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549356
1706549357
迦太基的托菲特被一代代在此工作的考古学者破坏得如此严重,以至于几乎不可能重建该地的自然环境。地中海西部地区的其他托菲特的保存程度要好得多。例如,位于萨丁尼亚海岸苏尔其斯一块露出地面的岩层之上的托菲特,是由一堵用当地大块火山岩垒成的巨型长方形围墙围成的。由于拥有厚实的墙体和蓄水池,这处托菲特似乎还被当作苏尔其斯居民在动乱时期的避难所。
1706549358
1706549359
对迦太基的人类骨殖和灰烬的分析显示,它们大多属于死婴和新生儿的,这明显带有自然死亡的味道。这一发现得到了位于萨丁尼亚的萨罗斯托菲特的支持,在那里发现的幼童只有2%的人年龄在几个月以上。[54]对此,有人解释为“莫尔克”献祭仪式本身与人祭并无瓜葛,而是用死人来代替活着的牺牲品,当没有死人可用的时候,就用一只鸟或一头牲畜代为献祭。
1706549360
1706549361
那些对迦太基人和地中海西部其他腓尼基人用婴儿献祭的说法持怀疑态度的人还指出,这一时期在墓地中发现的儿童坟墓的数量很少,这很奇怪(迄今为止发现了超过2000座坟墓,只有约100座里埋着婴儿的尸骨)——如果考虑到这一时期的婴儿死亡率(据估计高达30%~40%)的话。这些异议引发了这样一个理论:托菲特实际上是未成年人的埋骨之地。托菲特通常位于城市的边缘之地也表明,这些受害者被认为是社会的边缘人物。因而,“莫尔克”仪式的目的在于将这些死婴引见给天神或女神,而非献祭。
1706549362
1706549363
虽然这类结论与早期在迦太基托菲特举行的仪式的用品相吻合,但它们对于较晚期的证据则解释力大大下降。当对年代为公元前4~前3世纪的瓮中所盛的东西进行分析时,结果显示这些瓮里装有孩童骨灰的比例要高得多。此外,与源自公元前7~前6世纪的人类灰烬往往来自早产儿和新生儿这一事实相反的是,后期单独埋葬的多为较年长的儿童(年龄为1~3岁)。某些源自这一时期的瓮中装着2~3个孩子的骨殖——通常为一个2~4岁的孩子,与1~2个新生儿或早产儿。他们之间的年龄差异(达2岁)表明他们可能是兄弟姐妹。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无论是死婴,还是动物替代品,如今均被认为不足以抚平巴尔或塔尼特的情绪,当某个按照许诺要被献给天神的婴儿夭折的时候,一个更为年长的孩子就必须作为献祭的替代品。在刻于石碑上的铭文中,迦太基的父亲们通常用反身代名词的所有格形式“BNT”或“BT”来强调如下事实:他们用于献祭的孩童并非只是一些替代品,而是他们的亲骨肉。发生在迦太基托菲特的众多实例中的一个就阐明了这种献祭仪式的性质:“汉诺之子,米尔基亚索恩之孙波米尔卡在此起誓,献于巴尔的面孔——塔尼特女士与巴尔·阿蒙——的是他的亲生儿子。愿您赐福于他!”[55]
1706549364
1706549365
托菲特是某种类型的儿童墓地的观点,受到了这样一个事实的削弱:将在迦太基墓地里发现的儿童坟墓所占的比例,与在古代世界其他地方发现的证据相比,两者是高度契合的。事实上,相关记录的缺乏仍很有可能仅仅是考古学家没有将体积小并且保存状况通常很差的儿童骨骸记录在案的结果。同一时期的希腊作家认为迦太基人用孩童献祭,而考古学的证据意味着,他们的说法不能仅仅被当作反迦太基的毁谤性言论而置之不理。
1706549366
1706549367
这一结论源于,在重大的危机时期,迦太基人和西部的其他腓尼基人为了他们的家人和社群的利益,的确会牺牲他们的亲生骨肉来献祭。考古证据亦清晰地表明,托菲特并非一个黑暗的秘密,而是西部腓尼基人的名望象征。拥有一处托菲特是巨大的荣耀,这种荣耀只有最大、最富有的移民点才能够获得,被贡献出来作为祭品的孩子几乎都是上流人士的后代。[56]然而,在托菲特举行的仪式也被认为是让“整个”社群的福祉延续下去的重中之重,并得到公共权威的正式认可。[57]
1706549368
1706549369
托菲特在迦太基和其他西部腓尼基定居点中的持久意义,彰显了黎凡特文化传承在它的公民群体中长期存在的重要性,但与此同时,新老社群之间的政治和文化差异也越来越大。事实上,数百年后在黎凡特地区荡然无存的托菲特,是作为一个宗教机构在西部定居点成功发展壮大起来的,而并不仅仅是移民社群那天生的保守主义的缩影。可以肯定的是,它是正在开始从将其团团包围的黎凡特同胞的阴影中浮现的,地中海西部腓尼基世界之活跃性和一致性的象征。
1706549370
1706549371
1706549372
1706549373
1706549375
迦太基必须毁灭:古文明的兴衰 一个超级商业强国的崛起
1706549376
1706549377
公元前573年,经过十三年的围困之后,泰尔被迫与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签订了屈辱的和平协议。传统意义上的学术观点认为,泰尔作为独立商业政权的地位就此终结,这使得它那些遥远的西部殖民地大约在同一时期陷入了经济危机。[58]事实上,这两件事反映了同一个经济难题——银价的暴跌。由于对近东地区的白银供应过剩,到了公元前6世纪初,西班牙与黎凡特地区间的跨地中海贸易运输大大减少。
1706549378
1706549379
于是,泰尔再也不能作为贵重金属市场上的统治者而得到之前所享受的保护,西班牙南部海岸的众多小型腓尼基贸易点如今也死到临头了。很多这类移民点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依靠经由加迪斯航线的小型货船所推动的小规模贸易,一旦这些船只离去,这些社区很快会被废弃了。相反,地中海中部的腓尼基殖民地似乎相对毫发无损地从经济危机中脱颖而出,这可能是因为它们的首要经营重点位于伊特鲁里亚的南北轴线上,且该轴线连接着爱琴海。[59]
1706549380
1706549381
对于迦太基而言,泰尔人在这一地区的海运事业的终结看起来成了它自己进一步扩张贸易网络的一次重大机遇,这对来自地中海东部、埃及和黎凡特的商品和原材料的供应线而言,尤为如此。[60]黎凡特-西班牙贸易航线的崩溃在迦太基前期的发展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今将成为被一名德国学者称为“Der Aufstieg zur Grossmacht”(超级强权的崛起)的历史事件的催化剂。[61]
1706549382
1706549383
对这一新的超级强权的本质是什么争议极大。许多观点受到古代与现代世界大帝国影响的历史学家,情愿将迦太基视为一个通过军事和经济压力,寻求迅速统治地中海西部地区的帝国主义政权。[62]站在敌对立场上的古希腊史学著作,以及为数更多的现代人的偏见联合起来,形成了这样一种印象:迦太基人是一群好斗、恶毒的东方入侵者,他们的明确目标是蹂躏早已浸润了西方文明的古代世界。尤其是在西班牙,那里的迦太基人经常被指责应对古塔尔特苏斯王国的灭亡负责。出于对宣扬塔尔特苏斯王国是一个伟大的西方文明——无疑是西方的特洛伊——这一观点的热衷,一些学者主张,古代安达卢西亚地区于公元前6世纪晚期遭受了迦太基人的野蛮入侵。[63]这些观点得到了日后许多罗马文献的证实,它们记载道,枯鱼涸辙的加迪斯市民曾请求迦太基人帮助抵御敌对的西班牙势力,结果迦太基人背信弃义地攻占了加迪斯城。[64]
1706549384
1706549385
这些并不是这一时期仅有的针对迦太基人帝国主义行径的指控。根据公元3世纪的罗马历史学家查士丁(Justin)的记载[他所借鉴的是庞培·特罗古斯已散佚的《反腓力史》(Philippic Histories)中的说法],马尔库斯(Malchus),一位迦太基将军或“国王”,在蹂躏了西西里岛的众多地区后,于公元前6世纪中叶在萨丁尼亚被打得一败涂地。无法接受这种耻辱的迦太基元老院将这位将军及其余部处以流放之刑。然而,马尔库斯和他的士兵们对这一严厉的判决感到愤怒——特别是他们在过去的平叛中曾取得辉煌战功——并发动了叛乱。在包围迦太基后,马尔库斯攻占了这座城市,但他最终在被指控密谋自立为王后遭处死。[65]
1706549386
1706549387
查士丁还记载道,公元前6世纪晚期,另一个名叫马戈(Mago)的迦太基将军,据说派了一支由他的两个儿子哈斯德鲁巴和哈米尔卡指挥的军队前往萨丁尼亚。当哈斯德鲁巴死于战伤的时候,这次远征行动差点以惨败告终,但迦太基人最终成功在该岛南半部建立了自己的地盘,并迫使几个土著部落撤退至内陆山区。[66]这对考古学界而言,无疑是公元前6世纪中期该岛处于动荡不安局面的有力证据。位于蒙特希莱和库库里杜斯的腓尼基移民要塞都被废弃了——后者是在被烧毁后废弃的——努拉吉人位于苏努拉可希(Su Nuraxi)的主要定居点则被狂暴地摧毁了。[67]
1706549388
1706549389
这些对公元前6世纪时迦太基人暴虐、贪婪的绘声绘色的描述,必然招致众多质疑之声,特别是这些故事诞生于一个已过去很多年的时代,况且当时(布匿战争之后)对迦太基人极度负面的刻板印象,已在希腊人和罗马人的文化想象力中根深蒂固。在萨丁尼亚,并无迦太基人在这一时期长期占领该地的迹象。在考古学记录中显而易见的关于暴虐、动荡局面的记载,或许彰显了存在于腓尼基人与土著人之间的骚乱,甚至是与努拉吉人之间的两败俱伤的冲突。[68]
1706549390
1706549391
如果马尔库斯和马戈的故事有任何事实基础的话,那它们可能是某些遥远回忆的文学演绎,这种演绎与迦太基人的短暂介入以保护岛上腓尼基人利益的行动有关。在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迦太基约50%的粮食仍依赖于从国外进口,而萨丁尼亚仍是一个重要的供应来源。[69]实际上,在公元前6世纪期间,迦太基人在该岛的战略似乎是通过建立两座新城镇卡拉里斯(卡利亚里)和那不勒斯,而致力于改善对内陆地区农产品和原材料的征集和运输,而非积极的征服。[70]
1706549392
1706549393
西班牙南部同样并无迦太基人入侵的有力证据。塔尔特苏斯王国的灭亡与迦太基入侵完全无干,而与它的内部争斗和作为上层阶级主要财源的,与黎凡特地区金属贸易的终结息息相关。[71]即便日后文献中所提到的迦太基人的军事干涉真的发生了,其所持续的时间也必然很短,因为并无关于他们长期占领西班牙南部的考古学证据存在。从某种程度上说,迦太基人进入了黎凡特-伊比利亚金属贸易体系崩塌所带来的经济真空之中,但只是在极为有限的程度上进入。迦太基人在安达卢西亚(如在维拉雷科斯一样)进行了一些殖民活动,但看上去最为成功的是直接对已有的腓尼基移民点,如马拉加和埃布索斯(位于伊比沙岛)进行的重建和扩大。[72]直到公元前5世纪晚期/公元前4世纪初,迦太基才开始获得对海外领地的直接控制权,即便如此,它也并不符合任何可能存在于我们观念中的“帝国主义”模式。几乎没有证据表明迦太基有过领土征服、行政控制、征税、商业垄断的行为,或拨发对外政策经费。[73]
1706549394
1706549395
1706549396
1706549397
1706549399
迦太基必须毁灭:古文明的兴衰 踏足非洲
1706549400
1706549401
按照传统观点,迦太基人在这一时期的商业扩张被归因于农业腹地的长期缺乏。[74]然而,来自迦太基的新考古学的确凿证据显示,尽管这一时期迦太基人继续维持并实实在在地扩大了他们在海外的贸易网络,他们也在逐渐放弃先前所严重依赖的海外粮食进口。对古代植物的分析展示了迦太基公民所享用的种类格外丰富的食物:小麦、大麦和其他谷物,多种多样的蔬菜、豆类植物(如小扁豆),以及如石榴、无花果、葡萄、橄榄、桃子、李子、西瓜之类的水果,此外还有杏仁和开心果之类的坚果。鱼和其他海产品、绵羊、山羊、猪、鸡也被纳入食谱之中,甚至有时还吃狗肉。[75]从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起,这些食物大多来自迦太基的北非领土。[76]
1706549402
1706549403
1706549404
1706549405
[
上一页 ]
[ :1.70654935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