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45826e+09
1706458260 所以,他是在柏林附近的一家陆军医院养伤时听到的停战消息。
1706458261
1706458262 (2)
1706458263
1706458264 停战消息对于希特勒来说就是晴天霹雳。据他自己后来回忆说,自从他母亲去世以后,他第一次放声痛哭——德国人打输了,德国的前途一片茫然。
1706458265
1706458266 跟希特勒一样茫然的是千百万德国老百姓。
1706458267
1706458268 德国战败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就此灭亡,德国的政局乱成了一团糟,东一个新政府西一个共和国一个劲儿地往外冒,唯一能稍微控制控制大局的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主席弗雷德里希·艾伯特。
1706458269
1706458270 到了1919年1月份,德国总算重新进行了国会大选,艾伯特胜出。因为柏林的暴力事件层出不穷,他就把新国会搬到了图林根的一个叫魏玛的小城去开。
1706458271
1706458272 国会在魏玛通过了新宪法,这样一来,德国在动荡了小半年之后总算稍微安定了下来。尽管新政权名义上还叫“德意志帝国”,但它事实上是个共和国,又因为它的宪法是在魏玛通过的,所以史称“魏玛共和国”。
1706458273
1706458274 魏玛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头等大事,就是派代表去巴黎参加一战战胜国们组织的巴黎和会。
1706458275
1706458276 巴黎和会是1919年1月18日在凡尔赛的镜厅里开始的。法国人挑这个时间(德意志第二帝国成立48周年),这个地方(德意志第二帝国宣告成立的大厅)举行针对德国的和平谈判,目的就是要给战败的德国一个好看。
1706458277
1706458278 这个巴黎和会一开就是半年,虽然开的时候号称是为了全世界的永久和平,可它后来成了世界历史上强权政治的重要代表:参加巴黎和会的一共有来自38个战胜国的70名代表,不带战败国德国、奥地利和匈牙利玩,俄国因为1917年闹了革命,然后又跟德国单独媾合,也被排斥在外。
1706458279
1706458280 就是这70个战胜国代表,绝大多数也是不远万里来巴黎打酱油的——只有五大战胜国(英、法、美、意、日)组成的“十人委员会”才有资格做决定,别的国家那60个代表只能在外围等消息。
1706458281
1706458282 就是这五大战胜国的十人委员会,也因为矛盾重重,谈不到一起去。日本和意大利的四个代表,还有英法美三国的外交部长先后退出会议。最后只剩下仨人讨论,可美国总统威尔逊又被英法排挤,最后这个盛大的巴黎和会就变成了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莱蒙梭的二人转。
1706458283
1706458284 魏玛共和国派出来的德国代表团是4月29日才赶到凡尔赛的,来了就被挡驾,不让参加讨论。5月7日,在会场外守了一个星期的德国代表团接受了和会的条件,可德国政府又不答应,召回了代表团,德国也就此彻底退出了和会。
1706458285
1706458286 在德国代表没有参与的情况之下,巴黎和会在6月28日通过了《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俗称《凡尔赛和约》。
1706458287
1706458288 《凡尔赛和约》全文共计15部分,440条,刀刀见血,条条割肉。概括地说一下:
1706458289
1706458290 领土方面:德国把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法国,北石勒苏益格经公民投票回归丹麦;德国承认波兰独立,承认卢森堡独立;所有海外殖民地归战胜国分配,把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等等。
1706458291
1706458292 军事方面:莱茵河以西的德国领土(通称莱茵兰)由协约国军队管辖15年;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不得有坦克或重型火炮,取消总参谋部;海军不得超过1.5万人,只准许保留24艘军舰,不得拥有潜水艇;不得组建空军;不得拥有化学武器;废除义务兵役制,军官总数不得超过4万人,等等。
1706458293
1706458294 经济方面:德国向战胜国赔款2260亿马克,以黄金赔偿。(相当于10万吨黄金,折合当时的320亿美元,放在今天大约4000亿美元以上。)
1706458295
1706458296 总而言之,根据这个《凡尔赛和约》,德国损失了13.5%的领土,全部的海外殖民地,12.5%的人口,16%的煤炭产地,50%的钢铁工业。至于经济赔偿呢?后来的德国赔了停,停了赔,直到2010年10月3日才算把钱赔完。
1706458297
1706458298 很难说《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惩罚是不是过分:历史都是胜利者写的,甭管怎么说,人家英法把你德国打败了,想怎么折腾你都是应该的。
1706458299
1706458300 可德国的老百姓就不这么看了。看到这么苛刻的《凡尔赛和约》,德国人突然想到,一战的时候自己在东线已经打赢了,至于西线,停战的时候战线还在法国和比利时的土地上呢!怎么当时的德国说败就败了?!这里面肯定有鬼!
1706458301
1706458302 这时候,一战时期的德军总参谋长,魏玛共和国的陆军总司令兴登堡就站出来胡说八道了。
1706458303
1706458304 兴登堡对着巴黎和会后成立的国际联盟所派出来的调查委员会说,1918年11月前后的德国根本就没败,倒霉就倒霉在国内的犹太人和共产分子身上。这帮人唯恐天下不乱,在德国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先是煽动基尔军港的水兵造反,然后又在德国各地闹事,最后才把德国给整趴下了。
1706458305
1706458306 这就是一战后在德国盛行一时的“刀刺在背传说”。
1706458307
1706458308 其实,兴登堡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身为一战时德国的最高军事长官,1918年的德国已经山穷水尽到了什么地步,兴登堡比谁都清楚,而且德军停战的命令,就是兴登堡的副手鲁登道夫亲自下的。虽说那时候德国的军政大权主要在鲁登道夫手里,兴登堡更多地就是个挂名的头头,但德国停战前夕的残酷现状和种种考虑,兴登堡不可能不知道。一个证据就是,1918年10月2日在御前会议上,代表总参谋部要求威廉二世立刻下令停战的,就是兴登堡本人。
1706458309
[ 上一页 ]  [ :1.7064582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