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621760
第一首短歌直接延续了长歌最后两行的情绪。它吟咏了露宿在阿骑野的人们因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之中,所以无法安然入睡。此次狩猎的场景与往日里日并皇子的狩猎场景重合在一起。这首短歌对此情形重新加以确认。或许人麻吕本人就露宿在这里,实际体会了这种情形。
1706621761
1706621762
1706621763
1706621764
1706621765
柿本人麻吕,歌川国芳绘
1706621766
1706621767
第二首短歌,在时间上稍微回溯过去,吟咏了踏遍荒野的情形。“黄叶”是“去”的枕词,“君去也”是说日并皇子已经故去。在这首和歌中,第三句之后的内容都与曾经的狩猎紧密相关。
1706621768
1706621769
第三首短歌吟咏了黎明时分的大自然。东方的天空中现出光芒,将大自然唤醒,人们也从睡梦中醒来。人麻吕站在原野中间,观望着大自然的景象出现在眼前。遥望天地间,当目光转向西边的天空时,看到淡淡的月亮正往下落。这首短歌是人麻吕的代表作之一,正如人们所评价的那样,它是一首雄浑、壮丽的著名和歌。随着太阳的升起,大自然开始苏醒。不知什么时候,大自然苏醒的气息与作者的心跳节拍重合在了一起。
1706621770
1706621771
在赞美宏伟壮丽大自然的第三首和歌之后,是以大自然为背景,歌唱雄壮的狩猎景象的第四首短歌。“日并皇子”这个名词第一次出现在这首和歌中。从此前的三首短歌来看,已故父亲的身影与儿子轻皇子的身影完全重合,轻皇子的狩猎行为不仅仅为大自然所祝福,而且也为往事所祝福。过去的“去狩猎”的行为以“又是拂晓时”的表达形式强势回归。这种略带曲折的表现手法值得玩味。至此,长歌的袅袅余音戛然而止。
1706621772
1706621773
上述人麻吕创作的一首长歌和四首短歌延续了仪礼歌(向身份高贵的人献上的歌)的样式,同时,人麻吕也充分展现了其作为歌人的能力。尤其是四首短歌中的自由不羁和恰到好处的着眼点、顺畅流利的语言以及环环相扣的结构都令人玩味。律令制统治结构正在重组之际的古代国家正处于这样一个时期——神话性的自然观和人类观与源自个人的情绪、思维和行为既对立又共存的时期。作为一个下层官吏,人麻吕服务于这样一个古代国家的中枢机构——宫廷,创作出在具有共同性的表达方式中融入了个人情绪和思考的独具特色的作品。
1706621774
1706621775
人麻吕的作品多为仪礼歌,但除仪礼歌之外,他也创作了一些抒发个人情怀的和歌作品。比如下面这首和歌。
1706621776
1706621777
柿本朝臣人麻吕从石见国别妻上来时歌
1706621778
1706621779
石见海,角浦回,
1706621780
1706621781
人们好像都在说,没有泊船好海湾,
1706621782
1706621783
也无采藻之浅滩,人们似乎都在谈,
1706621784
1706621785
哎呀呀,没有好海湾,
1706621786
1706621787
哎呀呀,没有浅海滩。
1706621788
1706621789
海湾好捕鲸,面对海岸边,
1706621790
1706621791
和多津哟,荒石滩,
1706621792
1706621793
绿油油的,漂亮海藻一片。
1706621794
1706621795
清晨海鸟振翅飞,海风轻拂面,
1706621796
1706621797
傍晚海鸟振翅飞,波浪层层卷。
1706621798
1706621799
乘波浪,海藻涌海滩,
1706621800
1706621801
如同海藻般,依稀妹妹依身边,
1706621802
1706621803
好似霜露降,落至我眼前。
1706621804
1706621805
此路行,路途多艰险,
1706621806
1706621807
多少次,回首看,
1706621808
1706621809
去故里,更遥远,
[
上一页 ]
[ :1.7066217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