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628136e+09
1706628136 在洛北小庵安静度日的老妇人之处,某日有两位青年到访,喝醉了的老妇人向两人讲述了自己的一生,这是整个故事的框架。故事讲述了被生活苦难所折磨,被自己的欲望所折磨而渐渐凋零的可怜女人的一生。
1706628137
1706628138 西鹤赋予了一代男“世之介”这个名字,却没有给一代女一个名字。这或许是因为作者想描写一类女人——她们被“色道”玩弄的同时又不得不在此道活下去,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地不受宠,失去地位。虽说他想把女性描写成一种类型,但在场景和场面里,一代女举手投足间,都充满了震惊四座、震惊读者的强烈存在感。
1706628139
1706628140 一代女从少女时代就出入娱乐场所,因其技艺和美貌而广受欢迎,被大名[7]看中迎娶为妾,并深得老爷的宠爱。这期间,老爷身体日渐衰弱,担心的家臣们认为这是一代女的缘故,故将一代女逐出了家门。她回到了家乡,但为了填补父母在金钱上的亏空,16岁时被卖到了岛原的游廓。
1706628141
1706628142 一代女通晓色事,通达技艺,又适合艺妓的姿态,转眼间就登上了艺妓的最高级别——太夫——的位置。但好景不长,因为她自己的傲慢、失策,他人的嫉妒、恶意,也因为一些意想不到的不幸和障碍,从太夫到天神,从天神到围,甚至沦落为见世女郎[8]。离开游廓后,她先是嫁为人妻,再到绸缎庄的侍女、梳头的婆娘、陪嫁的伴娘、针线女,等等,一代女辗转在这些辛苦且不如意的环境中。不管处于怎样的境遇,一代女都被旺盛的欲望折磨着,与周围的感情纠纷也从未断过。种种不幸的经历让一代女变得性格扭曲、行为极端,下面是她做梳头婆娘时的一个场景。
1706628143
1706628144 在头发稀薄的女主人的请求下,一代女竭尽全力不让老爷察觉到女主人稀少的发量。但日子久了,女主人看着一代女乌黑的头发醋意大发,命令她剪头发,还让她把额头的碎发拔到几乎光秃。以下是一代女反击女主人的一段内容。
1706628145
1706628146 我千方百计想把太太头发的事告诉主人,使他厌弃太太。办法是训练一只家猫,整天晚上让它抓挠我的头发。最后,那只猫每夜都到我肩头来抓头发了。有一次,淫雨凄凄,景象寂寥。主人晚上高高兴兴地和太太在一起。太太连弹琴弦。正在此时,我把猫放了出去。猫毫不客气地抓挠太太的头发。头簪和假发的发卡脱落下来。五年间的爱情毁于一旦。太太的美貌也改变了,拉过被子闷闷不乐地蒙上头。后来,主人很少与太太接近。太太托故返回了娘家。
1706628147
1706628148 (出处同上,第391—392页)
1706628149
1706628150 女主人因苦恼自己头发少而发狂,要求侍女剪头发甚至拔光前额碎发,其嫉妒之心非比寻常。然而,训练猫、让猫乘机抓掉女主人假发,从而离间了夫妻关系的一代女,其执着也不容小视,非同一般。
1706628151
1706628152 这个场景我们能笑出来吗?将这些非比寻常的嫉妒心和复仇心视为人间的悲伤之处,这也许能成为笑料。但笑也不是将世事一笑而过、讴歌男欢女爱的开放的笑。反而是目睹了情爱的悲惨与苦闷的苦笑。嫉妒心和复仇心,将被困住的当事人和成为目标的对方一起拖入深渊,那是充满生存的痛苦和灰暗之深渊。即使是作为内心深处无法无天之笑的诱因,这种笑也不会成为明朗的笑。
1706628153
1706628154 如果说《好色一代男》中粗犷的、游戏般的描写,将性爱中真实的一面鲜明地映射出来,那么,《好色一代女》中所追求的,更多的是痛苦而非喜悦,是酸涩而非甘甜,是灰暗而非明朗,这些描写占据了大部分篇幅,也是经过了深度挖掘的、真实的一面。西鹤之眼,无论在哪一种真相前都不会模糊;西鹤之笔,为实现真实的描写而不断书写。如果我们把江户时代的散文的特质,定义为将世界广阔地收在眼底,结合现实思考问题,将所思所想贴切地表达出来,那么,西鹤无论是描写粗犷的情感还是描写残酷的情感,都可以被称为散文作家。
1706628155
1706628156 一代女的落魄人生没就此止步,而是一路继续下滑。茶屋的女郎、澡堂女、莲叶女[9]、暗娼、客栈女,职业地位呈直线下降,最后落魄到成为晚上在路边拉人袖子的野妓。
1706628157
1706628158 如何结束这女人跌入谷底的一生呢?我们不指望能看到一代男乘船驶向女护岛般的大团圆结局。但如果沦为野妓的一代女,最终因衰弱而死,就相当于给情爱定了罪,她人性的光辉恐怕也会一同归于虚无,一代女以情爱为轴心的一生恐怕也会堕落到毫无生命力和魅力的时光洪流中。这不是西鹤所希望的。西鹤最终选择了让一代女进入佛道的结局,也没有单纯地否定情爱。最后,一代女参拜大云寺时,仿佛看到了很多似曾相识的脸庞,都是她年轻时见过的男子。“我平心静气地看着这些罗汉,觉得每一尊都仿佛是过去的熟人”(出处同上,第453页)。她虽度过了灰暗凄惨的一生,却坚持走色道,活出了“好色”之徒的样子,这是符合一代女的完美结局。
1706628159
1706628160 出版了《好色一代女》的两年后,西鹤发行了《日本永代藏》,4年后发行了《世间胸算用》。与以男欢女爱为主题的“好色”系列作品相比,这两部作品主要描写生活在都市中的城市居民,是以城市居民们在商业上的浮浮沉沉、维持生计为主题的短篇小说集。这类作品被称为“城市居民物”,代替情感上的欲望,将充满着物欲和金钱欲的世界展现在人们面前。西鹤从描写以拥有财富为前提、毫无忌惮地纵欲玩耍的《好色一代男》,转向真实地描写欲望和生活或欲望和金钱之间无法割断关系的“城市居民物”,将视角定位在构成社会基础的经济生活上,描写围绕着金钱的成功与失败,也描写成功与失败的悲喜和种种动向。
1706628161
1706628162 正如创造“好色物”的基本思想是肯定情爱的欲望和喜悦,认为其中充满了人性情感,西鹤推动“城市居民物”前进的基本思想是,将人们的物欲和金钱欲、维持日常生活经济的种种努力,看作具有人性价值、社会价值的东西。我们在“城市居民物”第一部作品《日本永代藏》的开篇之处能看到下面的文字。
1706628163
1706628164 人生第一要事,莫过于谋生之道。且不说士农工商,还是僧侣神职,无论哪行哪业,必得听从大明神的神谕,努力积累金银。除父母之外,金银是最亲近的。
1706628165
1706628166 (“岩波日本古典文学大系”《西鹤集 下》,第33页)
1706628167
1706628168 “好色”(风雅)自古以来就有。与诗歌物语中反复表达出的风雅内容相比,西鹤通过自己的眼睛,真实精准地捕捉到了在金钱至上的商业资本主义(室町时代后期开始,以都市为中心扩展开来的新体制)中,什么是强大社会力量的源泉。西鹤非常清晰地认识到:人是与欲望共生的存在,时而被欲望困住、被欲望支配,这是一种社会事实。“好色”亦如此。在此基础上,西鹤谈到了与年龄相符的、具体的生活智慧。
1706628169
1706628170 人在十三岁以前都是天真无知的孩子,到了二十四五岁受父母指使而劳动,然后就要独立谋生。到了四十五岁积累供一生享用的财产,从此以后,可以吃喝玩乐了。
1706628171
1706628172 (出处同上,第117页)
1706628173
1706628174 这里反映出了西鹤对城市居民们所期盼、所祈求的一生的看法,这是西鹤的标准。西鹤深知这个标准很高,很难简单地做到并遵守;而且他深知如果小说里的人物都按照这个标准活着就没意思了,人物就没有魅力了。《日本永代藏》收集并描写了家业长期繁荣昌盛的城市居民家,上面所说的这些基准在大多情况下是能够遵守的。但是,走隆昌之路的商人和手艺人们的智慧、觉悟、努力、幸运是远远超出了标准框架的不寻常之物。将这一切写活了的西鹤之笔,充满了不亚于好色物系列的魅力,现实且锐利。西鹤大胆地肯定了人的金钱欲和积累财富的行为,在这种肯定的背后,永远都有着一双捕捉真实世界的眼睛。下面这段描述了堺市城市居民与大阪城市居民之间的不同风气,西鹤的写实主义面貌跃然纸上。
1706628175
1706628176 堺这里的人都是温柔敦厚的。他们梦中也忘不了算盘,家中过日子精打细算。人们外观上喜欢华丽,做事严守礼节,是一个颇为风雅的地方。不过,这里有些古板,从外地来的人难以久待。从元月到年三十的预算一次完成,不另外多花一文钱。任何物品都在预算之内购置,过日子稳稳当当、踏踏实实。男人的捻线绸缎外挂,三十四五年都不拆洗。一把平骨的扇子使用几个夏天。女人把出嫁时的衣裳原封不动地传给女儿,女儿再传给孙女。连折痕也没改变,小心地保存着。
1706628177
1706628178 仅有三里之隔的大阪与堺市竟有天壤之别。只要今日得到了满足,明日如何暂且不管。人们追求一时的奢侈豪华,这也是因为大阪的城市居民盈利巨大的缘故。女人的气量更大,除盂兰盆和春节的盛装以外,还临时做衣裳,毫不珍惜,穿破就当作布片弃置到针线箱中。堺市靠节约过日子,大阪则讲究奢侈排场。人们的风气因地而异,这都很有意思。
1706628179
1706628180 (出处同上,第131页)
1706628181
1706628182 虽在谈论着堺市与大阪的不同,但西鹤并没有站在某一方,也不是从客观的立场简单地记录事实。不同就是不同,把不同明确写出来的同时,将不同中反映出的人们生活方式、社会存在方式作为人世的怪异之处享受着,这才是西鹤的立场。上面这段引用出自《堺市町家——樋口屋》一篇,堺市的节俭风气是故事的着力点,但在描写大阪城市居民时,同样的好奇心将会朝着奢侈、浪费的癖好奔去。西鹤的好色物系列、城市居民物系列对人世万物抱有无穷尽的好奇心,毫不吝啬地给他所观察的、表达的内容注入能量。
1706628183
1706628184 西鹤晚年的杰作《世间胸算用》聚焦除夕夜这一天,将欲望、智慧、感情交织在一起的城市居民世界的悲欢离合,通过亲人们金钱纠纷的形式,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该作品由20篇短篇组成,无论哪一篇都交织了浮世的滑稽与苦闷,人的狡猾、愚蠢与温暖,能勾起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比如第一卷第四篇的《老鼠送书信》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1706628185
[ 上一页 ]  [ :1.70662813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