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664327
明郑的咨议参军(相当于宰相)陈永华为革除荷兰人所留下的基督教信仰,积极兴建39座汉人寺庙,其中以8所玄天上帝庙和9所关圣帝庙为最多,还有保生大帝庙、观音寺等各种庙宇1,就是没有妈祖庙 2。
1706664328
1706664329
台湾最早官建的玄天上帝庙,是郑经从金、厦撤退到台湾第二年兴建的“北极殿”,别名“大上帝庙”(图10.2),据说奉祀郑成功带来台湾的玄天上帝香火(图10.3)。荷兰时期此处是中国医馆,郑成功登陆占领作为救护站,庙中有明朝宁靖王书写的“威灵赫奕”匾(图10.4)。郑克塽投降清朝之后,清政府派来台湾的知府蒋毓英,重修了玄天上帝庙。清朝统治的前40年间,玄天上帝仍是台湾最主要的信仰。
1706664330
1706664331
1706664332
1706664333
1706664334
图10.2 台南北极殿
1706664335
1706664336
北极殿(位于台南市中西区民权路)据说是奉祀郑成功带来台湾的玄天上帝香火,别名“大上帝庙”,与赤楼附近“小上帝庙”开基灵佑宫对应而来。
1706664337
1706664338
1706664339
1706664340
1706664341
图10.3 台南北极殿的“二帝”
1706664342
1706664343
据庙方表示本二帝金尊系随郑成功由大陆来台湾。(台南北极殿提供)
1706664344
1706664345
1706664346
1706664347
1706664348
图10.4 威灵赫奕
1706664349
1706664350
北极殿中有宁靖王朱术桂书写的“威灵赫奕”匾额。
1706664351
1706664352
如今台湾有400多座玄天上帝庙,相传许多是明郑时代兴建的,主要集中在澎湖和嘉义以南,除了台南市北极殿及开基灵佑宫之外,还包括澎湖马公上帝庙及北极殿、嘉义北社尾玄隍宫、阿里山受镇宫、高雄阿莲乡北极殿及屏东九如乡北极玄天上帝庙等。
1706664353
1706664354
为何会从“玄天上帝”信仰转换成“妈祖”信仰呢?
1706664355
1706664356
妈祖林默娘又称天妃、天后、天妃娘娘、天上圣母,公元960年(北宋建隆年间)出生于福建莆田县湄洲岛,生前就流传了许多传奇事迹;28岁离奇死亡后,民间开始流传有关她的神迹奇事。
1706664357
1706664358
妈祖首次从民间走向官府,得到最高统治者的赞许和确认是在1123年(北宋宣和年间),当时官员路允迪率领一支八艘船的船队出使高丽,中途遇到风暴,仅路允迪搭乘的船安然无恙。船上的人说看见一位穿红衣的女子端坐在桅杆上,福建莆田籍的保义郎李振说是湄州妈祖显灵,并历数妈祖灵验的事迹。
1706664359
1706664360
顺利返航后,路允迪请求赐封妈祖,获得宋徽宗赐“顺济”匾额。后来历代朝臣每次出使归来都说看见妈祖显灵,于是妈祖护航的佳话一直出现在中国早期外交史册上。
1706664361
1706664362
宋朝南渡后,从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大量抽调兵源,其中来自妈祖故乡福建莆田的人数众多,妈祖的灵验事迹便随着莆田军士征战而传布。加上宋朝海上交通发达,和南宋经商往来的国家多达50个,福建商人四处经商,也将妈祖信仰传播到各地。妈祖因保驾护航,被朝廷褒扬、赐予封号多达14次,南宋高宗封妈祖为“灵惠夫人”,是朝廷给妈祖的首次封号;36年后,妈祖更晋爵为“灵惠妃”。
1706664363
1706664364
元代的妈祖信仰与通过河道运粮的漕运3息息相关。那时南方的稻米、地方政府朝贡的物品,都靠隋炀帝时开凿的人工大运河运往大都(今北京);后来为了节省经费,改通过海运送到今之天津,再转河运到大都。海上运粮随时可能船覆人亡,因此船工和押粮官都信奉妈祖,以祈求庇佑;因此妈祖从宋代的航海守护神,到元代成为官方漕运的守护神。漕运攸关朝廷的命脉,元朝五次褒封妈祖,都与漕运有关。宋朝尊妈祖为“妃”,元朝则改为“天妃”,成为皇帝任命的天上官职。
1706664365
1706664366
明朝皇室虽只有两次褒封妈祖,但是有关妈祖的记载却比宋、元两朝多。那时每年都有使臣出海到琉球等国,出海前要祭拜妈祖,与出使有关的朝廷祭典多达14次。明朝因施行海禁,怕频繁褒封妈祖,可能引发渔民大规模出海;但因国事活动需要,得祈求妈祖庇护,真是左右为难。
1706664367
1706664368
1604年(明万历年间)荷兰人韦麻郎入侵澎湖时,马公就已有妈祖的天妃宫(图10.5)。虽然明郑时期台湾官方信仰玄天上帝,但军民中仍有信仰妈祖的人。
1706664369
1706664370
1706664371
1706664372
1706664373
图10.5 澎湖天后宫
1706664374
1706664375
澎湖天后宫位于澎湖县马公市,在1604年前即已立庙。原称娘娘宫、天妃宫或妈宫,马公市旧称即由此而来,现在台语“马公”仍以“妈宫”(Má-keng)称之。(蓝启瑞先生提供)
1706664376
[
上一页 ]
[ :1.706664327e+09 ]
[
下一页 ]