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458141
1706458142
10月28日,威廉二世要求鲁登道夫辞职,想借此挽回局面,可是为时已晚。
1706458143
1706458144
10月29日,威廉港的水兵拒绝执行总参谋部下达的出海作战命令,发生兵变,军舰上升起了象征革命的红旗,成千的士兵高唱着马赛曲在街道上前进。
1706458145
1706458146
11月4日,起义已经席卷德国北部,并且迅速蔓延到中部和南部。
1706458147
1706458148
内忧外困,德国终于撑不住了。
1706458149
1706458150
停战吧!四年半的时间,德军损失了177多万军人,另有422万军人受伤;四年半的时间,德国饿死了70万人。在德国这样一个传统的男权社会里,有230万妇女不得不替代男人在工厂里做工。
1706458151
1706458152
德国给世界带来的损失,就更加惊人了。
1706458153
1706458154
一次大战期间,全球有超过30多个国家参战,总动员兵力超过6000万人。经过四年半的大战,阵亡军人超过860万人,负伤军人超过2122万,至于因战乱而死的平民人数,永远无法准确地计算。
1706458155
1706458156
一战总共给全球造成了338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光是德国潜艇击沉的协约国商船,就超过1115万吨。至于因为战乱而流离失所的平民,更永远无法获知他们的数目。
1706458157
1706458158
11月9日,兴登堡来到位于比利时斯帕地区的德军总部,正式通知威廉二世,德军已经没有力量保护他了,“我必须劝告陛下退位,并前往荷兰。”
1706458159
1706458160
富二代威廉二世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会走到这一步,他在第二天流亡到了中立国荷兰。
1706458161
1706458162
11月11日,德意志第二帝国正式和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
1706458163
1706458164
根据协定,德国同意从所有入侵的领土撤出,这其中包括1871年从法国得到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德国保证遣返所有协约国战俘和平民俘虏而不要求立即交换;它还交出了大量战争物资,包括5000门大炮和25000挺机枪,至于包括10艘战列舰,6艘战列巡洋舰,8艘轻型巡洋舰和50艘驱逐舰在内的公海舰队,则连同全部潜艇交给协约国扣留。(后来到了1919年6月,德国水手们因为对《凡尔赛和约》不满,把他们的战舰全凿沉了。)
1706458165
1706458166
德国即将迎来它屈辱的日子,不过,这已经与本章的主角威廉二世无关了。
1706458167
1706458168
威廉二世逃到了荷兰。由于他在一战期间没有入侵这个中立的小国,荷兰政府就在战后给予了这位退位君主以很好的庇护。
1706458169
1706458170
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上,战胜国想追究威廉二世的战争责任,但由于荷兰政府拒绝引渡,只好草草作罢。
1706458171
1706458172
威廉二世此后生活在荷兰政府为他提供的多恩城堡里,他在这里度过了长达23年的晚年时光。据说,他曾经在这里读到过《孙子兵法》的德文版,当他看到“主不可以怒而兴师”这句时,脱口而出“我要是早能够看到这句话就好了!”——他还在为自己发动一战找借口。
1706458173
1706458174
1922年,他的回忆录出版。
1706458175
1706458176
1941年6月5日,荷兰早已经被纳粹德国占领,82岁的前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据说,他希望在他的葬礼上不要出现纳粹的标志。
1706458177
1706458178
不过,为他筹办葬礼的德国纳粹党没有满足他最后的要求。
1706458179
1706458180
1706458181
1706458182
1706458184
十个人的德意志 第九章 希特勒——从天使到魔鬼
1706458185
1706458186
(1)
1706458187
1706458188
1938年3月14日下午,维也纳。
1706458189
1706458190
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纳粹党领袖阿道夫·希特勒,在盛大的欢迎人群中间重返奥地利首都。4月10日,德奥两国就合并问题分别举行了全民公决,公决的结果是,第三帝国99.08%的居民赞成两国合并,奥地利99.75%的居民也投了赞成票。
[
上一页 ]
[ :1.70645814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