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457101
1706457102
威廉二世也是这么想的。在他看来,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踩在他爷爷(以及俾斯麦)的肩膀上有所突破,唯一的突破口也就是对外扩张了。
1706457103
1706457104
威廉二世那个时代跟现在不大一样。那时候主要的经济活动不是第三产业、信息服务,而是挖煤炼铁、工业生产。
1706457105
1706457106
要把工业生产搞上去,没有数量充足,价格低廉的原材料是不行的,没有足够广阔的产品市场也是不行的。可那个年头既没全球化,又没世界贸易组织,包括德国自己在内的世界列强都搞贸易保护,这样一来,要把工业生产搞上去,最好的办法就是占殖民地,把地盘都圈下来,那样无论原材料还是市场就都是自己的了。
1706457107
1706457108
也就是说,那时候科学技术不是第一生产力,殖民地才是第一生产力。
1706457109
1706457110
可是地球就这么一点儿大,全球的大陆就这么几小块儿,能当殖民地的地方差不多都已经被英国、法国、以及俄国这仨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给瓜分完了。德国要想占地盘,就只能自己动手去抢。
1706457111
1706457112
于是,威廉二世屹立在时代大潮的潮头,喊出了这样的豪言壮语:“别的民族瓜分陆地和海洋,而德意志民族只能仰望天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1706457113
1706457114
——这话还有一个压缩版本,就是“我们也要求阳光下属于自己的地盘。”
1706457115
1706457116
其实,威廉二世接手的时候,德国好歹也算有几块地盘了:前一章说过,俾斯麦时代的德国先后占了德属西非(今天的喀麦隆和多哥)、德属西南非洲(今天的纳米比亚)、德属东非(今天的卢旺达、布隆迪,还有坦桑尼亚的一部分)、还有太平洋上几个鸟不拉屎的小岛。加在一起也有个几百万平方公里,号称仅次于英法的“世界第三殖民帝国”。
1706457117
1706457118
可是,这个“第三殖民帝国”面积也太小了,跟英法不在一个数量级上;而且,那些地方全都是些犄角旮旯,没一个算得上什么“战略要地”的。
1706457119
1706457120
威廉二世怎么看,都觉得德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工业发展需求和相对短缺的殖民地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就要不遗余力地对外扩张。
1706457121
1706457122
至于让俾斯麦当年殚精竭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欧洲列强之间的战略平衡,德国的国际安全之类的事情,在富二代威廉二世看来,简直就不叫个事。
1706457123
1706457124
就这样,德国的基本国策也跟着变了。
1706457125
1706457126
俾斯麦那个时代,德国的基本国策叫“现实政治”。简单来说,就是一切从德国的利益出发,任何当政者的个人情感、道德伦理、政治理想都不能和德国的根本利益相违背。像威廉大帝经常跟俾斯麦吵架,甚至被俾斯麦气哭,但最后还是不得不听从俾斯麦的正确见解,就被看成是实践“现实政治”的正面体现。
1706457127
1706457128
到了威廉二世这个时候,“现实政治”在德国已经不吃香了,取而代之的是“世界政策”。
1706457129
1706457130
所谓“世界政策”,概括来说就是威廉二世“我们也要求阳光下属于自己的地盘”的那句话。说得具体点,就是要打破原有的国际秩序,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张,建立一个和德国的工业实力相称的大帝国。
1706457131
1706457132
可以说,后来的欧洲列强军备竞赛,两大军事同盟对峙,第一次世界大战,乃至于德意志帝国的崩溃,都是威廉二世“世界政策”的产物。
1706457133
1706457134
不过,把世界政策这个屎盆子都扣在威廉二世一个人的脑袋上,也是不公平的。
1706457135
1706457136
俾斯麦之后的德国确立世界政策,除了威廉二世的个人好恶之外,起码还有这么两个原因:
1706457137
1706457138
首先是德国民族主义的发展。我在讲19世纪初的普鲁士改革时说过,拿破仑入侵德意志之前,德意志老百姓都是把自己当成某个贵族老爷的农奴或者佃户来看的,没什么人觉得所有讲德语的人有什么相似之处。直到拿破仑入侵德意志,大家一起受到外敌欺负的时候,德意志人民才逐渐感觉到团结抗敌的必要性,这就是德国民族主义的开端。
1706457139
1706457140
后来,随着普鲁士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特别是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德意志地区的民族主义力量越来越强。以至于后来的德国统一,也可以看成是德国民族主义的发展成果。
1706457141
1706457142
德国统一之后,民族主义的思潮不是淡化下去了,而是越来越强——德国人觉得,德国已经这么牛了,那就更不能小富即安,不思进取,而是要继续进步,建立庞大的殖民帝国才行。
1706457143
1706457144
第二个原因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在德国的盛行。
1706457145
1706457146
大家都知道达尔文,就是那个创立了进化论的。所谓“社会达尔文主义”,有时也叫“丛林法则”。就是说认为人类社会跟自然界一样,也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强者决定一切,落后就要挨打,像什么“全世界各国家、各民族无论大小,都有平等发展的权利”之类的话纯粹扯淡。
1706457147
1706457148
几百年以来,社会达尔文主义一直很有市场,在统一以后的德国尤其流行。从政客到军人,再到商人和知识分子等等都觉得,当时的国际局势就是弱肉强食。德国则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一定要对外扩张才行。
1706457149
1706457150
就这样,“世界政策”成了德国的基本国策。尽管威廉二世从来没有把它当个口号或者方针什么的正式提出来,但德国接下来的所作所为的确就是围绕着它转的。
[
上一页 ]
[ :1.70645710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