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458091
1706458092
潘兴将军率领的美国远征军,论作战经验当然比不上英法那些打了四年仗的老兵油子;可是,美军装备好,士气又特别高,在埃纳攻势的紧要关头,潘兴派美国第2师和第3师赶去救场。
1706458093
1706458094
美国的这俩师几乎没有战斗经验,但也正是因为没有战斗经验,才不知道战场的可怕。十几天的时间之内,美军顶住了德军的进攻,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很多美国部队伤亡率超过了40%,光是第2师就损失了9777人,其中光是从属于第2师的海军陆战队,就损失了5183人。
1706458095
1706458096
为了感谢美军的重大牺牲,法国政府把埃纳地区的贝莱奥森林命名为“海军陆战队森林”,现在仍归美国政府所有。
1706458097
1706458098
鲁登道夫不甘心,在6月9日这一天又发动了1918年的第四次大规模进攻,这次的目标是扩大德军在马恩河的突出部,并且把它跟亚眠突出部联接起来。
1706458099
1706458100
德军的渗透战术很成功,向前推进了大约10公里,可是,10公里对于结束大战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了。
1706458101
1706458102
7月15日,德军又在西线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进攻,史称第二次马恩河之战。德军集结了自己所能集结的最后力量——53个师,对23个法国师,9个美国师,2个意大利师和几万名英军。尽管人数占优势,德军毕竟已经精疲力竭了。这次攻势只维持了不到3天,鲁登道夫就不得不命令部队撤退。
1706458103
1706458104
从3月到7月,德军在西线连续发动了五次攻势,收效甚微。这四个月期间德军损失了80万人,无法再弥补;而协约国尽管一共损失了将近100万人,但这个窟窿很快就被源源不断赶来的美军给填上了。
1706458105
1706458106
现在,总算轮到挨了德军四年打的协约国进攻了。
1706458107
1706458108
从7月18日开始,福煦领导的协约国联军开始大举反攻。
1706458109
1706458110
7月18日当天,芒让率领的法国第10集团军和美军第1,第2师开始猛攻埃纳-马恩突出部,8月6日,德军的这个突出部被拔掉;8月8日,协约国联军开始进攻亚眠-索姆河-努瓦荣突出部,这也成为了4年半以来西线为数不多的,德军损失超过协约国部队的一次战役。
1706458111
1706458112
鲁登道夫后来把1918年8月8日这一天称为“德国的暗淡日子”。他承认,“随着更多的美军加入进来,形势必然对我们越来越不利。”德军的士气空前地低落,很多士兵开了小差,军官们对下级不服从命令的行为无可奈何,德军距离崩溃已经为时不远了。
1706458113
1706458114
8月14日,好久都没机会说话的威廉二世,在德军最高统帅部的会议上决定,必须找机会和协约国展开和谈。可是我在前面说过,从1916年以来,德国已经转入战时军事独裁了,皇帝说的话没人听,一切要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俩人说了算。
1706458115
1706458116
其实,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说话也不算数了——挨了四年揍,现在得理不饶人的协约国军队才不管德国皇帝的和平努力呢!
1706458117
1706458118
英法美各国军队在西线不断进攻,到了9月份,在法国已经有了39个美国师,每个的人数都是德国师的两倍,除此之外,还有102个法国师,60个英国师,12个比利时师,2个意大利师和2个葡萄牙师,合计217个师;而德军只有193个师,其中84个师还是后备军,很多德国师都不满员,德国的盟友更是只有奥匈帝国的4个师。
1706458119
1706458120
9月12日,美军开始猛攻圣米耶尔突出部,德军自己也知道抵挡不过,只好主动撤退。美军用了不到30小时就收复了这个突出部,占领了大约500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抓了16000名德军俘虏,缴获大炮450门。
1706458121
1706458122
得胜的美军再接再厉,又在9月26日,以超过60万人的惊人力量,发动了默兹-阿尔贡攻势,到10月31日,战役以美军的全胜告终。
1706458123
1706458124
德军终于抵挡不住了,西线德军只好放弃4年半以来占领的大片法国土地,退守到一条叫做“兴登堡防线”的防御阵地后面——大家需要牢牢记住的是,这条兴登堡防线仍然在法国的土地上。
1706458125
1706458126
就在德国节节败退的同时,德国的盟友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了。
1706458127
1706458128
同盟国里第一个完蛋的是保加利亚。由于德国人的第11集团军被调到了西线,失去了德军援助的保加利亚抵抗不住协约国55万大军的进攻,1918年9月30日,被迫和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
1706458129
1706458130
接下来是土耳其。英国军队在美索不达米亚和中东地区发动的决定性攻势,最终摧毁了这个有500年历史的大帝国。1918年10月30日黄昏,土耳其代表和英国代表签订了停战协定。
1706458131
1706458132
奥匈帝国撑的时间稍微久一点:尽管它在前后12次伊松佐河战役里,差点就能打到罗马去,消灭意大利,可是还是被国内众多斯拉夫民族的起义给搞垮了。它的一些属国纷纷独立,布尔什维克革命也开始了,走投无路的奥匈帝国只好在11月3日宣布向协约国投降。
1706458133
1706458134
接下来就轮到德国自己了。
1706458135
1706458136
仗打到这个份儿上,德国的力量已经被耗尽了。1918年从8月份以来,已经有30万德军被俘虏,整个10月份,只有一个新建师列入了后备军,德军的兵力下降到协约国的37%。铁路系统已经被过度使用到近乎瘫痪的地步,有50万士兵都在距离前线很远的地方。
1706458137
1706458138
9月28日,鲁登道夫的精神崩溃了——他在总参谋部的例行会议上虚脱了。经过和兴登堡的商议之后,两人建议威廉二世向盟国求和。
1706458139
1706458140
10月4日,德国政府任命巴登的马克斯皇子为总理,12日,马克斯正式向美国政府求和,可是因为13日这天一艘美国邮轮中了鱼雷,美国政府断然拒绝同德国谈判。
[
上一页 ]
[ :1.70645809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