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626507
1706626508
(出处同上,第89页)
1706626509
1706626510
兼好有一种自觉,他不在乎自己写的东西会得到世人什么评价。他就是书写一种以自我为本位的闲暇之作,或者说打发时间之作。当时人们在公的世界中,为了统治而书写的都是模范、先例、重要事项等。即使在私的世界中,也要写那些得到了传统价值观认可的和歌,人们共同经历的大事件,或是拥有很多读者的物语(小说),等等。在这样的时代里,兼好这种自己独有的思考、面向自我的写作到底要往哪里去,应该如何定位呢?兼好对自己的写作抱有一种不知在何处立足的想法,也就是必然的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写下的是似乎曾在胸中涌动出现过,但又不自觉间消失的东西,我并未将它们综合整理,而是随着思绪记录了下来”。这种自我定位的无意识反映了兼好的那种不知如何定位写作的困惑与彷徨。
1706626511
1706626512
然而,即使不清楚自己的写作该如何定位,以及不知谁会如何阅读它,但兼好却仍然热忱不减,任由自己的兴致带着自己的笔自由驰骋。他当然是一句一句地把自己的思维写下来,但如果思维和写作的齿轮很好地咬合在一起时,就会出现“文章天成、妙手偶得”的境界,就好像思维自己把自己写了出来那样自然,而且写着写着也会唤起下一个想法。写作,能给人带来一种神秘的热情。兼好表达说,那就“好像进入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状态,心气昂然而至”。写作时能感受到的那种热情,是一种无法在其他地方获得的独特体验,而在其中感受到的心跳和心绪,是使《徒然草》的各章各句连缀成篇的驱动力。
1706626513
1706626514
心绪和那种昂扬之气相互交织、交流,相斥相吸,又融合为一。《徒然草》诞生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而且,在思想和写作之间发生了复杂多样的活动。面对笔墨纸砚的兼好,精神上开阔而宽广,向着描写对象逐一投注以沉着而冷静的关注目光,思想的锐利和深刻给表达带来了一定的厚重感,甚至带来了阴影,用文字表达出来的语句又唤起了新的思考。在这样的思维活动中,自己是主体吗?还是思维在前面跑,自己只是在后面追?由于区别不明确,思想和表达之间的来来往往,不断促成彼此的加强和升华,愈发增加了《徒然草》一书的复杂微妙之感。
1706626515
1706626516
我之前提到,《徒然草》的写作,对兼好来说像是一种天命之职。但如果换一种说法的话,在思考和表达的交替进行中,兼好没有感受到徒然和空虚。虽然说兼好既不能彻底做官,也无法彻底修佛,但是当谈到写作时,兼好却具有一双冷静和客观之眼。沉迷于思考却又不失思绪的“轻盈”,一边思考一边写作,一边写作一边思考,这种经营文章之乐,可以说深入兼好之内心深处,使他享乐其中。他说“我写下的是似乎曾在胸中涌现,但又不自觉消失的东西,我并未将它们综合整理,而是随着思绪记录了下来”,正体现了他那种锐利又不乏柔软的思考。兼好用明晰翔实的语言将思考表达了出来。初看来似乎平淡无奇的244篇文章,表达了他对自然、历史、人生、人情那种精微的观察,足以动摇读者之前的观点。接下来的引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706626517
1706626518
第一百八十九段
1706626519
1706626520
本来今天想做的事情,被另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耽搁了,于是一天在忙乱中度过了。有时等待的人来不了,没有约好的人却来了。计划好的事情落了空,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却意外发展顺利。麻烦的事情圆满解决,简单的事情却不顺利。经常会有这种结果与期望不符的事情发生,一年如此,一生也如此。
1706626521
1706626522
提前计划的事情总是难以实现吗?其实偶尔也有如愿的时候。所以,所有的事情不能一概而论,要知道世事无常,有这个觉悟,才不会总是失落。
1706626523
1706626524
(出处同上,第246页)
1706626525
1706626526
从描写日常生活到对无常观的表达,看待事物时坚定的态度,逻辑的严密准确,精当的结尾,都使得行文熠熠生辉。特别是有时事情会发生得很偶然,很出乎意料,有时候还偏巧就如预料般发生了,因此不定和无常之感会更重。对这样的事的描写,兼好可谓出神入化,读来让人莞尔。
1706626527
1706626528
一个擅长内省和明察的遁世之人,因为隐退而背离世界,反而在一定距离之外对世俗抱有一种知性而冷静的关心。由此,一本在此之前从未有过的孤独思索之书《徒然草》便诞生了。
1706626529
1706626530
[1]《徒然草》与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并称日本随笔文学的双璧,作者为吉田兼好,创作于日本南北朝时期(1336—1392年)。书名依日文原意为“无聊赖”,全书共244段,由互不连贯、长短不一的片段组成,有杂感、评论、带有寓意的小故事,也有对社会各阶层人物的记录。作者创作时兴之所至,漫然书之,这些文字有的贴在墙上,有的写在经卷背面,作者死后由他人整理结集而成书。——译者注
1706626531
1706626532
[2]本章出现的《徒然草》现代汉语译文均引自《徒然草》,尤冬梅译,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8年6月)。——译者注
1706626533
1706626534
1706626535
1706626536
1706626538
珍宝中的日本精神 第六章《神皇正统记》
1706626539
1706626540
——
1706626541
1706626542
一本失败之书中的现实主义
1706626543
1706626544
1706626545
1706626546
《神皇正统记》[1]是在镰仓幕府灭亡后的南北朝对立时期创作而成的史书,它带着明确地主张南朝正统性的政治意图。绪论中这样写道:
1706626547
1706626548
[与秩序未定的中国不同]我们国家自天地开蒙直至现在,每一代天皇都规规矩矩地继承了皇位。同为天皇家,虽然有时也会出现旁系继承皇位的情况,但之后也会回归到直系,皇位也得以保持正统。这都要仰仗天照太神[“太神”的写法参照了亲房的表记方法][2]无穷的神谕,在这一点上我们和其他国家不同。
1706626549
1706626550
神之道并不是轻易就能在表面显示出来的,若是不了解其中的根本,很容易就出现秩序混乱的情况。为了不让这样的谋乱非道的情况发生,因此作了这本书。这本书的目的是讲述自神代以来皇位遵从理法而代代相传的过程,这之外的杂事就都省略了。我把它命名为《神皇正统记》的缘由也正在于此。
1706626551
1706626552
(“岩波日本古典文学大系”《神皇正统记 增镜》,第48—49页)
1706626553
1706626554
1706626555
1706626556
[
上一页 ]
[ :1.70662650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