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628222
瀚海佐渡夜,高空横天河。
1706628223
1706628224
石山石上秋风白。[10]
1706628225
1706628226
这两句间情趣的不同是不言而喻的。从西山宗因到松尾芭蕉——用俳谐史的术语讲,从谈林风到蕉风——有一定的距离,需要一步一步扎实地走过来。在蕉风作品一度展现身姿后,芭蕉不懈地寻求更为新颖的、更富有俳谐风格的表现,继续前行,这正是芭蕉的一生。
1706628227
1706628228
有笑有戏有余裕,这是西鹤的风格,而芭蕉让人感觉不到太多的笑意、游戏和余裕。我们读芭蕉的句集、文集会发现,其中笑意与游戏并不显眼,而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伴随俳谐一路走过来的芭蕉的率真。我们读西鹤的小说时,常常会忍不住笑起来,想象也朝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和膨胀,这是适合西鹤作品的。但读芭蕉的俳句、纪行文、俳文就很难发生类似的事情,读者会沉浸在芭蕉的语言中,或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到语言的深处。芭蕉的率真让读者不得不认真起来。
1706628229
1706628230
芭蕉的率真源于他尽可能地拉近了钻研俳谐之心和生存之道间的距离。芭蕉选择了与技巧和诀窍无缘的、愚直的生存之道。对芭蕉而言,钻研俳谐就是愚直地生存,就是活下去。
1706628231
1706628232
都市的城市居民和地方的文人们,将芭蕉以前的俳句和连句视为时髦另类的娱乐,当成纯粹的社交来喜爱。仅用5—7—5节奏的一共17个音节来叙述内容的俳句,或是后面继续跟随着7—7—5—7—5—7—7……节奏的连句,都能让人享受到俳句和连句的断中有续、续中有断的趣味,文人们将这些当作时髦另类的娱乐、纯粹的社交来喜爱,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或许应该说,这正是喜爱俳句和连句的恰当方式。芭蕉却对这样的俳句和连句有着强烈的不满。俳句和连句蕴藏着更丰富的可能性,芭蕉尝试将自己的感受性作为武器,去进一步开拓这种可能性。他对世上公认的、普遍的俳谐抱有强烈的不满,想创作出从“质”上就不同的高超作品。但若真要这么做,谁又能知道前路将会遭遇怎样的困难呢?芭蕉硬是选择了这样一条路挺进直行。直面俳谐,是芭蕉挖掘其资质和天赋的理所当然的生存之道。后来芭蕉达到的“清寂”“轻妙”的境地,也是在这条率真的生存之道的延长线上,自然而然地体悟出来的。
1706628233
1706628234
1680年,37岁的芭蕉离开了之前生活的繁华都市江户,搬到了隅田川对岸的深川村,过起了隐居的生活。以贫苦为友的草庵生活就这样开始了,久而久之,人们习惯称其院子前面长满了芭蕉叶的陋屋为“芭蕉庵”,庵主自冠号“芭蕉翁”。芭蕉认为,如果作为兴趣和娱乐的俳谐与安乐的都市生活难以分离,那么,新的俳谐必须在与安乐相去甚远的草庵中诞生。这里也能看出芭蕉的愚直。
1706628235
1706628236
愚直的延长线上不仅有草庵的生活,还有旅行。芭蕉几乎没有将草庵的生活记录下来,但关于他的旅行,我们可以通过纪行文来大致了解。纪行文中不但记载了行程和芭蕉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还有途中他吟过的俳句,以及芭蕉对旅行的想法与思考。
1706628237
1706628238
芭蕉进入草庵生活后的第一次旅行从深川出发,西行东海道[11]后回到故乡伊贺,再从伊贺返回,途中游历关西各地,再从尾张到甲斐,最后回到江户。这次旅行历时9个月,记录了这次旅行的纪行文是《野曝纪行》,书中这样写道:
1706628239
1706628240
旅行千里,不聚路粮。[12]或曰:“三更月下入无何。”[13]假昔人之杖,于贞享甲子秋八月,出江上之破屋。风声呼号身犹寒。
1706628241
1706628242
决心死荒野,秋风吹我身。
1706628243
1706628244
(“岩波日本古典文学大系”《芭蕉文集》,第36页)
1706628245
1706628246
“决心死荒野”的措辞不免有些夸张,但此行确实有些让人心里没底,暴尸荒野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而芭蕉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次旅途。他暂定的目标是回到家乡给母亲扫墓,同时芭蕉作为文人的一个志向是置身于不安且不如意的旅途境遇,从而重新审视自己的俳谐和作为俳人的生存之道。所以,旅途不能是安逸的,必须是能让人产生暴尸荒野觉悟的旅途。
1706628247
1706628248
我们眼前不禁出现一个孤独的先驱者的形象。他强烈地否定俳谐的现状,预感到在现有俳谐的不同世界中,存在着真的俳谐,这是无法明确把握实际情况和前进道路的先驱者形象。追寻着未知的俳句境界的愚直先驱者,只能用自己的感性、思考、生存之道去探索。为了探索,芭蕉选中的是草庵的生活和做好了暴尸荒野准备的旅行。
1706628249
1706628250
我们继续引用《野曝纪行》中的文字。芭蕉完成扫墓后,途径大和、山城、近江、美浓,然后旅至大垣。文中出现的木因是芭蕉的故知、俳友。
1706628251
1706628252
宿于大垣之夜,到木因[14]家做客。出武藏野时原是吟咏着“决心死荒野”踏上旅途的。
1706628253
1706628254
长途安然身未死,旅夜梦醒秋已暮。
1706628255
1706628256
……
1706628257
1706628258
旅夜饱睡,于黑暗中动身向海边而行。
1706628259
1706628260
海上朦胧曙光里,网中白鱼一寸长。
1706628261
1706628262
诣热田
1706628263
1706628264
神社境内破败不堪,围墙倾圮,没入荒草丛中。彼处扯着绳子,以示境内末社之遗址吧。此地放着石头,好像是什么神座的样子。蓬蒿和相思草随意生长,反而比兴旺整饬之昔日更惹人心动。
1706628265
1706628266
相思草枯腹中饥,买饼略尝荒凉情。
1706628267
1706628268
去名古屋途中,作如下吟咏
1706628269
1706628270
朔风劲吹吟狂句,顾影自怜似竹斋。[15]
1706628271
[
上一页 ]
[ :1.70662822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