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457074e+09
1706457074 到了上小学的年龄,腓特烈皇太子和太子妃不让他在宫廷里接受单独教育,而是把他送到了波茨坦的民众小学跟别的孩子一块念书。小威廉表现得的确不错,每天早晨6点开始军训,8点开始上文化课,下午3点又开始军训,一直练到晚上9点。几年时间下来,小威廉学会了骑马、击剑、开枪、划船、游泳……总而言之,凡是跟当兵有关的全学会了,就是文化课似乎没啥长进。
1706457075
1706457076 久而久之,小威廉已经被塑造成了一块当兵的好材料。如果真让他参军,这厮绝对是一个好军人,说不定还能当上个称职的团长。可惜,他的出身就决定了他以后不能当兵,而是要当执掌偌大一个德国的皇帝陛下。
1706457077
1706457078 于是,威廉二世就悲剧了,整个德国也就悲剧了,捎带着差不多全世界也跟着悲剧了。
1706457079
1706457080 上一章说过,威廉二世小时候甭提多崇拜俾斯麦了,觉得这个总爱瞪眼的长胡子老爷爷简直就是神级人物一个。
1706457081
1706457082 可是,随着自己年龄的逐渐增长,随着德国国力的逐渐增长,威廉二世的野心也在逐渐增长,他越来越觉得俾斯麦上窜下跳在列强之间找平衡,是件既没必要,更没面子的事情。
1706457083
1706457084 1888年他爷爷威廉一世去世。本来呢,如果他那个政治上倾向于自由派,又亲自冲锋陷阵打过两场大仗的爸爸腓特烈三世能够多当几年的皇帝,德国的将来可能是另一番样子。可惜他爸爸身体不好,比他爷爷才多活了一百天不到,这样,德意志的帝位就传到了还不到30岁的威廉二世手里。
1706457085
1706457086 要论精力论体力,30岁是一个男人一生最好的年龄,但是要论成熟论智谋,那30岁还嫩得很。细心的各位可能注意到了,普鲁士时代的那几任国王继位的时候年纪都不小了。普鲁士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走,跟这份国有长君的好运气很有关系。现在威廉二世30岁不到就继位,而且从小没受过什么磕绊,再加上出生时身有残疾,或多或少有那么点儿自卑心理,他一上台就迫不及待地要大展拳脚。
1706457087
1706457088 据说,威廉二世继位时曾经跟周围的心腹们说过,要让俾斯麦“那个老家伙再折腾两年”。威廉二世言出有信,果然到了1890年夏天,就逼着老家伙辞职了。
1706457089
1706457090 在俾斯麦执政后期,老宰相的威望如日中天,被尊称为“德国的领航员”。威廉二世赶走老领航员的主要原因,与其说瞧不上俾斯麦的内政外交政策,还不如说是自己要给德国这艘大船掌舵。
1706457091
1706457092 掌舵归掌舵,宰相还是要有的,他就任命了一个叫利奥·冯·卡普里维的伯爵当了宰相。
1706457093
1706457094 跟他那个24年没换过宰相的爷爷不同,威廉二世在位30年,宰相换了足足8个。不过,这8个宰相的能耐和政绩加在一起估计还赶不上半个俾斯麦,我也就不一个一个地介绍了。
1706457095
1706457096 威廉二世接手的德国,尽管还有像劳资纠纷、关税保护等等这样那样的问题,经济也还没从1873年开始的萧条时代完全复苏,但是已经算是蒸蒸日上了。
1706457097
1706457098 比如说,在威廉二世继位的当年,德国已经在全世界率先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人口已经超过了40%,国内工业产值超过英法两国总和,钢铁产量欧洲第一,铁路长度欧洲第一,社保体系世界第一,学校数目欧洲第一,学生总数欧洲第一,科技研发世界第一,文盲比率欧洲倒数第一,等等等等。
1706457099
1706457100 怎么样,搁着谁看到这些指标,都觉得国内没啥好干的了吧?
1706457101
1706457102 威廉二世也是这么想的。在他看来,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踩在他爷爷(以及俾斯麦)的肩膀上有所突破,唯一的突破口也就是对外扩张了。
1706457103
1706457104 威廉二世那个时代跟现在不大一样。那时候主要的经济活动不是第三产业、信息服务,而是挖煤炼铁、工业生产。
1706457105
1706457106 要把工业生产搞上去,没有数量充足,价格低廉的原材料是不行的,没有足够广阔的产品市场也是不行的。可那个年头既没全球化,又没世界贸易组织,包括德国自己在内的世界列强都搞贸易保护,这样一来,要把工业生产搞上去,最好的办法就是占殖民地,把地盘都圈下来,那样无论原材料还是市场就都是自己的了。
1706457107
1706457108 也就是说,那时候科学技术不是第一生产力,殖民地才是第一生产力。
1706457109
1706457110 可是地球就这么一点儿大,全球的大陆就这么几小块儿,能当殖民地的地方差不多都已经被英国、法国、以及俄国这仨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给瓜分完了。德国要想占地盘,就只能自己动手去抢。
1706457111
1706457112 于是,威廉二世屹立在时代大潮的潮头,喊出了这样的豪言壮语:“别的民族瓜分陆地和海洋,而德意志民族只能仰望天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1706457113
1706457114 ——这话还有一个压缩版本,就是“我们也要求阳光下属于自己的地盘。”
1706457115
1706457116 其实,威廉二世接手的时候,德国好歹也算有几块地盘了:前一章说过,俾斯麦时代的德国先后占了德属西非(今天的喀麦隆和多哥)、德属西南非洲(今天的纳米比亚)、德属东非(今天的卢旺达、布隆迪,还有坦桑尼亚的一部分)、还有太平洋上几个鸟不拉屎的小岛。加在一起也有个几百万平方公里,号称仅次于英法的“世界第三殖民帝国”。
1706457117
1706457118 可是,这个“第三殖民帝国”面积也太小了,跟英法不在一个数量级上;而且,那些地方全都是些犄角旮旯,没一个算得上什么“战略要地”的。
1706457119
1706457120 威廉二世怎么看,都觉得德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工业发展需求和相对短缺的殖民地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就要不遗余力地对外扩张。
1706457121
1706457122 至于让俾斯麦当年殚精竭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欧洲列强之间的战略平衡,德国的国际安全之类的事情,在富二代威廉二世看来,简直就不叫个事。
1706457123
[ 上一页 ]  [ :1.70645707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