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456788e+09
1706456788 1874年1月,帝国国会重新选举,由于俾斯麦政府对天主教的打击太厉害,中央党反而赢得了老百姓的同情,议席一下子增长到了91个。
1706456789
1706456790 7月13日,俾斯麦在巴伐利亚被一个信天主教徒的箍桶匠学徒库尔曼用手枪刺伤。
1706456791
1706456792 10月5日,俾斯麦以遇刺为借口,把将中央党要人阿尼姆逮捕入狱。
1706456793
1706456794 由于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阿尼姆和这次刺杀有关系,德国上上下下就对俾斯麦这种无中生有、借刀杀人的做法很反感,再加上俾斯麦对天主教不依不饶地穷追猛打,又得罪了天主教大国法国。
1706456795
1706456796 本来,普法战争和随后的《法兰克福条约》,就让法国对德国憋了一肚子气,现在俾斯麦又这么干,法国上下群情激奋,有人甚至提出来要跟德国再打一场。且不管打得过打不过,法国要死也要死在向德国进攻的路上。
1706456797
1706456798 看到反对天主教的“文化战争”闹得天怒人怨、内外交困,俾斯麦只好暂时服软,发表了些言辞缓和的言论,从1875年5月开始,更是回老家修养了半年,息事宁人。
1706456799
1706456800 内政方面平稳了一些之后,俾斯麦又腾出手来办外交了。
1706456801
1706456802 俾斯麦心里很清楚,随便欧洲哪个列强都不能容忍统一后的德国一家独大,尤其是在普法战争里吃了大亏的法国。德国想要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必须有盟友,而且盟友们越多越好,越强越好。
1706456803
1706456804 早在1872年9月5日到12日,俾斯麦就要邀请了俄国和奥匈两国的皇帝和外交大臣来柏林会晤,第二年三国正式结盟,组成了“三皇同盟”。有了俄国和奥匈这两个朋友,德国的国际局势就稍微安全了一些。可刚过了3年之后,巴尔干半岛就出事了。
1706456805
1706456806 对欧洲历史感兴趣的朋友都知道,巴尔干半岛有个绰号叫“欧洲的火药桶”。半岛地区本来就是国际矛盾的焦点,像后来的朝鲜半岛,阿拉伯半岛等等无一例外。巴尔干半岛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历史上反复换主人,居民里更是基督徒和穆斯林杂处,光是基督徒里面就有十几个主要民族,信旧教的、信新教的、外加信东正教的什么人都有,局势也就出奇地复杂。
1706456807
1706456808 1875年夏天,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地区的斯拉夫基督徒发动起义,反对信仰伊斯兰教的统治者,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紧挨着巴尔干半岛,又对这地方虎视眈眈的奥匈帝国和起义者尽管都是基督徒,但是因为担心自己境内的斯拉夫人也趁机闹事,引起连锁反应,就宣布支持土耳其。
1706456809
1706456810 到了1876年,波黑危机越演越烈。保加利亚也起义反对土耳其,而英国为了遏制同样是斯拉夫人的俄国,就宣布支持土耳其。有了当时世界第一强国的撑腰,土耳其胆子大了很多,一下子屠杀了保加利亚起义者三万多人。
1706456811
1706456812 看到土耳其这么穷凶极恶,6月30日这天,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国家同时向土耳其宣战。俄国尽管因为害怕英国而不敢直接参战,但是也有4000多青年志愿者,带着大量的钱和装备赶到巴尔干去助战。
1706456813
1706456814 1877年6月,看到巴尔干的斯拉夫小兄弟们打不过土耳其,而且英国人也没啥动作,俄国就宣布参战,波黑危机就此升级成俄土战争。7月19日,俄军攻克巴尔干山脉希普卡山口,12月10日,再克保加利亚北部重镇普列文,土耳其被击溃。
1706456815
1706456816 看到土耳其快撑不住了,1878年1月,英国国会批准军费600万英镑,准备公开援助土耳其。可是这份援助来得晚了点,到了1月底土耳其就已经真的撑不住了,和俄国签了个停战协定,3月3日,签订了《圣斯特法诺初步和约》。
1706456817
1706456818 在这次两年多的巴尔干危机里面,俾斯麦领导的德国基本上就是在袖手旁观。当时的国际局势太复杂,德国怎么表态都可能有风险,而且巴尔干半岛本来也该归自己的小兄弟奥匈帝国照顾,德国没必要直接插手。
1706456819
1706456820 不过,如果认为俾斯麦真的对巴尔干危机一点想法都没有,那也太善良了。1878年2月19日,俾斯麦在国会里回答议员们的提问时说,对于俄国和英国之间的危机,“和平调解不是对纠纷的裁决,也不是仰仗我们的实力去说三道四、指手画脚,我们当然要表现得谦虚些……我们应该扮演一个真正想把买卖做成的诚实的掮客!”
1706456821
1706456822 ——也就是说,俾斯麦要等时机成熟之后再出面调停,借此提高德国的国际地位。
1706456823
1706456824 到了夏天,时机已经成熟了,俾斯麦就邀请各国代表在柏林开会,商讨巴尔干危机的处理方式。
1706456825
1706456826 6月13日这一天,柏林会议正式开幕。德、奥、英、法、俄、意六大强国及土耳其、塞尔维亚、黑山、波黑等国代表合计21人到会。这是1814年的维也纳会议之后,几十年间欧洲召开的最重要的国际会议,大会由俾斯麦本人主持。
1706456827
1706456828 跟当年的维也纳会议差不多,柏林会议也是在一系列的私下商议里达成决议的。开幕刚满一个月之后,与会各方就达成了协议,柏林会议正式闭幕。
1706456829
1706456830 柏林会议的主要决议如下:保加利亚一分为三,北面建立自治政府,南面仍然归土耳其,中间地带建成土耳其管辖下的自治区,由基督徒担任自治区总督,俄国军队退出保加利亚;为了补偿俄国,将巴统地区和土耳其北部的卡尔斯和阿尔达汉。
1706456831
1706456832 土耳其承认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国的独立,承认罗马尼亚的独立,将塞浦路斯割让给英国。
1706456833
1706456834 波黑地区归奥匈帝国。
1706456835
1706456836 也就是说,倒霉蛋土耳其这次被欧洲列强们给狠狠地咬了一口。
1706456837
[ 上一页 ]  [ :1.70645678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