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639429e+09
1706639429
1706639430 自土市子朝南去,有铁屑楼酒店。皇建院街,有得胜桥郑家油饼店,这家店常常用二十几个炉子同时做饼。一直朝南,抵达太庙街、高阳正店,夜市尤其兴盛。
1706639431
1706639432 土市北去,乃马行街也①,人烟浩闹②。先至十字街,曰鹩儿市③。向东曰东鸡儿巷④,向西曰西鸡儿巷,皆妓馆所居。近北街曰杨楼街⑤,东曰庄楼(今改作和乐楼)⑥,楼下乃卖马市也。近北曰任店(今改作欣乐楼)⑦,对门马铛家羹店。
1706639433
1706639434 【注释】
1706639435
1706639436 ①马行街:从土市子直达旧封丘门的大道,因临近马匹交易市场而得名。这条街道是贯穿内城东部的通衢,部分街道与北向御街重合,是东京最繁华的街市之一,本书卷三言其两旁“坊巷院落,纵横万数,莫知纪极”。沿街多医家,从土市子街口到旧封丘门,本书后文记有多家药肆。宋人蔡絛《铁围山丛谈》:“天下苦蚊蚋,都城独马行街无蚊蚋。马行街者,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盛处也。蚊蚋恶油,而马行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故永绝蚊蚋。上元五夜,马行南北几十里,夹道药肆,盖多国医,咸巨富,声伎非常,烧灯尤壮观,故诗人亦多道马行街灯火。”苏轼贬谪黄州,有《二月三日点灯会客》诗,其中有“蚕市光阴非故国,马行灯火记当年。冷烟湿雪梅花在,留得新春作上元”之语。
1706639437
1706639438 ②浩闹:繁盛热闹。
1706639439
1706639440 ③先至十字街,曰鹩儿市:先至,疑为“北至”。鹩儿市,马行街南端一段,即今开封北兴街。鹩儿,全称“鹪鹩(jiāo liáo)”,一种小型鸣禽,羽毛赤褐色,略有黑褐色斑点。常取茅苇毛毳为巢,大如鸡卵,系以麻发,于一侧开孔出入,甚精巧,故俗称“巧妇鸟”。又名“黄脰鸟”“桃雀”“桑飞”等。多在灌木丛中活动,飞集均成群,歌声嘹亮。雄者好斗。宋人李昌龄《乐善录》谓有人好养鹪鹩,因其斗而不胜,怒折其两足,可知宋代斗鹪鹩之风盛行。
1706639441
1706639442 ④鸡儿巷:因妓院集中而得名,约相当于今天的“红灯区”。宋末元初人仇远《台城路》(又名《齐天乐》)词中有句“旧游花柳梦,不忍重省。燕子梁空,鸡儿巷静,休说长安风景”。
1706639443
1706639444 ⑤杨楼街:因临近杨楼酒店而得名的街道,与马行街十字相交,东北街角处是马行街的酒楼庄楼,后改作和乐楼,楼下是卖马市。杨楼,北宋东京城的一处酒楼。南宋吴自牧《梦粱录》:“曩者东京杨楼、白矾、八仙楼等处酒楼,盛于今日,其富贵又可知矣。”
1706639445
1706639446 ⑥庄楼(今改作和乐楼):北宋东京著名大酒楼之一,位列“在京正店七十二户”。据宋人张能臣《酒名记》所载,店中自酿名酒“琼浆”。宋人张知甫《可书》:“宣和间,京师建欣乐、和乐、丰乐三酒楼,壮观之盛,虽从官亦许游宴。时高丽遣使贺正,赐宴其上。”
1706639447
1706639448 ⑦任店(今改作欣乐楼):北宋东京著名大酒楼之一,位列“在京正店七十二户”。据宋人张能臣《酒名记》所载,店中自酿名酒“仙醪”。欣,亦写作“忻”。
1706639449
1706639450 【译文】
1706639451
1706639452 从土市子朝北去,就是马行街,街上人多热闹。先到十字街,叫鹩儿市。向东去的巷子叫东鸡儿巷,向西去的巷子叫西鸡儿巷,都是妓馆所在之地。北面最近的街叫杨楼街,街东的酒店叫庄楼(现今改叫和乐楼),楼下就是卖马的市场。北面最近的酒店叫任店(现今改叫欣乐楼),对门是马铛家羹店。
1706639453
1706639454
1706639455
1706639456
1706639457 东京梦华录 [:1706637300]
1706639458 东京梦华录 酒楼
1706639459
1706639460 【题解】
1706639461
1706639462 本条400余字,集中介绍北宋东京城里的著名酒楼,为研究宋代酒店业提供了宝贵资料:
1706639463
1706639464 首先,承接“潘楼东街巷”,介绍马行街上的著名大酒楼任店(欣乐楼),强调其与众不同的建筑格局、灯火辉煌的场景以及浓妆妓女“宛若神仙”的场面;之后介绍北面的杨楼及附近店铺货行。
1706639465
1706639466 接下来,重点介绍东京城中最高大的酒楼白矾楼,也就是此前作为皇城以东标志性建筑的“潘楼”,包括其建筑格局、装饰、开业盛况、上元夜张灯景象等。由于此楼毗邻皇宫,高达三层,为了避免窥探皇宫,其西楼最高层有“禁人登眺”的特别规定。
1706639467
1706639468 然后列举“在京正店七十二户”中的著名酒楼,最后介绍专以朝廷中的显贵人物为服务对象的酒店。
1706639469
1706639470 凡京师酒店,门首皆缚彩楼欢门①。唯任店,入其门,一直主廊②,约百余步;南北天井,两廊皆小阁子③。向晚,灯烛荧煌④,上下相照。浓妆妓女数百,聚于主廊槏面上,以待酒客呼唤,望之宛若神仙⑤。
1706639471
1706639472 【注释】
1706639473
1706639474 ①彩楼欢门:两宋时期酒食店流行的店面装饰,指店门口用彩帛、彩纸等所扎的门楼;也指建筑廊间半月形雕饰的门,以木质杆件绑缚而成,结构大量使用在中国传统木作营造体系中不多见的斜撑、X型支撑、三角支撑以及绳索拉结等方式。宋人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称其为“酒肆边绞缚楼子”。南唐卫贤所绘《闸口盘车图》和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都有彩楼形象,其中《清明上河图》中有7处,或酒店,或饭店,或香店,繁简不一。以图之左侧孙家正店为最,其形两层,前正中为一平面梯檐,上面饰有花形鸟状之物,檐下垂有流苏。
1706639475
1706639476 ②主廊:即贮廊,指厅后的屋子。宋人袁文《瓮牖闲评》:“厅后屋,人多呼为主廊,其实名‘贮廊’。”廊,室外有顶的过道。
1706639477
1706639478 ③阁子:小房间,屋里的一间。宋人王明清《投辖录》:“宣和七年元日,有太学生数人,共登丰乐楼会饮。都城楼上凡酒客坐所各有小室,谓之‘酒阁子’。”
[ 上一页 ]  [ :1.70663942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