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457408e+09
1706457408 德国在巴尔干没有直接利益,但德国的盟友奥匈帝国有,而德国的对手俄国也一直把斯拉夫民族占主体的巴尔干半岛看成自己的势力范围,奥匈和俄国就都坐不住了。
1706457409
1706457410 奥匈帝国主动来找俄国商量。俄国虽然野心很大,可是因为刚在日俄战争里吃了败仗,有那个心没那个力,就只好同意奥匈帝国的主张,任由奥匈把原属奥斯曼土耳其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给吞并了。这整件事情后来被叫做“波斯尼亚危机”。
1706457411
1706457412 尽管这次波斯尼亚危机的事情没有闹大,但是影响还是很深远的:巴尔干地区最强大的独立国家——塞尔维亚本来也想吞并波黑,从而获得出海口,可惜自己的俄国老大哥不争气,塞尔维亚从此只好掉头南下另谋出路,继续给巴尔干这个火药桶加温;至于奥匈帝国呢,地球人都知道奥匈单靠自己是没法在巴尔干呼风唤雨的,背后给它撑腰的是德国。这也就是说,德国已经半公开地插手巴尔干半岛的事务,进一步地火上浇油。
1706457413
1706457414 后面会说到,6年后爆发的一次大战的导火索,也跟这次巴尔干危机有很大的关系。
1706457415
1706457416 同样是在1908年,威廉二世的大嘴巴又给自己惹了个祸:
1706457417
1706457418 这一年,英国的《每日电讯报》采访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本来想对英国说几句好话,可是这人表达能力实在有问题。一句讨好英国的好话被他给说成“我知道,大多数德国人都不喜欢英国,可是我本人是个例外。”
1706457419
1706457420 说完这些话之后,威廉二世让当时的德国宰相冯·比洛审核讲话稿。冯·比洛一时疏忽,威廉二世这话就原封不动地公之于众了。消息传到英国,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威廉二世觉得很没面子,就把气都撒到冯·比洛身上,这个马大哈赖了几个月以后只好辞职了事。
1706457421
1706457422 到了1911年,自觉在第一次摩洛哥危机期间吃了亏的威廉二世,再次派出军舰访问摩洛哥的港口城市阿加迪尔,由此又引发了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1706457423
1706457424 从7月到11月,法国和德国反复进行了会谈。会谈的结果还算顺利,两国把各自在非洲的殖民地做了一些交换:德国把乍得南部的土地交给法国,法国则把刚果北部的土地交给德国,德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权益,法国则把摩洛哥变成了自己的保护国。
1706457425
1706457426 德国挑起的又一起列强争端,好说歹说总算以和解收场了,仗还是没打起来。
1706457427
1706457428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世界政治局势紧张得不行,各国列强剑拔弩张,又是军备竞赛又是危机、冲突,好像一颗火星儿都能引爆全世界。从三国同盟到三国协约,从摩洛哥危机到波斯尼亚危机,世界大战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
1706457429
1706457430 1911年9月,意大利趁着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北非局势不稳的机会,借口自己在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的利益遭到侵犯,向土耳其发动了战争。
1706457431
1706457432 这场意土战争的过程没啥好说的,但结果却值得咱们所有的历史爱好者牢记:到了1912年10月,意大利居然打赢了。据我的不完全统计,这很可能是意大利进入近代以来,不靠外力所赢得的唯一一场战争——当然,从这个结果也能看出来,德国后来的盟友土耳其已经废物到了什么地步。
1706457433
1706457434 意土战争刚一结束,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就打起来了。这次的对战双方是塞尔维亚、黑山、保加利亚和希腊组成的巴尔干同盟,对抗连意大利都打不过的奥斯曼土耳其。
1706457435
1706457436 这场仗从1912年10月打到1913年5月,土耳其被打败了。除了伊斯坦布尔周围的一小块土地之外,土耳其只好把自己的全部欧洲领土割让给了巴尔干同盟各国,还被迫允许阿尔巴尼亚独立。
1706457437
1706457438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刚打完,由于大家伙儿觉得保加利亚拿到的好处太多了,得让它吐出来,于是,1913年6月大家又打了第二次。
1706457439
1706457440 这次的对阵双方,是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希腊加上倒戈过来的土耳其,对几个月前占了便宜的保加利亚。
1706457441
1706457442 保加利亚当然打不过四国联军,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只打了三个月就以联军的胜利收场。保加利亚被迫割让了大量土地。
1706457443
1706457444 在这两场局部战争里,塞尔维亚可是两战两胜,一跃成为巴尔干半岛上冉冉升起的斯拉夫民族之星。一时间,几乎全体斯拉夫人都把塞尔维亚当成了抵抗奥匈帝国侵略的希望所在。塞尔维亚的自我感觉也很是良好,越来越不把奥匈帝国放在眼里,这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就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由头之一。
1706457445
1706457446 历史的脚步毫不停歇,转眼就到了1914年。
1706457447
1706457448 这一年,奥匈帝国的皇储,弗朗兹·约瑟夫一世皇帝的侄子弗朗西斯·斐迪南大公爵很郁闷。
1706457449
1706457450 15年前,斐迪南爱上了哈布斯堡王室的宫廷女侍,索菲·肖特克女伯爵。
1706457451
1706457452 跟我这样的小老百姓相比,伯爵那可是大得不得了的贵族。可是,跟奥匈帝国皇室相比,伯爵就差太远了——伯爵上面是侯爵,侯爵上面是公爵,公爵上面还有大公爵和亲王,然后才是皇帝陛下。
1706457453
1706457454 斐迪南和索菲真心相爱,可是在弗朗兹·约瑟夫看来,索菲的地位跟个使唤丫头差不多。皇储娶使唤丫头,这也太门不当户不对了。
1706457455
1706457456 没想到斐迪南是个对爱情很坚贞的家伙,要死要活地非要娶索菲。弗朗兹·约瑟夫也不敢把侄子逼得太过分——1889年,他自己的亲生儿子,前皇储鲁道夫公爵,就是因为爱上了个使唤丫头,可是得不到自己的结婚许可,居然开枪自杀了。
1706457457
[ 上一页 ]  [ :1.70645740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