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629105e+09
1706629105
1706629106 铃木春信的多色印刷木版画(锦绘)为浮世绘的样式和风格注入了新的血液。春信的代表作是题为《座敷八景》的八幅中幅(长28厘米,宽21厘米)组图。
1706629107
1706629108 八景来自传统中国画的“潇湘八景”,指的是选材自中国湖南省的潇湘一带的八处名胜,分别为山市晴岚、渔村夕照、远浦归帆、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洞庭秋月、平沙落雁、江天暮雪。画家将室内一些触手可及的景象比拟成这八景描绘出来,就成了“座敷八景”。春信将座敷(铺着榻榻米的房间)与潇湘扯上关系,足以体现春信那四溢的闲情。比如,与远浦归帆对应的是以“手拭归帆”为题的画作。不论是在廊下洗手的女子,还是在室内做缝纫的女子,画中的内容都十分贴近生活。因为画面左下角的手拭巾随风飘扬的样子就像是被风吹起的船帆,画家便将此景比作归帆。
1706629109
1706629110 这八幅图中还有一幅叫作“琴路落雁”,是仿平沙落雁的一幅作品。
1706629111
1706629112 在屋子的正中央,一把大古筝占了画面的大部分空间,两个女子分别坐于琴两侧,将琴夹在中间。琴路(通常写作琴柱)是指在琴体正中间放置的那个木质器具,每一根弦都对应着一个琴路,它的作用是支撑弦,并使弦更有张力。十几个支撑弦的琴路,就像是排列整齐的落雁一般,因此画家将其命名为琴路落雁。
1706629113
1706629114 两名女子中,坐主位的是年轻的女主人,穿着红黑灰相间的华丽和服,正在给右手的拇指带上义甲。那女子十指纤纤,凝视着义甲的样子充斥着梦幻般的雅致,这是明显的春信的风格。
1706629115
1706629116 另一女子坐在另一边,像是女主人的侍女。手里捧着一本题为《琴曲集》的线装书在读。她下着红色和服下装,上着土色短外褂,和女主人比起来就有一丝土气了。线装《琴曲集》的另一册,已经从木箱中取出,横向放置在侍女膝前。
1706629117
1706629118 如此这般,女子二人、琴、义甲与《琴曲集》交织而成的室内景象,不仅取材于当时风俗,还加入了一些古王朝所独有的雅致氛围。从此便可看出春信画作中的清新感。与此同时,若是考虑到锦绘初期春信的画作人气颇高,就会发现他的画作中也有许多江户城市居民绘画的特点。
1706629119
1706629120
1706629121
1706629122
1706629123 铃木春信《座敷八景·琴路落雁》
1706629124
1706629125 其实这幅画并不是只有女子二人、琴、义甲和琴曲集而已,画中还细致地描绘了它们所处的场景。比地面高出一截的壁龛,在前放置的屏风,屏风外的外廊,还有在外廊盛开的荻花,这些事物的细致程度,丝毫不逊于对琴与那两名女子描绘的程度。《座敷八景》的构图大多基于日本画传统的俯瞰构图法、侧视构图法,在“琴路落雁”中,侧视视角通过壁龛中的柱子,屏风上的骨架,外廊上的板缝清楚地表现出来。观者刚一接触这幅画,映入眼帘的便是这种明晰的几何结构。图中还有只出现一部分的荻花枝叶,呈现出没有被修剪过的完全舒展的自然状态,这也中和了几何结构中直线的生硬感。除此之外,荻花土色的枝叶和女子的土色上衣相呼应,平添了一分平和宁静之感。
1706629126
1706629127 色彩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灰色和黄色占据了大部分画面。这两种颜色都和纸张原本的颜色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色调清新平淡,给画作带来一种中规中矩的安定感。灰色有着浓淡的区别,在描画时有些细微的变化。室内这一侧空间和屏风都是纸黄色,一种木版画特有的黄,凡是没有墨迹的地方都是这样均匀的黄色。这和画作清淡明快的色调相辅相成,为这两名朝向着琴面对面而坐的女子的世界带来了一丝清楚的透明感。屏风只开了半扇,如此一来,清爽的秋风便可掠过外廊的荻花吹进室内。
1706629128
1706629129 这幅画在写实的基础上,于长28厘米、宽21厘米的画面上构筑了一个清晰的世界。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注意了家具物品的摆放角度,使画富有雅致的情趣,画面也有意让人物的动作和表情都充满梦幻般的抒情感。《座敷八景》就是这样一幅组图,向人们展示了多色木版画对美的可能性的无数种阐释。
1706629130
1706629131 1765年春信的多色木版画画历出版,并在画历交换会中流通,春信逝于1770年,也就是说春信的锦绘创作生涯仅有五年而已。但在这五年中,春信创作了约900幅高质量作品,满足了人们对他的期望。而他最喜欢的主题是青春之恋,代表作之一是《雪中相合伞》。
1706629132
1706629133
1706629134
1706629135
1706629136 铃木春信《雪中相合伞》
1706629137
1706629138 在这幅画中,春信一改《座敷八景》中常用的纵、横、斜的直线画法,在《雪中相合伞》中,几乎看不到直线的影子,多用柔和的曲线描绘其中的风景和人物。画中央是共执一把唐伞漫步于雪中的男女二人,四周分别是积雪的地面,飘雪的空中和挂雪的树木,但这些要素的存在感并没有人物的存在感那么强,而是退居其次,成了烘托人物的背景。画作的立体感很强,共执一把伞的男女二人明显是画中主要部分。这使整幅画有了主次之分,抒情性变得更加集中,也更加浓厚。
1706629139
1706629140 男女和服颜色的对比也十分鲜明。男子头巾和上衣为黑色,衣带、里衬和下摆点缀着些许红色和茶色。女子头巾和上衣为白色,衣带为黑色,只剩下摆为茶色和红色。这样的组合虽说是很抢眼的,但也绝不能说是华丽的,这样黑色和白色的对比,或许正反映了年轻男女间爱恋的淳朴和简单。
1706629141
1706629142 这段爱恋虽然前途未卜,二人都很苦闷,却又拼了命去相信恋情会延续下去。身着黑色的男子像是引导着女子,他先行一步并回首望向女子,身着白色的女子略低头向前行进。
1706629143
1706629144 已经积雪的唐伞和伞上空垂下的树枝,像是守护着年轻男女,将他们与外界隔开。外界的地面和空中涂满了银白色和灰色,这使整个画面非常宁静。
1706629145
1706629146 春信关于爱恋的画作中,还有一幅以“谈心”为题的锦绘。
1706629147
1706629148 与《雪中相合伞》相比,《谈心》的画面构图和描绘手法更接近《座敷八景》。上了些年纪的女子蹲伏着,靠向走廊上坐着的年轻男子,似乎正在和他说些什么。廊下与室内隔着屏风,但那屏风又稍稍打开了一点,从缝隙中隐约可见一名身着红色和服的女子的脸。紫衣黑带的年长女子右手搭着年轻男子的右手手腕,左手从他背后绕过搭在他的左肩上虚抱着他。女子用这个大胆又亲昵的姿势,凑在男子耳边说着悄悄话。男子左手握着一把闭合的折扇,折扇扇尖指向远方,他的左脚微微上抬,露出了脚尖和脚踝,正听着女子说话。从男子有些不安的表情可以推测,这个“谈心”指的可能是恋人间的窃窃私语,但屏风后面偷窥的女子又让人物关系变得复杂起来。年轻女子是恰巧碰见了别人的恋爱场景正在偷听吗?或许年轻男子的恋人本就是她,年长女子在替他们传话,而她躲在屏风后面确认这次传话成功与否。
1706629149
1706629150
1706629151
1706629152
1706629153 铃木春信《谈心》
1706629154
[ 上一页 ]  [ :1.70662910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