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627522
1706627523
第二段讲的是兼顾唐物与和物的心得。拘泥于和物与唐物的区别是不可取的。结合第三段的内容来考虑,可以看出当时的时代正从一边倒地倾向于唐物逐渐转变为珍视和物。虽说如此,文中所举的和物的例子如备前烧和信乐烧,我们也一眼就能看出它们与唐物明显不同,尽管茶人可能并不喜欢区分和物与唐物,但也不得不注意到它们的区别。珠光不是不知道这一点,而是正因为他知道,才说不要拘泥于唐物。
1706627524
1706627525
结合第一段所讲的内心的平静,不要因为拘泥于和汉之分而扰乱了自己的内心,这才是珠光想传达的思想。不管是使用和物也好,还是使用唐物也罢,对其中任何一种赋予特殊的迷恋和感情,都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能平静地面对每个物品才是最重要的。不论是面对茶碗、茶盒这样的陶瓷器,还是面对壁龛中悬挂的画,还是面对其他东西时,人们都很容易把过多的注意力投注在和汉之分上,正因如此,珠光才特意强调在茶道中不要拘泥于和汉之分。在茶道向社会扩散的过程中,尊重、赞美、颂扬一些新形式的时期持续了很久,侘寂茶的出现将关注点从外形转变为内在,相关的用具以及道具的使用方法也要随之改变。
1706627526
1706627527
关于侘寂茶的心境和道具使用方法之间的关系,第三段里讲述了一些具体的例子。加了引号的“冷枯”和“冷瘦”这两个词是为了展示侘寂茶的意境而使用的词语。但“冷枯”并不是珠光创造出来的词汇,而是借用了周边的人都在使用的流行词汇。与之前的豪奢、杂乱的茶道相比,冷枯茶是另一个极端,它是应时代要求而生的。
1706627528
1706627529
珠光关注着这样的时代潮流,但他并没有因此迷失,失去自己侘寂茶之道。虽然冷枯茶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但并不是说只要顺应这样的时代潮流便足够了。侘寂茶之道并不是只要得到备前烧和信乐烧那样素雅的茶碗,然后向着这个方向苦心钻研便可以大成,侘寂茶完全不是如此轻易便能习得的。不断积累经验,对道具了如指掌,如实地顺从内心自然的动向,逐渐变得冷寂又枯淡,这样才是正宗的侘寂茶。与这样的境界相差甚远的初学者并不应该拘泥于道具。这样的想法,正是珠光超越时代的茶之道。
1706627530
1706627531
之前我们拿备前烧和信乐烧来做例子,虽然笔者也很想听听珠光对它们的评价,但对于珠光来说,比起对茶碗的评价,使用茶碗的人内心的状态才是更重要的。珠光一直在追求与禅的精神相符的内心中的安定与纯粹,因此对他来说,在讲茶事相关的陈设与茶道具的好坏之前,关于茶心所能讲述的内容就已经堆积如山了。名为《珠光心之文》的文章也因此而生。
1706627532
1706627533
茶道毕竟是以茶室为舞台的活动,使用茶釜、茶盒、茶碗和净水罐以及其他一些道具进行点茶,并且要让主客尽欢,共享饮食之乐,不管茶人在心灵的层次上怎样深入,仅靠心灵是不够的,茶心必须要重新和外面的世界联系起来,在与外部世界相联系这一点上,武野绍鸥为侘寂茶打开了新局面。
1706627534
1706627535
**
1706627536
1706627537
侘寂茶的茶之道就是于茶道中找寻禅之心,武野绍鸥在这条路上又向前了一步。传言绍鸥经常吟诵连歌作者心敬的一句话,“连歌本就是枯寂孤寒的”,他常说茶道也理应这样。这充分展示了绍鸥的内心想法。
1706627538
1706627539
然而,绍鸥并不是求道之人,他并不认为茶道的本质是对内心的锤炼,也不认为茶席就是修行之所。
1706627540
1706627541
绍鸥的父亲信久是受到三好氏庇护的有势力的商人之一,他在负责编成和训练堺市防卫军队的同时,还经营武器制造,因此颇有资产。
1706627542
1706627543
在堺市商人之中,教养和雅趣很受追捧。信久将已经成年的绍鸥送到京都,接受当时的大学者三条西实隆的指导。师承实隆的绍鸥用十年的时间学习了和歌、连歌与歌学。同时他在临济宗大德寺的古岳宗亘指导下参禅,在32岁的时候出家。他本想作为连歌诗人大展拳脚,但出家后不久就对茶道有了更大的兴趣,于是便做了茶人,并自成一家。1537年绍鸥36岁,他因实隆和父亲信久之死移居堺市,作为富裕的商人和有名的茶人,度过了悠闲的后半生。
1706627544
1706627545
这样境遇下的绍鸥,向他的商人伙伴、禅僧和周边的人传授茶道,共享饮茶之乐。若这可以被称为茶道的话,那么以学者和风雅之人为主体的茶道中,便理所当然地充斥着游艺的要素。对于绍鸥来说,寻求“枯寂孤寒”的境界,不等于要否定茶道作为游艺的一面,而是要将精神上的紧张感带入茶道中,并在游艺之上试着探求更上一层的精神高度。
1706627546
1706627547
最初的茶道本是几个人或几十个人凑在一起举行的团体活动。活动需要集会的场地的布置,还有适合特定场合的道具。这是一项既花费时间又花费金钱的活动和艺能。因斗茶和赌茶而热闹非凡的茶寄合,朝着花费时间和金钱来寻找乐趣方向发展,也因此逐步走上昌盛之路。
1706627548
1706627549
虽说侘寂茶并不追求热闹和嘈杂,但它毕竟是一种茶道,是团体活动,也是一种艺能,场地、设置还有道具都是十分必要的。侘寂茶的本质是追寻内心的平静,并且这种平静是在团体场所里,在布置和使用道具的过程中,在自己的行为、动作和这些身外之物之间找寻平衡,以此保持内心的平静。这才是茶道所讲的内心的平静。内心和每个茶会的外在表现形式如茶事、出席者、陈设、道具、动作、举止有着无法切断的联系,像这样的活动才是茶道。
1706627550
1706627551
然而,若是想要在精神上将内心深处和外界场地联系起来,为了在淡然之境寻找两者的调和,就需要敏锐而纤细的审美观。除此之外,茶道毕竟还是团体活动,所以这样的审美观就必须为参与者所共有。绍鸥认为侘寂茶不仅是要追求内心的侘,也要追求外在、物品、动作中的侘,为此,他必须不断努力确立统一的审美观。
1706627552
1706627553
侘之美学比起奢华、稀有、外形圆润、完美的物品,更偏爱简朴、粗糙、平常而素雅的物品。若是这样的美学能成为茶人共同的审美观,那就与之前毫无理由地重视进口的唐物,沉溺于奢华之风的茶寄合完全相反。对于一直将有压倒性力量的中国文化视为典范来仰望的岛国文化来说,侘之美学与完美的、堂皇的理想模型相比,是从理想模型扭曲后的残缺形状中发现美,这是自我主观意识的发挥,也是对自我存在理由的确认。在这个层面上,侘寂茶与之前的分别不可谓不大。偏爱形状扭曲、釉体杂乱的茶碗的茶道审美观,在精神上与遥远的飞鸟时代,与打破左右对称的法隆寺伽蓝是一致的。
1706627554
1706627555
然而,如果我们思考从15世纪后半开始到16世纪的茶道中,侘之美学的稳定性和彻底性是如何形成的,只列出时代条件与传统条件两点是不够的。其中时代条件指的是当时对前代的茶寄合的逆反,传统条件则是指在朴素、扭曲、残缺中发现美的远古式审美。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关注,在一定的空间和一定的时间内产生的茶道世界,本身与侘之美学之间就存在关系。
1706627556
1706627557
绍鸥收藏了许多被称为名物的上乘的茶道具,他也凭借自己的眼光,发现了很多冷枯朴素的茶道具,这些茶道具也成为他的心爱之物。这是一种富有修养和雅趣的眼力,他从三条西实隆处接受了教导,也从与禅僧、城市居民的交往中得到了智慧,当然也可以说这是一种素雅的爱好。
1706627558
1706627559
1706627560
1706627561
1706627562
日本濑户天目茶碗
1706627563
1706627564
然而并不是说发现并收藏了很多名物和名器,就能接触到真正的美。道具只有在举办茶事时得到使用,才是真正美的道具。为了让它作为道具发挥作用,茶人理所当然地要掌握与之相称的使用方法。若道具是冷枯的,那么也要用冷枯的方法来使用它。要想优美地使用冷枯道具,就要知道冷枯道具的周围弥漫着一个冷枯的世界,最适宜的道具使用方法就存在于这个世界中。要发现冷枯道具的朴素和雅致之美,就需要在周围的世界中寻找与之相称的朴素和雅致。当周围的世界遍布朴素与雅致之时,名物的朴素雅致之美也就从深处浮出水面了。
1706627565
1706627566
冷枯的道具要求冷枯的茶事,更进一步,它还要求茶人的行为举止也要有冷枯之意,除此之外它还要求冷枯的心境。反过来说,茶人们在冷枯的心境中感受到了自己作为人的存在,从冷枯的行为举止中感受到了安宁,他们将这种愉悦放在统一的团体活动中去体味,于是布置了冷枯的场所,并能熟练地使用冷枯的道具。
1706627567
1706627568
茶道的侘之美学,就是构想出这样一个统一的世界,并且为了创造这样一个世界,连细枝末节也要留意。举办一场茶会的要素包括用挂轴和插花装饰的茶室,精挑细选的茶釜、茶盒、茶碗、净水罐、茶勺、茶筅等道具,根据不同方法做出的浓茶或淡茶,还有茶点心,调整心情来参加集会的主人和客人们……这些或多或少都沾染了一些冷枯气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东西不断重合,于是富含冷枯之意的整个美的世界就出现了,这就是侘之美学所追求的东西。只要保持整体的冷枯,即使在这个过程中某一点暂时表现出了一丝性质迥异的华美,也是被允许的。
1706627569
1706627570
像这样,元素与元素、部分与部分的交错,由部分不断扩张到全体,整体不断使部分发挥作用,由此展现出的统一性,体现了侘之美学的确定和彻底。但是也不要忘了确定和彻底的美学的思想支撑,就是要时刻牢记的禅的精神——回归本我,平静地面对世界的精神。在日本中世时期,禅宗不断在社会中传播,对朴素雅致的东西产生共鸣的审美观为人们所接受,在枯山水庭园、书院造建筑、能剧、山水画中都可以找到这种审美观的体现。茶道之中侘之美学的成立,就体现了对这样的审美观的准确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从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空间里构筑出一个统一世界的思想。绍鸥的眼光和这样的统一世界的构筑,保持着密切关系,因此有很强的说服力。
1706627571
[
上一页 ]
[ :1.70662752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