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456738e+09
1706456738 法国将毗邻边境,盛产煤铁的阿尔萨斯全省和洛林省东部割让给德国,合计6区,1763村,人口1580474名;
1706456739
1706456740 法国向德国赔偿军费50亿法郎,4年之内分5次付清;
1706456741
1706456742 协定签署后德国释放法军战俘,路费由法国负担;
1706456743
1706456744 等等等等。
1706456745
1706456746 5月28日,巴黎公社倒台。
1706456747
1706456748 6月18日,德意志帝国胜利阅兵式在帝国首都柏林隆重举行,跟5个月前在凡尔赛匆忙间搞的比较寒酸的登基大典相比,这一天才是德国举国欢庆的日子。
1706456749
1706456750 1871年6月18日,德国首都柏林彩旗招展,鼓乐喧天。上午9时,阅兵式准时开始。德意志帝国各军、兵种,普鲁士和全国各邦军队,在普鲁士军队总参谋长毛奇将军的指挥下,组成了多个方阵,伴随着分列式进行曲,迈着整齐的步伐,逐一通过勃兰登堡门,接受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的检阅。
1706456751
1706456752 陪同威廉一世皇帝陛下接受检阅的,是德意志皇太子腓特烈殿下,前不久晋升为中将的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伯爵,和12岁的皇孙威廉殿下。
1706456753
1706456754 阅兵式在11点准时结束。
1706456755
1706456756 当晚7点,波茨坦教堂钟声齐鸣,无数白鸽飞向天空。由于时值盛夏,此时的柏林还是亮如白昼,“庆贺德意志皇帝陛下凯旋”宴会在波茨坦无愁宫隆重举行,宰相俾斯麦伯爵亲自主持典礼。
1706456757
1706456758 在英、俄、奥、西各国使节来宾致贺辞后,巴伐利亚国王、萨克森国王、巴登大公爵、不伦瑞克公爵、罗伊斯侯爵和吕贝克市长先后致颂辞,然后威廉皇帝宣布封赏有功之臣。
1706456759
1706456760 帝国宰相兼普鲁士宰相俾斯麦伯爵晋升为侯爵,普鲁士总参谋长毛奇将军晋升为元帅,等等。
1706456761
1706456762 自从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之后,或者干脆说从公元843年法兰克王国解体之后,德意志作为一个国家,总算是第一次统一起来了。尽管不算完整(奥地利被排除在外),但毕竟是统一了德意志绝大多数的邦国和自由市。从此以后,这个国家将爆发出极为强大的生命力(以及同样强大的破坏力)。
1706456763
1706456764 从现在开始,我也总算能够用“德国”这个国家的名字来代替“德意志”这个地区的名字了。
1706456765
1706456766 统一德国,俾斯麦居功至伟,可是,这可远远不是俾斯麦一生的全部贡献。接下来,他还有20年的政治生涯,而他在此期间的所作所为也构成了德国当时的主要事件,所以,还得麻烦各位继续听我接着聊俾斯麦。
1706456767
1706456768 新统一的国家全名叫“德意志帝国”,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法理延续,又叫“德意志第二帝国”。这是一个联邦制的帝国,柏林方面负责全国的军事、外交事务和宪法的执行,普鲁士、萨克森、巴伐利亚等各个邦仍然保留自己的内政自主权和一定的立法权,经济上则依然靠德意志关税同盟来维系。直到帝国解体,关税同盟才随之解散。
1706456769
1706456770 作为帝国宰相,俾斯麦就要领导一个空前强大,也空前复杂的新政府了。随后的这20年,也就成了俾斯麦兼顾内政和外交,在国内外各种力量之间纵横捭阖,长袖善舞的20年。
1706456771
1706456772 (6)
1706456773
1706456774 先说说内政方面吧!
1706456775
1706456776 1871年3月,帝国议会重新选举,天主教的中央党赢得了下院全部382个议席当中的63席,一举成为仅次于民族自由党的国会第二大党。
1706456777
1706456778 在前面讲马丁·路德的时候说过,宗教改革之后,德意志北部地区基本上都信了新教。但是由于奥地利还信旧教,南德的几个邦还是旧教占上风,这样一来,在统一的德国,天主教仍然有市场。
1706456779
1706456780 中央党腰杆硬起来之后,就在议会里要求政府表态,支持罗马教宗庇护九世在1870年7月18日提出的一个说法,也就是“教宗无谬误说”。
1706456781
1706456782 按照天主教的说法,教宗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是从圣彼得一脉相传下来的,所以教宗永远不会犯错误。
1706456783
1706456784 新教的民族自由党立刻表态,坚决反对这种明显扯淡的说法。俾斯麦则担心,天主教这个组织性纪律性极强的宗教的势力在德国越搞越大,就会影响到德国的独立。所以,民族自由党和俾斯麦联手,把中央党的议案给否决了。
1706456785
1706456786 1872年5月,不顾上院的反对,俾斯麦政府强行通过了《五月法令》,宣布国家对学校进行监督,尤其不允许天主教学校宣扬“教皇无谬误说”。同时,规定结婚由教堂转移至民政局办理,限制耶稣会等跨国宗教机构,向宗教事业课以重税等等,摆明了要打击天主教的力量。中央党当然不服,长大6年的德国“文化战争”就此开始。
1706456787
[ 上一页 ]  [ :1.70645673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