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626887
忧郁的主人公在阴阳两界穿梭和徘徊,如果说能剧表现的是这种幽玄之美的话,那么与其相对的就是表演世间小人物的失败、笨拙和丑态来逗观众发笑的狂言。观众观看能剧时,在双关和缘语连贯的辞章深处读出人物的内心,从细微的面部表情中读出喜悦或悲伤的滋味。本来与仕手一同在幽明边界中徘徊的观众,随着狂言的登场,心情骤然转换,变得开心愉悦起来。演员在舞台上动作滑稽,不停地抖包袱,逗得观众不停发笑。有雅就有俗,有悲就有喜。这样雅俗共赏、悲喜交加的组合是演员们结合观众的反映,顺应时代而产生的表演形式,这与单独观看能剧或单独观看狂言不同,组合表演的形式别有妙趣,观众能够获得双重的满足。这可谓是至难的表演。
1706626888
1706626889
猿乐能原本是演员以荒诞的表演和滑稽的模仿来逗观众发笑的艺能。上流社会的人们喜欢的艺能是充满幽玄美感并表现出冤魂彷徨和悲伤的艺术,狂言可以说与这样的艺术正相反,观众在欣赏能剧的悲伤之余,自然想看些滑稽搞笑的表演,狂言正为此而存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很长一段时间都陷入负面情绪当中,自然会有意地去寻些乐子。
1706626890
1706626891
演员通过逗观众发笑,让他们从紧张的剧情中走出来,但要想在舞台上完整地演一出剧目,很难左右兼顾。如果太过注重搞笑的话,剧情的连贯性就会受到影响,但若太注重连贯性,就无法逗观众发笑。在观阿弥和世阿弥生活的时代,能和狂言已经是不同的艺能,虽说二人作为能演员和能作者没有演出过狂言,却十分关心如何平衡能和狂言的比重。世阿弥的《习道书》中有一节提到了狂言:
1706626892
1706626893
众所周知,狂言是逗观众开心的艺能,主要是即兴表演和表演旧时故事中有趣的情节……在狂言中,通常能够引起哄堂大笑的都是低俗的表演。常说笑容中蕴含着快乐,而此时此刻,轻松又愉悦。如果观众不过度在意表演的内容,去开心地享受表演,台上的就只是幽玄的狂言演员……虽说我之前提过,注意即使在狂言中也不可以出现下流的语言和段子。
1706626894
1706626895
(出处同上,第239页)
1706626896
1706626897
表演狂言要切记避免低俗和下流。但一个普遍现象是人们很容易被低俗和下流逗笑,所以狂言一不留神就会变成低俗的表演。
1706626898
1706626899
但是,能剧所要求的狂言演出需要适合能剧舞台,并不是只要能将观众逗笑就可以的。演员需要格外注意避免搞笑表演影响能的幽玄之美。虽然人们需要搞笑的内容来缓解观看能剧的紧张感,但狂言不可破坏能剧本身阴郁哀怨的氛围。在刚刚的引文中也出现了“幽玄的狂言演员”的说法,从既是能剧演员又是能剧作家的世阿弥的立场来看,和能剧在同一个舞台表演的狂言演员,追求的是一种别样的幽玄。
1706626900
1706626901
能剧剧本在14世纪产生,而狂言的剧本在16世纪的后半叶才终于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世阿弥的能剧舞台上演出的狂言究竟是何种形式,我们不得而知。但也许有些演员或者流派会将“低俗下流”当成卖点。
1706626902
1706626903
但是,从室町末期和江户初期流传下来的完整的狂言剧本来看,笑点并不低俗。通过滑稽的语言和动作,以及谎言和误会引发的荒诞情节来逗观众发笑,这种搞笑并不低俗。这可以说是温暖的笑。
1706626904
1706626905
狂言的笑点不低俗而且能让人心情放松,与主题沉重痛苦的能剧一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为人们所喜爱。
1706626906
1706626907
关于狂言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来具体地看一下大藏流的剧本《木六驮》。
1706626908
1706626909
登场人物除了仕手的太郎冠者以外,还有太郎冠者的主人、主人的伯父和山顶茶馆的老板,一共四人。
1706626910
1706626911
在即将降雪的寒冷冬日,主人命令太郎冠者把30根木柱和一桶上好的酒(诸白酒)送到山对面的伯父家。太郎冠者一共有6头牛,每头牛驮5根木柱(剧名《木六驮》的由来),而酒则必须由太郎冠者亲自背着。虽然他不想去,但主人许诺会请他喝诸白酒,他也就应承了下来。太郎冠者怀揣着主人写给伯父的信,喝了主人的送行酒,出发时已经微醺了。
1706626912
1706626913
场景转换到山顶的茶馆,茶馆老板一边望着即将降雪的天空一边生火,这时,一直等木柱送来都已经有些等不及的主人伯父来到了茶馆。他本打算到侄子村庄,但眼看就要下起大雪,所以在茶馆喝杯热茶,暖暖身子,也休息一会儿。
1706626914
1706626915
这时,太郎冠者赶着6头牛登山,嘴里吆喝着“撒噻荷噻”的赶牛声。舞台上没有降雪,也没有牛。观众通过太郎冠者的举止和台词,想象着下雪的情景和牛的样子。在此引用本剧剧本中的一节。
1706626916
1706626917
好冷呀,好冷呀,(说着便摔倒了,然后又爬起来)暴风雪来临了啊,这样的冷法,人家好不容易托付给我的酒,怕是要完蛋了吧。喂,喂,浑蛋[牛]哟,那里是悬崖好不好。你要掉到山谷里去怎么的?走中间,走中间。(走到目付柱附近,把牛拉回来)荷噻,真是让人受不了啊。
1706626918
1706626919
(“岩波日本古典文学大系”《狂言集 上》,第384—385页)
1706626920
1706626921
太郎冠者好不容易到了山顶的茶馆,他拴好了牛,走了进去。老板端出热茶招待他,但他说想喝酒。不凑巧茶馆没有酒卖,太郎冠者很是失望。茶馆老板为此感到很抱歉,他看到太郎冠者背着的好像是酒。太郎冠者说这是名为诸白的好酒,茶馆老板说喝了这酒身体就能暖和起来了。太郎冠者说,这是要送出去的礼品,不能喝。老板说,酒冻坏了以后就没法喝了,送人更糟糕。于是,太郎冠者在木桶的盖子上倒了满满的诸白酒。
1706626922
1706626923
太郎冠者喝到兴起,于是劝茶馆老板与他同饮。老板从来没有喝过诸白酒,虽然开始还有些客气,但太郎冠者不住地劝他给个面子,于是他也喝了起来。二人推杯换盏,喝到兴头上,唱起了小曲儿,还跳起了舞。等到酒都喝光了,两人醉得一塌糊涂。茶馆老板最后跳起了《雪山》一舞,太郎冠者很是欣赏他的舞蹈,当下就要将木柱送给他。老板说这是要送予别人的礼品,万万不能接受,太郎冠者却表示,不接受别人的奖赏太不礼貌,于是将木柱强行赠予他,于是乎老板就拉着驮着六驮木柱的牛下山了。喝得酩酊大醉的太郎冠者就这样睡了过去。
1706626924
1706626925
这时,在后方休息的伯父来到舞台前。想趁着雪停赶紧回家。他准备向茶馆老板道谢后离开,但是叫了人,去无人应声。他仔细一看,有个人在睡觉,一身的酒气。他上前仔细一看,这不是外甥家的仆人太郎冠者吗?太郎冠者终于认出了对方,说:“我正要去你那里。”伯父觉得很可疑,就读了太郎冠者怀里的信,上面写着要送来之前约定好的木柱。他看了看周围,并没有看到这些木柱。伯父问道:“木六驮在哪?”太郎冠者无言以对,马上胡诌说,自己的新名字是“木六驮”。伯父又问“诸白”是何意。太郎冠者面露难色地回答道:“诸白,是东西。”
1706626926
1706626927
以下的对话是围绕木六驮去向的问答,言辞激昂,在此引用原文。
1706626928
1706626929
伯父:咿呀咿呀,木六驮哪里去了?
1706626930
1706626931
太郎冠者:诶,这信中提到的木六驮说来有趣。
1706626932
1706626933
伯父:此话怎讲?
1706626934
1706626935
太郎冠者:主人说我没个正经姓名,从现在起,就叫我为木六驮了。由我木六驮前来送礼品。
1706626936
[
上一页 ]
[ :1.70662688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