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664177e+09
1706664177
1706664178 图9.10 五妃庙后方即为五妃墓
1706664179
1706664180 接着是朱术桂的死亡仪式,他命人将准备好的棺木抬到王府,说:“今午二时前,就轮到我了!”随后戴好帽子、穿上龙袍、系上玉腰带、佩好官印,并派人将宁靖王印玺交给郑克塽。
1706664181
1706664182 朱术桂先在王府正厅朝北京方向,向列祖列宗叩头;再向湖北方向辞谢父母;又请地方老少进入王府,互相对拜、饮诀别酒。他交代了产业,将所有田契、地契烧毁,让佃户从此拥有自己的耕地。
1706664183
1706664184 接着写下绝命词:“艰辛避海外,总为几茎发。于今事毕矣,不复采薇蕨。”随即走到后堂,用白布悬梁自尽。《台湾县志》记载:“大星陨于海,其声如雷,是日,宁靖王死。”虽是古人表达伟人或朝代覆亡的一贯笔法,至少暗喻朱术桂去世的历史意义。
1706664185
1706664186 过了10天,朱术桂的遗体被运回高雄竹沪,和元配罗妃合葬于凤山县长治里竹沪庄(今高雄市湖内区东方路),墓上没有立任何标志,并盖了100多座假墓,以免被清朝人破坏。
1706664187
1706664188 施琅抵达台南后,鲁王的儿子朱桓等人随着郑克塽被送回大陆;朱术桂的亲生儿子早已过世,只剩过继的儿子朱俨,只有7岁大,被清政府迁回河南开封府杞县安置,其一元子园则被施琅霸占。
1706664189
1706664190 民间另有传说指朱术桂并非悬梁自缢而死,而是吞金自杀,陪葬品非常多,棺木用金银打造而成;又说负责安葬的36人因吃了供祭物品,全部变得又盲又哑,因此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墓址。
1706664191
1706664192 谜底在日本统治时期被揭晓。
1706664193
1706664194 1937年,在台糖高雄大湖原料区当补助员的关庙人李清风,有天中午查验蔗糖甜度后在树下休息,恍惚间看见一个穿着官服、长胡须的人,消失在墓群中。他随后通报警方,日本人开挖后,依序挖出朱术桂、早夭的儿子朱俨鉴、元配罗妃等三人的墓。
1706664195
1706664196 据当年报纸报道:金器、玉器、夜明珠、古钱、香炉等宝物不胜枚举。当时李清风口述:“棺盖上铺了一层厚金粉,棺木上用古碗装石灰反盖。”不管朱术桂是以何种方式自杀,他的墓中的确有很多陪葬品,应该都是从大陆带来台湾的,据传这些宝物全被台湾总督府运回日本了。
1706664197
1706664198 开挖后,尸骨散落,幸得任职糖厂的蔡实主动捡骨安葬。台湾光复14年后,高雄竹沪、湖内两村的人筹钱重修墓地,之后四度整修(图9.11、9.12)。
1706664199
1706664200
1706664201
1706664202
1706664203 图9.11 宁靖王墓园入口
1706664204
1706664205
1706664206
1706664207
1706664208 图9.12 宁靖王墓
1706664209
1706664210 墓园是1937年村民无意中发现的,现有墓园是1977年由县府修建,1988年内政部指定为三级古迹。
1706664211
1706664212 现今高雄市路竹区竹沪有座宁靖王庙——华山殿(图9.13),是朱术桂的部属和帮他耕种的佃农们奉祀的香火。每年农历九月二十五朱术桂生日,附近居民都会来祭拜这位被他们称为“老祖”的王爷。
1706664213
1706664214
1706664215
1706664216
1706664217 图9.13 华山殿
1706664218
1706664219 华山殿即“宁靖王庙”,主祀宁靖王朱术桂,从祀五妃。当地村民多为朱术桂部属、佃农后代,尊称其为“老祖”,称该庙为“王庙”、“老祖庙”。建于18世纪清雍正至乾隆初期,1929年曾重修,1979年改建成今貌,又称为“宁靖王文物纪念馆”,位于今高雄市路竹区竹沪里华山路。
1706664220
1706664221 朱术桂如同其他落难王孙,一生东逃西窜,这是乱世儿女的悲哀。少时远离家乡,落脚台湾,度过壮年期,一晃眼到了66岁,梦碎了,只能选择自缢了。
1706664222
1706664223 如果朱术桂不死,顶多和其他王孙一样,投降后被送回大陆;相对于郑家后代,他是明朝皇室子孙,选择与明思宗一样的死亡方式,保住了尊严,也算是对皇室身份的坚持吧!
1706664224
1706664225 附注
1706664226
[ 上一页 ]  [ :1.70666417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