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456241
1706456242
腓特烈·威廉三世死后,他时年45岁的长子继位,称为腓特烈·威廉四世,也就是普鲁士的第六位国王。
1706456243
1706456244
翻回头再说俾斯麦。
1706456245
1706456246
1847年初,俾斯麦同约翰娜定了婚,自己也当上了当地的河堤监督官。
1706456247
1706456248
河堤监督官,不用多讲就是一个芝麻绿豆的小官,可是对于俾斯麦来讲,这种小官天高皇帝远,自己说了算,所以就很爱干。2月份,他战胜了易北河一年一度的凌汛,保护了周围的农田和牧场,开始树立起自己的好名声。
1706456249
1706456250
还是在这个月,代表萨克森参加普鲁士议会的一个议员病倒了,虽然俾斯麦他们家在波拉美尼亚的申豪森,跟萨克森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儿去,但是凭着朋友们在官场里的关系,大家就给俾斯麦找了一门萨克森的远房亲戚。于是,33岁的俾斯麦就再次来到了柏林。
1706456251
1706456252
这次,他可不是那个浪荡大学生了,而是坐在国家议会里代表萨克森的一个堂堂的议员了。
1706456253
1706456254
(2)
1706456255
1706456256
1847年的议会是4月14日开的,主要目的是国王要筹款。其实,国王要钱倒不是为了自己奢侈享受,而是要修一条从柏林到东普鲁士柯尼斯堡的铁路。可是议员们没啥大局观念,不管啥基础建设,一门心思就是要通过新宪法。
1706456257
1706456258
俾斯麦是5月11日才赶到柏林的。到了议会之后,俾斯麦上窜下跳、大放厥词,站在保王的立场,对自由派的威斯特伐利亚议员芬克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尽管最后自由派在议会里占了压倒多数,筹款的议案没有通过,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只好在6月份草草地解散了议会,但是俾斯麦这次坚定坚决以及坚持不懈的保王派立场,已经得到了国王的密切注意。
1706456259
1706456260
议会解散之后,俾斯麦就带着新婚妻子约翰娜度假去了,10月份才回到申豪森。1848年1月11日,替补议员俾斯麦居然得到国王的邀请,到波茨坦的无愁宫参加了宫廷宴会,这次宴会让俾斯麦受宠若惊,也就进一步下定决心坚持自己的保王派立场。
1706456261
1706456262
1846和1847年,欧洲连续两年粮食歉收。这样一来,从1848年初开始,欧洲很多地方就出现了饥荒。大灾之年人心不稳,大名鼎鼎的1848年革命就此爆发了。
1706456263
1706456264
先是在1月份,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地区率先爆发了反对西西里国王斐迪南二世的起义,起义者要求国王颁布宪法,实施宪政。随后,在西西里的影响下,意大利各地陆续爆发了起义;2月份,法国也爆发了类似的革命。
1706456265
1706456266
法国二月革命的消息传到德意志,南德的巴登地区就首先在2月27日爆发了示威游行。一时间,德意志西南部的好几个邦,像什么巴登、符腾堡、巴伐利亚,还有旁边的萨克森都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政府。3月13日,柏林的工人、市民和大学生也开始举行示威游行。腓特烈·威廉四世赶忙调集军队前来镇压。
1706456267
1706456268
到了3月18日这一天,俾斯麦夫妇还在申豪森乡下呢,他们的一个贵族老乡把柏林出事的消息带到了申豪森。第二天,又有消息传来,说国王已经被起义的队伍给抓起来了。
1706456269
1706456270
俾斯麦二话不说,当即组织了当地的农民,建立了一支志愿军,准备进柏林勤王。
1706456271
1706456272
不过,当俾斯麦的队伍走到波茨坦的时候,后来的普鲁士陆军部长(也有翻译成“战争部长”的)罗恩见到了俾斯麦。罗恩告诉他,实际情况没有谣传的那么严重,国王没有被抓——他在3月18日就答应了起义军的要求,把军队撤出了柏林,还同意召开各阶层参加的立宪会议。
1706456273
1706456274
俾斯麦还听说,3月21日,被起义军搞得昏头昏脑的国王陛下,还应起义者们的要求佩戴着代表自由派的黑红金三色旗帜在柏林参加了一次民众游行。
1706456275
1706456276
俾斯麦一看国王没有危险了,就想撤兵,可是他又遇到了威廉亲王的王妃奥古斯特。据俾斯麦事后回忆说,奥古斯特要求俾斯麦帮助自己的丈夫威廉趁机继位,可被俾斯麦拒绝了;但奥古斯特事后回忆说,当时的情况是俾斯麦要求威廉继位,想投机赌一把,当辅佐新国王登基的大功臣,结果被她给否决了。
1706456277
1706456278
不管到底谁是主谋,谁是忠臣吧,总之这个事情最后不了了之,谋朝篡位的事情也就成了一笔糊涂账。
1706456279
1706456280
3月28日,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任命大资产阶级自由派首领康普豪森组阁。国王还宣称,他希望建立一个联邦制的德意志帝国。这个帝国当中应该有议会,全体国民都有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
1706456281
1706456282
12月5日,普鲁士国王颁布了新宪法,建立了一个两院制的新议会。上院由各州代表组成,下院由男性选民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选出。国王保留了对一切立法的否决权,和通过紧急状态法干政的权力。
1706456283
1706456284
到1849年2月26日新议会开幕的时候,俾斯麦也作为下院议员参加了会议。
1706456285
1706456286
尽管普鲁士召开了新议会,可是自由派们还不满意,他们想统一德意志,建立一个统一的德国,所以,从1848年3月底开始,来自德意志各地的大约50个自由派领袖——绝大多数都是啥影响力也没有的书呆子——陆陆续续抵达法兰克福。5月18日,法兰克福议会召开,一直开到第二年4月21日才结束。
1706456287
1706456288
法兰克福议会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德国统一。议会先是倾向于大德意志的方案,还在6月29日选举了奥地利的约翰大公爵做帝国摄政,组织了一个名头很大,其实啥实权也没有的“德意志帝国政府”。不过,经过后来的继续讨论,与会者最终通过的是小德意志的方案。1849年3月28号,法兰克福议会通过了帝国宪法,选举普鲁士国王当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皇帝”。
1706456289
1706456290
不过,无论是奥地利还是德意志各邦,都没把这个过家家似的的议会决议当回事,被议会选为皇帝的腓特烈·威廉四世也没把它当回事。因为这个议会决议不仅没有得到任何一个邦的君主的同意,而且按这个宪法,堂堂帝国皇帝对议会的决议也没有否决权。所以腓特烈·威廉四世干脆说,自己“绝不捡拾沟渠里的皇冠”。
[
上一页 ]
[ :1.70645624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