不得不把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兰所得到的领土交给新成立的华沙大公国。
1706455913
1706455914 加在一起,普鲁士在这个合约里被迫割让了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自己只剩下了一百多年前发家时的“旧普鲁士”,以及勃兰登堡、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四个省——波美拉尼亚还有一半在瑞典手里,所以严格来说普鲁士只剩下了三个半省。
1706455915
1706455916 除此之外,普鲁士还得向法国赔款1.3亿法郎。总而言之,腓特烈大帝时的绩优股普鲁士已经彻底变成了垃圾股,随时都有停牌的危险,普鲁士王国这次算是彻底触了底。
1706455917
1706455918 不过,常言道,胜久必衰、物极必反。普鲁士既然已经触了底,距离反弹就不远了。
1706455919
1706455920 由于一而再、再而三地败给拿破仑,丧权赔款,割地求和,普鲁士开始认识到,再不痛下决心,彻底改革的话,那就只能等着亡国灭种,开除球籍了。
1706455921
1706455922 于是,从1806年惨败在耶拿—奥厄施塔特战役之后,普鲁士王国就在宰相卡尔·施泰因男爵的领导下开始了改革。
1706455923
1706455924 施泰因认识到,普鲁士数次惨败给拿破仑,表面上看来是因为战术指挥错误,军队素质低下,但实质原因是普鲁士整个国家的全面落后。
1706455925
1706455926 在1806年前后,人家尼德兰,还有英国,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都快二百年了,法国也是因为开始了大革命,才迸发出那么强大的活力,可是再看看普鲁士自己,尽管曾经出现过腓特烈大帝那样神话般的君主,可从制度上看,自己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封建国家。城市老百姓没啥公民权,农村里还有很多农奴,连人身自由都没有。国家的一切权力都归普鲁士国王和大大小小的封建主。在这么一套制度下,指望着全国人民同仇敌忾,面对侵略者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显然是不现实的。
1706455927
1706455928 于是,施泰因开始大刀阔斧地实施四大改革:
1706455929
1706455930 第一,解放农民:1807年10月9日,普鲁士颁布了《十月敕令》,宣布取消全普鲁士的农奴制度,给予农奴人身自由。同时,废除封建等级限制,农民可以自由地获得地产,离开土地,自由选择职业和结婚。这些措施不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力,而且为普鲁士的工业化提供了大量自由的劳动力。
1706455931
1706455932 第二,城市改革:1808年11月19日,普鲁士颁布《城市法规》,规定城市自治,建立市参议会和市政府,让城市获得完全的财政管理权,而不再是听命于封建主的提款机。
1706455933
1706455934 第三,行政改革:1808年11月24日,普鲁士宣布改组中央政府,建立国务院,下辖内政、外交、财政、军事和司法5个部门,统一领导国家事务。
1706455935
1706455936 第四,军事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实施义务兵役制,组织地方武装,改革普鲁士军官团,废除贵族在军队的一系列特权等等。
1706455937
1706455938 任何改革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施泰因的这些举动损害了普鲁士各级封建主的利益。容克(还记得这个词吗,普鲁士地主们的专用称呼)们就设置圈套,让施泰因几封有抨击拿破仑言论的信件落到了拿破仑手里。1808年11月24日,施泰因迫于拿破仑的压力逃往俄国。
[ 上一页 ]  [ :1.70645588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