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457174
面对德国咄咄逼人的势头,当时的世界第一海军——大英帝国皇家海军想不出别的办法,只能以“德国每建造一艘无畏舰,英国就建造两艘”来对抗。到了1914年,英国海军扩张到271万吨,尽管涨幅没有德国大,但是总体规模仍然达到了德国海军的两倍。
1706457175
1706457176
这里顺便说说什么是“无畏舰”:
1706457177
1706457178
大家都知道北洋水师的主力,就是“定远”和“镇远”那两艘军舰吧,在19世纪末,像这两艘军舰一样的7000多吨的铁甲舰,就是海上的绝对霸主。但是随着军备竞赛,这种规模的军舰已经不能让列强们觉得心里踏实了。因此,就有了所谓的“无畏舰”。
1706457179
1706457180
1905年,英国的“无畏号”战列舰下水,各国就按照它的标准造的军舰,后来就通称“无畏舰”。简单来说,无畏舰的最大特点就是取消了老式战列舰的第二主炮,统一了主炮的口径和型号。一般来说,无畏舰的主炮口径都不小于300毫米。这样一来,战舰的火力就变得猛烈异常。
1706457181
1706457182
与此同时,无畏舰的排水量基本在2万吨以上,航速基本在20节以上,在那个年代,无畏舰不仅是海上的巨无霸,更是一个国家主要的战略打击力量,所以,拥有无畏舰的数量,就成了衡量各国海军实力的重要指标。
1706457183
1706457184
到一战爆发前,老牌海军强国英国的无畏舰有5个级别15艘,而德国这么一个后起之秀,又是大陆国家居然有了6个级别19艘。(当然,一战期间英国拼命建造无畏舰,到1916年前后又超过了德国,那是后话了。)
1706457185
1706457186
说完了陆军和海军之后,顺便说两句空军:
1706457187
1706457188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之后,一开始就认识到飞机和空战对战争作用的人并不多。直到一战爆发之后,各国才开始使劲造飞机。我还是把这个话题留到一战的时候再说吧!
1706457189
1706457190
伴随着军队规模的扩大而扩大的,就是军费的增加。
1706457191
1706457192
从1872年到1912年,40年间欧洲列强的军费都在疯狂地扩张。扩张最少的法国,1912年的军费也相当于1872年的140%,德国最离谱,40年间军费增长240%,也就是说,1912年的军费相当于1872的340%。
1706457193
1706457194
以上说的还是狭义的军备竞赛,至于广义的军备竞赛呢?那就不仅包括军队规模的扩大,军费开支的增加和军事装备的更新,还包括军事设施的建设、战略计划的制定等等。
1706457195
1706457196
在这些方面,德国也是气势汹汹。
1706457197
1706457198
从1887年6月3日,到1895年6月22日,德国在本土最北边的基尔地峡开凿了基尔运河。
1706457199
1706457200
基尔运河建成时名叫“威廉皇帝运河”,全长98.6公里,宽103米,水深13.7米。作为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快捷通道,船只经过基尔运河要比绕日德兰海峡缩短航程756公里。基尔运河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让德国的无畏舰通行的。
1706457201
1706457202
至于陆地交通方面,主要是靠铁路,因为那年头汽车技术还很不成熟,而德国本来在铁路方面就有明显的优势。
1706457203
1706457204
德国不仅从19世纪末就开始拥有当时全欧洲最长的铁路里程数,而且它的铁路基本上都是按照普鲁士和德国总参谋部的指令建设的,参考了作战动员的需要,为军事目的而设计和建造,属于半民半军的性质。一旦开仗,铁路系统就会发挥巨大的运输效力。
1706457205
1706457206
军备竞赛期间,德国更是努力造铁路。到1914年一战开战的时候,德国已经建成了密密麻麻的铁路网,单单是从柏林通往东普鲁士地区的铁路线就有14条。
1706457207
1706457208
对于德国来说,硬件方面的陆军、海军,铁路、运河等等什么都有了,软件方面当然也要跟上。
1706457209
1706457210
德国人周密严谨,特别擅长做计划,这个是举世公认的,在作战方面当然更不例外。想当年,俾斯麦一上台就让毛奇做攻打丹麦的计划。对付那样的一个小国都做了差不多两年的计划,可想而知,为了全欧洲乃至于全世界的军备竞赛,这计划得做到什么地步。
1706457211
1706457212
在上一章说过,1888年威廉二世一上任,就让88岁的毛奇退了休,任命自己的亲信瓦德西做了参谋总长,1891年,威廉二世又让瓦德西去当了第九军军长,让史里芬伯爵继任参谋总长。
1706457213
1706457214
这位史里芬伯爵可是个做计划的天才,从1891年上任那天起就开始做计划,一直做到1905年他退役前夕。这个花了整整15年做出来的计划,就是大名鼎鼎的“史里芬计划”。
1706457215
1706457216
史里芬计划的核心,是同时应对来自东(俄国)西(英法)两个方向的打击。
1706457217
1706457218
史里芬认为,俄国的动员速度比法国慢很多,所以就要先以闪电战的方式击败法国,然后再腾出手来对付俄国。
1706457219
1706457220
普法战争结束以后,法国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作为法国抵抗德国天然屏障的孚日山脉就被划进了德国领土。对于法国来说,从边境线到首都巴黎,基本上就是一马平川。
1706457221
1706457222
为了防止德国入侵,法国就在德法边境线上修筑了一系列堡垒。可与此同时,法国和比利时的共同边境却没有设防。
1706457223
[
上一页 ]
[ :1.70645717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